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工学结合”办学思路下审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2018-10-26彭有新邓丽群

科技资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高职体育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彭有新 邓丽群

摘 要:現阶段,“工学结合”办学思路开始在高职体育教学领域得到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在这一办学思路的指导下,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工学结合办学思路的引进也给传统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为了确保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在“工学结合”办学思路的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加以改进和完善。本文就对“工学结合”办学思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体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173-0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高职院校都开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其中,认可度最高的就是“工学结合”模式,该模式要求高职体育教学应将就业作为方向指导,着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这与高职院校的总体办学思路是相符合的。怎样才能在“工学结合”办学思路下实现高职体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当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关注的问题之一。

1 “工学结合”办学思路的分析

1.1 工学结合理念的内涵

所谓“工学结合”,指的就是将学生就业作为基本方向指导,将职业发展作为中心,通过学校、企业与学生的相互配合,采用学校课堂教学和企业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技能,提升其职业素养的一种教学理念。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是从西方兴起的,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日本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教学、美国的合作教学模式等。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高职院校开始逐渐提升对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关注度,国家对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重视度也显著提升,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制度,这些政策内容中都明确强调了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相结合的形式与内容都发生了极大转变,开始从单一化、抽象化的模式逐渐转变为多样化、具体化的结合模式,这就使得“合作教育”、“校企合作”等具有代表性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开始形成。

1.2 引入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作用

1.2.1 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引入到高职教育教学领域之后,学生能获得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生和其他正式员工在同样的条件下做着同样的工作,通过与正式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其对职业内涵的认知,进而使其树立起与现实情况相符的、正确的职业观,这样就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

1.2.2 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帮助

采用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把就业作为导向,可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方便而快速地获取市场上的就业信息,同时,还能提供其与用人企业直接接触的机会,全面掌握企业和市场对自身所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而实现企业用人与学生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让广大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后能找到与自身专业相符的、满意度较高的工作。曾经有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是由于对市场就业信息的掌握不及时、不全面,最终错过了诸多好的就业机会,对自身的职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2 “工学结合”办学思路下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体育课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工学结合”办学思路的引进,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面临一系列新挑战,要求高职体育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单一环境,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进而使体育教学具备人本化、生活化的基本特征。但是,从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主要涉及如下三个方面。

2.1 企业与学校在学生的实践培训时间安排上存在不一致

企业和学校本身就是两种在性质上完全不一样的经营实体,他们在学生实践培训时间的选择上也各自有着不同的立足点。通常来说,企业在确定学生实践培训时间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到能否让自己得到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但学校则往往首先考虑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以及是否与教学进度安排相符合。所以,企业和学校多数时候都无法在学生实践培训时间的选择上形成共识,经常出现各种分歧和纠纷。

2.2 企业培训条件与学校教学条件存在一定的差距

体育课程在整个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为了方便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都会购置足够的体育器材,并安排相应的活动场地。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其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非常注重成本,因此,在健身设施、体育器材方面的投入都十分有限。与高职学校相比,企业所具备的体育教育教学条件显然要差得多,大多数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的时候几乎都很难将学校的体育课程继续学习下去,这不仅对学生体育学习的持续性、有效性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

2.3 实践培训时间和在校上课时间存在矛盾

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学生的实践培训时间与在校上课时间是分段交叉的,具体来说,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一个学年的某一段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其余时间则在学校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第二种是一个学年中的某一学期在企业进行实习,另一个学期则在学校进行体育课程学习。在这样的模式之下,企业的实践培训时间与学校的课堂教学时间难免会出现冲突,导致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最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3 “工学结合”办学思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3.1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全面性

在“工學结合”办学思路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以往的体育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应改变以往偏重于培养学生体育技能、提高其身体素质的落后理念,提高对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与个性全面发展的关注度,帮助学生在具备强健体质的基础上,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让所有学生都能树立起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坚持贯彻“健康为本、就业导向”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第二,应当对以往单一的体育课程现状加以调整和改进,优化实习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所占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选择空间。最后,高职院校还应当立足于“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积极思考与企业进行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开发一些独具特色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体育课程,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将体育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2 将校企合作作为基本立足点,进一步推进产学结合

在工学结合办学理念之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立足于校企合作,进一步推进产学结合。要求企业和学校必须在实践培训、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首先,应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体系,健全相关规章条例,严格遵循互惠、共享、共建的基本原则,合理而清晰地划分两者在体育教学中的权利和责任,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训练条件与就业条件。其次,在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应当实现校企分工合作,对课程设置加以调整,学校应学习企业在员工管理与培养上的有益经验,通过企业与学校共同拥有的技术、师资等资源,以市场人才需求作为基本参考依据,对高职体育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最后,在教学团队与体育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学校与企业必须密切配合、科学分工,严格坚持共管、共建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应当利用合作教学、共同开展科研活动等形式,使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得到有效共享,进而打造出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师资团队。另一方面,体育实训基地应当由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组成,这样才能既满足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的需求,同时也不会导致企业实习培训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相偏离,构建一个将实践、教学与应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专业实训平台。

3.3 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

在引入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之后,高职体育在教学手段与考核形式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教学手段的创新,并调整考核形式。首先,应当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化、多样化,教师应改变以往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团队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显著提升。其次,高职院校应注重对体育考核形式的改革,在工学结合办学思路的指导下,体育课程考核应当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立足点,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互相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新型评价模式,同时,在考核评价内容之中,应当纳入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相关的指标。

4 结语

总之,工学结合办学理念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引入,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并为其将来的就业提供帮助。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并对传统教学手段与考核形式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刘小斌.在“工学结合”办学思路下审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106,116.

[2] 刘小斌.在“工学结合”办学思路下审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12):109.

[3] 于世辉,尚书庆.工学结合模式下对高职体育教学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12):346.

[4] 刘利夫.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J].卷宗,2014(6):193.

[5] 王丽.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4):62-64.

猜你喜欢

高职体育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浅析微课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及完善方法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