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的造“形”表现能力发展为何是这样的儿童以线造型案例分析之二

2018-10-26李力加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少儿美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线条美术儿童

■图、文/李力加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文《如何让孩子看得上自己的画》在公众号发出后,全国两千多名美术教师点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理论部主任、《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编委杨成老师,在阅读后发表论点:

“窃以为,从真实人物身上提炼线条与模仿作品形象中的线条所调动的知觉模式和表现意图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属于由外及里、自下而上的归纳与抽象,后者则是自上而下的演绎和嬗变,前者是概括表现的,后者是手法的转化,并且带有偶发性,评价时应当厘清作品效果属于主动意图的结果还是偶发结果。”

我的留言是:杨成老师所言极是!在评价孩子作业的时候,必需厘清画真实对象的知觉后自己的线条提炼,与临摹成人速写作品时孩子想力图画“像”过程中,他们自身能力达不到的偶发性痕迹!

一、儿童的以线造“形”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全世界每个儿童都是以线造“形”的高手。但是,为何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就不再愿意继续自主造“形”下去了呢?

他们惧怕“画不像”的心理是否也属于其心理、生理发展过程本源的、必须经历的生长路径呢?

在小学高段开始,儿童由此远离学科美术,甚至不愿意接触美术的心理,是否由那些不明白儿童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的教师不断抑制而造成的呢?!

既然全世界所有族群、肤色的儿童都有用线造“形”自主的、高超表现能力,在幼儿期和小学生前期(1-2年级),他们尚可以在那些抑制他们的成人(教师、家长)面前多多少少保持着自我,尚可以不断生发出以自己切身感悟在可以留下痕迹的地方,把那些诸多成人看不明白的线条,构成自己想说的话(画、图形)。但是,随着成人不断以现行的美术学科知识、技能表现方法诸多要求来控制孩子的时候,他们肯定就不再愿意继续对美术有兴趣了。因而,全世界的大多数儿童,进入成年人阶段直至终老的时候,其手上以线造“形”的表达水平很可能永远停留在童年的阶段。

作品分析1:图1,浙江诸暨梁裴老师儿童美术工作室孩子的作品

在充分尊重儿童天性的美术活动里,教师引导一个“自由画”的主题,小孩子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潜在能量。看看孩子的线条痕迹,就知道他有着太丰富的故事情节。画面里的线条有时会发生颤抖,但孩子依旧尽情地画着心里的故事。

图1

图2

作品分析2:图2,浙江萧山高峰老师的儿童美术工作室作品

高峰老师特别尊重孩子们的原发性表现。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坚持为孩子们引导自由表达的空间,并利用微信平台,不定期刊发一个栏目《读画时间》,发表孩子们的作业。将孩子们口述的画中故事写出来,引导家长和全国的其他美术教师。在这幅作品里,孩子描述了早晨还在睡懒觉的爸爸,以及他和爸爸一起躺在床上的生动景象。只有孩子,才能够这样真实地、无拘束地自然表达。

所有的人,这一本能、这个经历了儿时美术活动和学校美术课程或者经历了校外美术机构强制给予美术学科知识、技能后,还是没有再继续走下去,没有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手上功夫。人,作为高级生物种属的这一内在能力之最终的下场,是否太悲切了点呢?

二、儿童期的美术课程实施是否要依据学科

既然儿童在来到世界的最初14或15年时间里,不足以接受成人美术世界的学科性、技能的规则以及要求,那么,作为育人之目标的基础美术课程,是否不应该基于美术学科本体,而是否应以教育原理、人的发展原理(心理学)为依据,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呢?!

图3

图4

1.面对14、15周岁以下的儿童,如果实施提升他们以线造“形”能力的课程教学时,必须以尊重儿童心理、生理发展,以儿童生命成长为第一要务,要舍弃美术学科本体的造形要求、学习评价,要以孩子们内在生命发展的需要,作为实施教学的根本。这里所说的“形”,是与成人们(教师或家长、普通国民)认识上的形有所不同。如,魏瑞江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所进行的教学过程、所呈现的作业结果那样,是尊重儿童内在感受、自主表达的育人目标具体落实。

作品分析3:图3,选自魏瑞江老师教学现场的大屏幕学生作品展示

小学3年级的孩子,临摹范作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觉感知系统和表现方式。作品的用线肯定、扎实,人物形象刻画清晰,单勾线将整个人物形态的上半身画出,没有任何修饰和改错的地方,说明这个孩子很自信。

注意,大多数的孩子在临摹的时候,画出的是自己对范作的感觉。

作品分析4:图4,选自魏瑞江老师教学现场的大屏幕学生作品展示

这幅作品的用线多流畅!小作者从人物头部到上身的衣纹都画得非常好。头发的线条处理非常洒脱,而人的脖子与衣服领口的线条处理,让我们感觉到特别顺畅,虽然左右肩膀的高低有落差,但丝毫不会影响画面精彩度。

图5

图6

作品分析5:图5,选自魏瑞江老师教学现场的大屏幕学生作品展示

人物头部的头发与领口线条处理得太好了。自然形成了这个画面中线条的疏密组织和相应的节奏感,形成了强烈的画面对比。小孩子就是凭着观看范作时的感觉在勾勒,他在按照魏瑞江老师要求的方法“从头部开始画”,这一要求的运笔实践中,线条是随着自己的意愿行进的。

