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地籍与房产数据库合并研究

2018-10-26杨家旺鞠登磊

科技资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空间数据城镇统一

杨家旺 鞠登磊

摘 要:文章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房产测绘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城镇地籍数据和城市房产数据的合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据合并的流程。在空间数据的合并方面提出了“全站仪自由设站”落宗法,大大提高了房产落宗的效率,使用此方法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非空间属性数据合并方面提出了快速“映射建立”的方法,使得非空间数据在新旧数据库转换过程中效率大幅度提高。这些方法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城市 不动产 房产数据库 地籍数据库 合并

中图分类号:TN9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007-02

1 城镇不动产合并数据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各项城镇不动产登记工作都是由不同的主管部门负责开展的,不同的登记部门所采用的建库软件、建库技术、建库标准、数学精度各不相同。城镇不动产数据分为两大类别: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主要包括不动产位置信息、权利信息、四至、面积和等;空间数据主要包括的是行政区划界线、行政区、测量控制点、界址线、界址点等矢量数据。

1.1 城镇地籍数据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各国土资源部门都已基本建成了宗地空间数据库,并且对宗地按照标准进行了统一编码,大部分地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城镇地籍数据库,可以对日常的地籍数据做到及时变更。少部分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建立统一的地籍数据库,且宗地图形数据不完整,为不动产数据库的合并带来了诸多不便。并且各个地市的地籍业务登记数据采用不同的地籍系统来管理,故各地市应用地籍管理系统不一、数据量大、原有数据库标准与现有标准不一致,都给城镇不动产数据的合并工作增加了难度。

1.2 城镇房产数据现状分析

房产数据现状,城镇房产数据主要是各地住建部门来建设和管理的。近些年来我国各地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火热,但房产管理部门对房产数据和采集和系统建设相对比较缓慢。只有部分地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房产管理系统,并且能做到对日常房产数据的取得、变更和消除等工作,同时能对房产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及时有效地更新。但我国还有部分地市和城镇的房产管理部门,还没有在全市建设统一的房产管理系统。这些地市的房产空间数据主要是以CAD文件格式来储存管理的,且与宗地数据分开管理,并且将房产图形数据和房产属性数据分开存储,没有图属一体化统一管理。这些都为以后的城镇不动产数据库合并带来许多困难。

2 基础数据分层与编辑

现阶段,城镇不动产数据合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接口模式,接口模式合并就是只对部分数据和业务信息进行全部合并,其他数据进行接口对接和共享。另一种是全合并模式,全合并模式就是对城镇的各类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各类不动产登记档案数据按照现行的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标准进行全面统一的合并,并且建立相应的统一城镇不动产数据库管理系统。

城镇不动产数据库的合并主要涉及两大原数据库: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城镇房产数据库。按照现行趋势和数据库合并标准,我国的城镇不动产数据库合并将采用全合并模式来对全国的不动产数据进行合并。对涉及的两大数据库按照现行不动产数据库标准进行统一整理、转换,建立全新的城镇不动产数据库。城镇不动产数据合并按照全合并模式主要分为八个步骤来进行:准备工作、数据规范化梳理、空间数据整理、非空间数据整理、不动产历史登记档案管理、逻辑关系重建与数据关联、不动产单元编码统一编制和数据检查入库。这里主要阐述空间数据整理、非空间数据整理和数据检查入库三个步骤。

2.1 空间数据整理

城镇不动产空间数据库合并,涉城镇地籍空间数据库和城镇房产数据库,不动产空间数据库的合并包括四个大方面: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合并、统一空间参考、房产落宗、空间数据拓扑检查。

基础地理数据整理主要是对行政区、地籍区、地籍子区等空间信息进行图层合并、融合,按照《不动产数据库标准》建立符合标准的基础空间地理数据。

由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和城镇房产数据库所建立的时间不同、管理部门不同,所以两大城镇不动产数据库的空间参考会有所不同,所以要将两大数据进行合并,统一空间参考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现有的不动产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大部分城市的房产数据库建设要落后于城镇地籍数据的建设,所以统一空间参考,要以地籍数据为基础,建立符合《不动产数据库标准》统一坐标系统。

城镇不动产数据库合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房产空间数据与城镇地籍空间数据的关联,即房屋的空间落宗。房屋的落宗是为房产不动产单元编设统一不动产编码的前提,但能否落宗,如何落宗,应用什么技术落宗是房产落宗要讨论主要问题。房产落宗的主要流程有:数据整理分析、信息数据关联、空间数据关联、不动产单元编号编制。

