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文化差异视角下中美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动机比较

2018-10-26施兰平MackenzieWartenberger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犹他奖学金田径

杨 丹,施兰平,Mackenzie Wartenberger

(1.沈阳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2.浙江工商大学体育工作部,浙江 杭州310018;3.美国犹他大学,犹他盐湖城84112)

作为《2017年全国学校体育教师赴美培训》项目的一员,当中国教练员在美国看到犹他大学学生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的时候,我们不由地惊叹,是什么促使美国的大学生运动员如此努力地训练?反观笔者在国内带队训练的情景,那种强烈的反差促使笔者思考:是何原因导致两国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表现有如此天壤之别,是两国文化的不同?是训练环境的不同?还是运动员管理制度的不同?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美国历史较短,但具有多元文化。我国重视人的利他性培养,美国重视人的个性发展;我国强调伦理道德规范,美国实行契约制度激励。国内外研究表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是由于较强的运动动机且内部动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马启伟认为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力或内部动因[2],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指向和强化作用。其本质是一种自我测定的角度[3]。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动机不但能帮助深入理解努力训练或退出训练的行为,而且有助于激发和鼓励运动员努力训练或继续训练。

因此,从运动动机入手,对比他们运动动机的差异,从两国的文化、学校的训练环境和管理制度等角度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以更好地激发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促进我国大学生运动员积极训练,提高成绩,也希望能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环境的改善和学校体育管理办法的改革。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美两国大学生田径运动员的运动动机为研究对象,主要以美国犹他大学和中国6所大学田径运动员作为调研主体。

1.2 研究方法

1.2.1 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访谈了犹他大学的3位田径教练员和《2017年全国学校体育教师赴美培训》项目的9位田径教师(教练员)。访谈围绕中美两国田径项目大学生运动员的训练、日常管理、招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进行。

表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编制了《大学生运动动机问卷》。

1.2.2.1 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 以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的有机整合理论对动机进行划分。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觉进行整合。但是,这种先天的倾向不会自动起作用,而是需要有社会环境持续的支持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自我决定理论的有机整合理论认为,根据自我决定程度的不同,动机被看作是一个从无动机(a 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到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的连续体[4]。内部动机即参与运动建立的自我价值感、自我决定以及能力的提高等,这种来自内部的动机包括个体的兴趣、自信与运动成就;外部动机是包括外在奖励和任务等外部因素;无动机是指最少的自我决策性动机,或者说一点儿动机都没有,即动机的相对缺失。

1.2.2.2 问卷的维度和效度 问卷由笔者和3位相关专家以运动动机自我决定理论为依据,经过几次修改而共同完成。3位专家分别来自运动心理、锻炼心理和运动训练领域。4个维度分别是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和鉴别题目,共24个题,每题各5个选项。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问卷设计完成后聘请了6位运动训练、2位运动心理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了全面审核,并且进行了逻辑有效性分析,75%的专家认为问卷设计的有效性很高,25%的专家认为问卷设计的有效性较高。为避免中西方文化差异,英文问卷多次由犹他大学的2名田径教练、运动心理学教授和本项目的翻译审核。从专家的评定结果来看,问卷在内容和结构上都较为合理。

1.2.2.3 问卷信度 经中美双方教练、心理专家和田径项目的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信效度检验后,对两国的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为了确定测试项目是否彼此一致,即都只表示一个维度、一个结构或一个关注领域[5],本文用克伦巴赫系数对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对北京大学等79名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进行测试,其运动动机的各维度和总体的内部一致性值如表2,各维度的值都大于0.9,说明本调查问卷结果的可信度很高。

表2 信度检验结果

1.2.2.4 问卷的计分评分 问卷采用自评式5点记分,即“完全符合”记5分,“符合”记4分,“不确定”记3分,“不符合”记2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题目分为正向和逆向计分,每个题目的得分就是所选答案的数值。每个分量表的得分为所属题目得分的平均分。就某一问题而言,得分高的说明运动动机水平高,得分低的说明运动动机水平低,这是正向计分。但有的题目是逆向计分,则刚好与上面相反计分。

1.2.2.5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两国都采用由教练员发放问卷的形式。美国大学是在训练后发放英文版纸质问卷;中国大学是由教练员以“问卷星”形式发到训练群内,由教练组织在同一时间内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111份,犹他大学32份,国内6所高校7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问卷调查的对象是美国犹他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和江西师范大学田径运动队的大学生。犹他大学田径队全是女生,基本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其中有一半多学生是从事中长跑训练,其余的练习短跑和跳跃项目,运动等级是二级以上,接近一级(用我国的等级标准来衡量)或更高点,从事田径项目训练的时间平均3年。所调查的我国大学生田径队男生略多于女生,基本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大多数是中长跑项目,他们入学考试时运动水平在二级以上,少数学生接近一级,运动年限平均在5年左右。

