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2018-10-26鲍炳章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8年9期
关键词:政治能力建设

鲍炳章

[摘 要]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需要借鉴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从政治领导力、基层组织力、干部专业化、手段智能化等方面入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8)09-0018-0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需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一、新时代对党的执政能力

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在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规律把握与驾驭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更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党的执政环境面临深刻变化。从地方党委书记的角度看,党的执政能力至少应从以下四方面得到强化和提升:

(一)政治建设的能力。作为一个政党,要提高执政能力,靠的是每一个党员的政治信仰、政治觉悟、政治责任,靠的是每一个基层组织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作用,体现出先进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同时,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历史经验与现实挑战表明,讲政治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政权安全,是我们党管党治党、避免犯颠覆性错误的根本保证。从徐汇自身来看,辖内市级机关、中央机构、驻沪外国领事馆集中,徐家汇商圈、上海南站、上海体育场等人流密集区域众多,政治敏感性强,对外影响力大,特殊区位要求徐汇的干部必须做讲政治的表率,提高政治鉴别力与敏感度,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时刻紧绷一根弦。

(二)把握大势大局的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提高党领导改革发展的能力,对于地方党委来说就是要准确领会中央大政方针政策,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市委领导反复强调,对于上海这样一座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来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全球视野、历史眼光、大势判断,认清自身的发展方位与时代要求,尤其要服从服务于全国大局,多算国家账、战略账、长远账,把国家战略作为重中之重、头等大事。近年来,市委立足新时代中央赋予上海的历史使命,推出一系列战略举措,比如,制定2035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特别是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全会上,又出台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等等。徐汇区委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市委要求,找准在全市大局中的定位与角色,找准主战场和发力点,全力抓好贯彻执行,努力在城区精细化管理、打响“文化品牌”等方面成为标杆、走在前列,在上海落实国家战略任务中更好发挥支撑作用。

(三)尊重规律推动发展的能力。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是谋划和推动工作的前提。当今社会,不确定因素、不可预知的因素越来越多,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座拥有24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更加需要以科学的态度,遵循规律做事,否则一腔热情地蛮干,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会犯颠覆性、方向性的错误。从徐汇区来看,特别要把握好产业发展、城市更新、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规律。关键从三个维度对标顶级全球城市:第一个维度是创新与创造,直接决定了一个地区的活力与热度,是最核心和关键的要素。一座城市高质量的GDP增加值到底有多少,决定了这个城市财富有多少,这个城市老百姓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高不高。第二个维度是生态与形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超大型城市而言,关乎城市布局与功能形态。第三个维度是文化和文明,必须展示鲜明的文化特征,体现城市的品质和温度、特色和识别度,具备独特的亲和力和情感。

(四)统揽全局形成合力的能力。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统一,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牵头”和“抓总”,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好职能、发挥好各自作用,凝聚最大共识、汇集最强力量,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比如,从徐汇来说,区委鼓励区人大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编制出版了《内务手册》,设立预算工委,成立财经、法制和城建委员会以及街道人大工委,人大工作机构和职能进一步完善;推动区政府编制政府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全国试点;支持区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制定年度协商计划,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提案、社情民意和调研成果;还支持推动了区法院、检察院高质量完成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等。

二、改革开放以来徐汇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探索和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区委班子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都做了不少有益探索与创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政治生态、政治环境大背景下,区委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以及政府自身建设五个方面下功夫,着力以更强的执政能力提高城区治理的能级和水平。

(一)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特别是深入學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学懂、弄通、做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长期坚持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组织气象更新,党风党纪明显好转,高质量、经常性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工作中,针对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我们分三批进行第一轮的全覆盖培训,重点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常委带头学报告、带头谈体会、带头讲党课,全区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迅速形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理解、全面掌握不深,学用脱节“两张皮”;用全面深化改革、新发展理念等基本方略指导实际工作的思考还不自觉。因此,今年以来按照市委总体部署,我们全覆盖、面对面开展大调研活动,成立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治理3个调研部,66个处级单位组成1364个调研走访小组,覆盖全区5万余家企业、2300多家法人事业单位和44.5万户居民,到一线去查问题、找短板,为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打好基础。

(二)始终坚持抓好基层组织这个基础,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改革开放以来,徐汇区的基层党组织数量从571个发展到现在的3058个,党员人数从9900人增加到现在的8.3万人。特别是近年来,社会领域呈现人群更加细分、主体更加多元、需求更加复杂的形态,对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进步和系统提升,要求有更高的站位和更加系统的思考。我们坚持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探索符合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在实践中有三点体会:一是区域化党建组织化、实体化、项目化运行,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如2012年成立实体运作的区域党建促进会,目前共有近700家区域单位成为会员,每个街道党工委、许多居民区党组织中,都有兼职委员来自区域单位。每年以社会参与、民生服务为主,形成合作项目清单,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社会治理资源。二是党建带群建促社建,有效扩大党在城市新群体中的政治引领。如徐汇滨江大开发,最高峰时有1万名建筑工人集聚,在工地宿舍附近开设“滨江建设者之家”,作为党群综合服务站,提供学习休闲、医疗卫生、文化娛乐、工会入会、流动党员接收等服务,有效提高了工人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基本避免了治安隐患。三是党的群众工作制度化,有效改进工作作风,在密切联系服务中夯实基层群众基础。如制定实施“满意在徐汇·服务在基层”大走访制度,组成307支“1+3+1”(处级领导干部带队、“两代表一委员”和律师参加)的走访团队,每季度全覆盖走访居民区,今年我们把“满意”走访和大调研结合起来推进。为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为民服务体系的建设,我们重点建设“22500”党建服务体系,即每年重点推进2个党建服务示范站点建设,每年重点加强2个功能区党建,全面推进“500米党建服务圈”均衡发展,力争到2020年底全区党建服务站点数达到400家(目前是364家),平均500米范围内至少有1家站点,为党员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党建服务”。