(1)房屋图属关联:对有图元的房屋属性数据和房屋空间数据进行整理,对房屋属性数据进行处理,户能归幢的进行归幢,有重复的进行剔除。对处理好的房屋非空间属性数据和房屋空间数据进行图属关联。

(2)房屋落宗:城镇地籍数据和城镇房产数据都具有空间图元数据时,要对两大数据空间参考进行分析。空间参考一致的,可以对城镇地籍数据和城镇房产数据直接进行空间关联,即房屋落宗。对于空间参考不一致的,可以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进行房屋落宗处理。

2.2 非空间数据整理

城镇不动产非空间属性数据的整理,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内容:属性数据的补录、转换和映射关系的建立。属性数据缺失后的补录和转换主要是通过人工干预来实现的,而映射关系建立是建立在分析城镇房产数据库和城镇地籍数据库空间数据的各种差异,基于GIS平台建立兩大异构数据与城镇不动产合并非空间属性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两大异构属性数据库数据进行提取、处理,对空白项或者模糊项进行人工干预处理。

(1)非空间数据新的映射关系模型的构建,是基于GIS平台来实现的。首先,通过对比分析来确定两大异构数据库的非空间属性数据对应关系模型。以合并“宗地”属性数据为例,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基于GIS平台将数据属性名称由原来横向排列的格式转变为上图竖直排列,将每个字段名称按序号排列,左边一栏为原有非空间属性数据,右边一栏是符合现有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的非空间属性数据标准结构,而映射构建的思想就是通过原有的数据与现有标准结构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将原属性值提取并导入到标准属性结构中去。

(2)手工点击建立两表映射关系:即是通过GIS平台打开两表结构之后,依据表间的映射对应关系,分别点击左表和右表,依据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建立如上图所示的连线对应关系。

非空间数据的整理包括各空间图形的属性数据和登记数据,其中登记数据是城镇不动产业务数据库的基础数据。建立不动产业务数据库的关键就是通过上述对图形属性数据处理的同时,也要对登记数据进行统一规范化、电子化处理,最后通过GIS平台把图属联动的属性信息数据库同步到业务数据库中去。对有数据缺失的要进行外业补充调查,从而建立完善的城镇不动产业务数据库。

2.3 数据检查与数据入库

对城镇不动产合并数据进行质量检查是合并数据能准确入库的基础,通过设置科学的数据检查规则,能使得合并后的数据结构清晰、逻辑准确、图层清晰、精度准确。对城镇不动产合并后的数据检查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属性检查与图形检查。

(1)非空间属性数据检查。

对不动产合并后的非空间属性数据检查主要内容有:表间逻辑关系检查、表结构检查和内容检查。要素间的逻辑关系检查指的是不同属性要素之间、属性与空间图形之间的逻辑关系。属性表结构主要是按照现行数据库标准检查字段数目、代码类型、代码长度、小数位数等情况。

(2)空间图形检查。

城镇不动产合并空间图形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空间图形数据的分层检查、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检查、空间图斑数据完整性检查以及与原始空间数据一致性检查。拓扑关系的建立是空间数据检查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本文拓扑关系的建立主要是基于Arc GIS平台建立相应拓扑规则,对合并后的空间数据进行检查。与原始数据一致性检查可以保证合并后的数据与原数据在空间上保持一致性,杜绝数据在转换过程中造成数据丢失情况。

数据入库,基于ArcGIS平台建立mdb数据库,对合并后的不动产数据检查完成后,把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分别进行批量入库,从而建立符合现行数据标准的不动产数据库。

3 结语

文章提出了城镇不动产数据合并的具体技术方案,并对其中的技术细节进行研究分析。在空间数据的合并方面提出了“全站仪自由设站”落宗法,大大提高了房产落宗的效率,使用此方法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非空间属性数据合并方面提出了快速“映射建立”的方法,使得非空间数据在新旧数据库转换过程中效率大幅度增加。

参考文献

[1] 吴玉炜,毛金明,周智明,等.不动产登记数据整合技术要點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10).

[2] 张正明,徐海洋.不动产登记地籍与房产数据整合建设关键技术研究[J].现代测绘,2016(4).

[3] 况海涛,赵岱虹.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建设思路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6(2).

猜你喜欢

空间数据城镇统一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融入空间数据的地图制图路径探究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