2.近四十多年来,以往和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9年制)美术教科书里(之前的一纲一本,2001年后的一纲多本,现行的13个版本),所强行给予孩子们的、看似有体系的美术学科知识,在很多课内容中呈现的那些知识、技能、方法等,都是违背儿童生命发展规律的。例如,小学四五年级就直接教“透视”知识;又如,“画同学”“画老师”这样的人物画的写生、临摹教学里,将“三庭五眼”这一成人的标准强行传递给孩子们,等等。按照所有儿童的生命成长实际状态来看,儿童在初一、初二年段,还是无法顺利接受、理解以写实为目标的造型表现所需要的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

作品分析6:图6,选自魏瑞江老师教学现场的大屏幕学生作品展示

这是课堂同学们临画时,对魏瑞江老师说“我的人物耳朵画大了”的那幅作业。很生动啊!孩子的画就是这样打动人,他们没有任何顾忌,但内心的取向是想画准人物形态。签字笔的好处就是,不能涂改(修改自己认为画错的地方),在瑞江老师的鼓励下,学生继续完成作品,效果是非常好的。

图7

图8

作品分析7:图7,选自魏瑞江老师教学现场的大屏幕学生作品展示

这幅作业是儿童线造“形”方式中的典型方法,由人物(物象)的外轮廓展开勾勒的运笔,线条的运动是整个的行进,哪怕线与线接洽的链接部,也是这样运动。人物头部特别整体,没有勾勒一笔头发,全部空白的方式,说明这个同学的观察是由外到内的。人物的眉毛画成“倒八字”,我没有看到他的范作是哪一幅,他之所以这样画,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3.基础美术课程的目标、学业评价不能以个别学生的课外作业、社团作业、校外培训机构的作业为标准。美术教师自己对于造型的认识、理解,是不能直接传递给儿童的。如果要给,都需要转化在生活中的情境里,以生活里的实例唤起孩子们曾有的经验,以此来帮助孩子们去理解美术学科知识。生活化的融入,是基础美术课程课堂教学落地、转化为学生能力的路径,是学生持续美术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作品分析8:图8,选自魏瑞江老师教学现场的大屏幕学生作品展示

美术教师必须为孩子们分析其作业画得多么好。这幅作品中人物的五官是自然扭曲的,为何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当孩子们看到瑞江老师的示范中,3个人物的头部都没有画上五官,他们很听魏瑞江老师的话,按照线条画出整体脸部后再添画五官的顺序画,当添画的时候,小孩子特别关注局部的认知心理,造成了安排五官形态时的“拥挤”,以至使其产生了自然的“歪”。这是特别生动的表现,并不影响整个画面的效果。

三、美术教师是否明白“美术是什么”的内涵

2005年,在接受《文汇报》《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我提出了“直到毕业也不明白美术是什么”的论点。当时的新闻报道引发“地震效应”的讨论,这是对我国师范教育中的美术教师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坦诚论述。

首先,师范大学的美术学院、某某大学或某某学院的美术系或学院,是不能办成如同中央美院等“八大”美院的学科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的样态。国家育人目标的落实,必须重新建立属于新时期中国美术教师教育课程,培养出真正懂得儿童的美术教师,而不是那些怀着“画家”梦的“半吊子”毕业生。

其次,在职美术教师、刚入职的美术教师都需要持续将儿童研究作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的本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思考与不断研究儿童为何是这样画?为何这样造型?为何画不出“透视”的画来?为何画出的树时候会倒向两边?

再次,美术教师自己的专业生活(画画和参加展览),是与基础美术教学不同的两条路。自己需要厘清两种不相同,不能将自己画画的状态带给孩子们,更不能用自己认为的美术学科知识、技能表现的要求,去评价孩子们在美术课上的作业及思维。

作品分析9:图9,选自魏瑞江老师教学现场的大屏幕学生作品展示

这是魏瑞江老师在课堂上分析过的作品之一。当时展示了该作品的头部。可以感受到,小孩子画得太生动了,头部、手部的刻画都是那么整体和精彩。他对范作画面的观察很仔细,在落笔的时候用自己的感觉画出,他的画面里没有琐碎的东西,说明他抓大形的能力很强,大拇指的结构都刻画出来,很不简单。他留在画纸上的痕迹属于自己的感受,而不再是那幅范作中的人物。

因此,美术教师要反思现行的美术教科书中的内容,哪些东西是属于抑制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哪些学科知识点和技能需要美术教师自己结合读书学习后的认识与理解,再进行转化式的传递。教科书里哪些内容的构成需要打散,由美术教师自己重新架构。这样,才能设计并实施为儿童身心成长需要的教学内容。

图9

读书研习是美术教师终身的功课。不深入读书,不可能明白美术是什么,更不可能明白美术教育是什么,自然也就无法成为合格的美术教师。设想,以损伤儿童的发展为代价的所谓的美术教学,还要持续多久呢?

论点:

在儿童期(4-15岁)美术活动里,可否采用持续“不教而教”的方法?即4-11岁年龄阶段,儿童的线造型写生、线造型主题构成,教师提供表现的平台,如,主题情境的创设,然后儿童沉浸其中进行自主表达;如,写生活动的课程化。由不同物象内容的写生,采用评价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相应表现作业量的练习,增加其体验性。这个阶段,教师尽量不给学生示范,如果示范,就是局部表现性的引导。而重要的教学是美术欣赏,大量给儿童们看世界上各位艺术家以线造形的作品,启发、引导儿童内化欣赏艺术家作品的感悟,逐渐在自己的线造形表现里吸收这些营养,形成自己的线造形表现语言。

到12-15周岁年段,开始渗透部分成人美术造型训练的学科知识、技能表现要求。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全体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防止儿童过早地在自己线造形表现受到一些挫折之后,选择远离美术。

猜你喜欢

线条美术儿童
线条之美
美术篇
精致线条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六·一”——我们过年啦!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