迁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8-10-26吴海苑
吴海苑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基于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迁移手段,有意识地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引导能力 理解 训练
所谓迁移,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启发学生去“瞻前顾后”,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认知发展过程。那么,新形势下如何运用迁移手段,最大限度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下面本人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迁移教学谈谈几点个人做法:
一、知识的迁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知识对比,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求它们的共同特点、共同原理、共同规律,然后运用这些特点、原理、规律指导学生去学习新的知识,达到“一把钥匙打开多把锁”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古文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古今词义变化时,启发学生寻找古今词义变化的规律:双音节的古代汉语一般由两个语素双重意思演变成一般是两个语素只有一个意思 的现代汉语,学生运用这一规律去辩析古今词义的变化就容易得多,如“妻子”,古代汉语是“妻子”和“儿女”双层意思,现代汉语只表示“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配偶”一层意思,可见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有利于知识事件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这种知识的迁移还可以是跨学科的,如学习了代数中的“负负得正”原理,可以迁移到语法知識中“双重否定”句式中来;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步骤、方法,可以迁移到几何证明题中去;学习了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迁移到语文中的文学史常识中来等等,这是“以此山之石攻它山之玉”,并且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
二、方法的迁移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教法的传授,他说:“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类似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短短的几句话精辟地论述了方法迁移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只“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注重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打开知识大门、开发文化宝藏,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比如对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文章便可采用指导学一部分,教给学法,再让学生运用此法自学下一段落的方法教学,减少教师活动时间,增加学生训练量,学生触类旁通,学用结合,在有效的训练中学法得到了迁移。而在作文教学中则可让学生模仿句子、片断甚至全篇说话,积累感性知识,久而久之,做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具有独创性的作文便会应运而生——模仿 中表达技巧得到了迁移。
三、结尾的迁移
所谓结尾的迁移,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发展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课堂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抓好课堂教学结尾这一环节,能使教材前后连贯,知识环环相扣,并从旧知识引发出新知识。而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内容的起点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燃烧点。迁移式结尾就是要求教师抓住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完成作业练习中消化知识,巩固所学内容,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或抓住教材中的引申点,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其它书籍,观看有联系的电视、电影、图片展览等,从课内引向课外,巩固和扩大教学效果。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指出,任何人的创新能力均可用如下公式估计:“创新能力=知识量+迁移能力”,“为迁移而教”已是当前教育界流行的一句口号,可见,语文教学活动中,恰当的运用迁移手段,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这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它的实践性、趣味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