(三)始终坚持把干部队伍作为关键,切实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近年来,徐汇坚持从提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为抓手,坚持学用结合,不断优化干部队伍,强化教育培训,严格监督管理,努力推动徐汇干部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为徐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着眼于建成国际一流中心城区的目标,突出政治标准,首先是各层面领导的政治标准,重点考核主要领导使用、评判、培养、教育干部的能力表现。使用干部上,注重“四个看”,即:日常工作中看作风状态,困难任务前看责任担当,服务群众中看宗旨意识,重大事项、关键时刻看现实表现。

(四)始终坚持抓好正风肃纪这个要害,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组织自身过硬是人民信任的基础、执政能力的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成就,党内气象更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从徐汇看,2017年我们接受了市委巡视,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但是要充分认识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消极腐败危险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正风肃纪必须持之以恒、毫不放松。我们有三点体会:一是贯彻中央决策要求落细落实。党的十九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制定实施八项规定细则,非常细致,区里制定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方案,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规范、细化和完善作风建设。二是日常监督抓早抓小。“四责协同”切实运用到位,监督预防关口前移,做实提醒、函询、诫勉,完善相关档案管理制度,做到“记录规范、责任可查”。抓住监察委试点契机,整合纪检、信访、公检法、审计、督查等部门的日常监督资源,运用到干部工作、纪检工作中。三是巡察利剑形成震慑。我们在常规巡察全覆盖的基础上,探索了“机动式”专项巡察、全覆盖下察一级等做法。

(五)始终坚持提升政府效能,提高执政的规范化水平。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政府服务和管理效率变革,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当好“店小二”,努力建设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精准服务、科学管理的智慧政府服务品牌。坚持推动审批和服务流程再造,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坚持深化“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试点,努力实现市场准入审批事项改革全覆盖,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着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逐步实现面向市场主体和市民的服务事项一网受理、全市通办、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努力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提高社会满意度。

三、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

路径和建议

党的十九大将“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写入党章,既是对我们党执政实践的科学总结和客观阐述,也是新时代加强党对各项工作全面领导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目标。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要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核心。基层党委必须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委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要始终坚持紧紧依靠群众,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价值取向。牢记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要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眼于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这是方法路径。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定不移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要始终坚持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将制度治党贯穿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健全党建制度体系,提升制度执行力,切实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具体来说,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提高政治领导力。政治领导力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概念,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首先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活动中,凡属根本、重大、原则、方向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都需要上升到政治高度。可以说,政治领导在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中处于核心位置。当前,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以贯之的,对于地方党委来说,就是必须始终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坚定同以习近平同志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二)提高基层组织力。基层组织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当前,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社会日益向自主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具有不同诉求的利益阶层,这就要求党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执政思维、执政理念、执政价值必须有所更新和拓展。对于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来说,尤其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尽管我们在城市基层党建方面有创新、有亮点,但把握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特点,整体系统地提升能力和水平仍显不足。必须紧抓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政治功能,注重寓政治性于规范性,寓政治功能于服务功能,用扎实的群众工作来提升群众凝聚力,以党建群建社建的融合来提升社会动员力,真正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推进干部专业化。干部专业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支撑。伟大的事业要靠一支庞大有力的队伍来实现。在2018年7月3日至4日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此前党中央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也是为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标党的十九大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徐汇区在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方面还有薄弱与不足。一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能力的优秀干部相对滞后。干部培训考虑当下任务要求多,对标国际最好水平、最高标准,国际化、前瞻性上还有明显差距,包括体制机制问题,需要加快培养一大批与卓越全球城市任务相匹配的干部人才。二是年轻后备干部培养力度不够大。2017年我们开展了新一轮后备干部的调研,构建“33600”的后备干部储备库(正处、副处、科级3个层级,75、80、85后3个年龄段,共600名)。三是针对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的关系把握还不够清晰。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求,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帮助解决突出的直接现实问题。特别是在上海这样一座高生活成本的城市,如何稳定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尤其是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和市场化人才,需要前瞻性的思考。

(四)推进手段智能化。手段智能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型方式。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当下,我们处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和工业4.0的浪潮之中,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化给党的执政方式带来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党的执政方式,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比如,针对特大型城市庞大的人口规模、复杂的人口结构和密集的人口流动,就必须在城市治理中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搭建大数据中心等“城市云脑”,扩充“神经末梢”,用智慧城市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再如,在网络化时代,舆情的形成具有即时性、全民参与性等特点,党在执政过程中要想把握舆情,需要对那些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高度关注,及时判断分析舆情走向,引导舆论发展,建立网络舆情反馈机制,筑牢宣传阵地。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晏蔚青

猜你喜欢

政治能力建设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