1.2.3 统计分析法

在SPSS 17.0软件中,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对两国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差异情况进行检验。为保证卡方检验的效度,本文在统计时把五级李克特式计分合并后进行卡方检验。

2 研究结果

通过对犹他大学和北京大学等国内6所大学的学生运动员运动动机各题项得分统计,根据自我决定理论中有机整合理论对动机的划分,从运动动机的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进行研究。外部动机又可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在4种调节状态中,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主要是受控制的状态,个体更多地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行动,是受控制的动机。受控制的动机所涉及的行为通常伴随着压力,有些像外部动机。在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中,自我决定的成分较多。个体已经接受了外部环境的要求,并在很大程度上将外部环境的要求与自我进行了整合。内部调节状态则是一种完全自发的行为。个体在内部调节状态下,不需要做任何自我控制方面的努力。从认同调节、整合调节到内部调节都以内控为主,自我决定的成分渐增,因而可以把它们看作是自主动机。自主动机是与个人的核心自我完全一致,并且体现自己全心全意、优先选择和接受的价值观,它也是内部动机。

2.1 两国大学生运动员内部动机的对比

犹他大学学生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得分远高于北大等学校学生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得分,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为 -7.416,(P<0.01),见表 3。内部动机是个体兴趣、价值观和责任与义务等方面的集中体现。通过问卷及教练员访谈了解到,犹他大学田径运动员没有把以田径成绩进入大学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在进入大学后更积极、努力训练,而且在教练地指导下不断地寻求新的方法和尝试新的途径来改善当下的训练,以提高成绩。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训练的目的——保持奖学金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她们把训练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认为参加田径训练能使他们以一个忠于自己价值观的方式生活。美国体育从初期的赌博文化经多年发展到现在的竞争文化,竞争已融入到美国人的血液中。在美国人成长历程中,他们从小到大不断尝试着进行多种体育项目的练习,并一直在寻找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项目。他们多数人是到高中才确定自己的项目,而且一定是自己非常喜欢的项目。所以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很高,自觉性很强,也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积极、主动,以至于有些疯狂的训练状态。国内的6所大学的田径运动员的内部动机也较高,但与犹他大学相比,差很多。国内的田径运动员也懂得田径运动使他们学会了自律,并且在努力训练后自身会很满足。据访谈教练员的结果显示,他们在训练时偷懒已是常态,并且不会为此觉得羞愧。我国的学生一般没有寻找自己喜欢项目的经历,多数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去选择,或为了上大学而去走“捷径”,选择了自己通常不喜欢的,或不太喜欢的项目。所以,以上大学为目的的体育训练较为普遍,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应付训练成为学生的习惯。

表3 国内大学和美国犹他大学田径运动员运动动机对比

2.2 两国大学生运动员外部动机对比

由表3可知,两国大学生运动员的外部动机得分都较高,但犹他大学学生运动员的外部动机更高于北大等校学生运动员的外部动机得分,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t值为-8.153,(P<0.01)。这与美国大学较为高昂的学费有很大关系。尽管犹他大学每年的学费在美国高校中是较低的,但每年3万多美元的学费对普通的美国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运动队的学生都努力争取获得高额奖学金——全额学费。相比之下,我国高校的学费少,奖学金也少。

从表4和表5可知,中国有57.0%的学生没有奖学金,比赛取得名次后通常是得到一些荣誉称号,也有的学校会象征性地给些奖励;而犹他大学仅有25.0%学生没有奖学金,且承认想从训练比赛获得奖学金的犹他运动员比例约为59.4%,中国6所高校运动员的比例仅为19%,两国运动员实际获得奖学金和以获得奖学金为目的进行训练的人数百分比呈现出显著性差异,X2依次为9.45和17.75,似乎以金钱作为刺激的外部因素对中国运动员没有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奖学金是受控制的外部调节因素。奖学金的数量是外部调节的压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我国的奖学金数量较少,不会对学生运动员产生作用。两国运动员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需要别人推动着继续训练,感到来自教练等人的压力是他们继续训练的动力之一。两国运动员都表现出喜欢现在的教练,也很喜欢现在这个队伍。教练的执教风格、和谐的训练团队使他们有归属感,从而更愿意参与团队的训练。

表4 中美两国学生获得奖学金情况的比较

表5 两国田径运动员需要从比赛获得奖学金情况

从表4和表5可看出,两国学生运动员没有获得奖学金的数量和两国学生运动员不需要从比赛获得奖学金情况一致,这不能说明这些人不需要或者不想获得奖学金,而是他们的运动水平不高,很难获得奖学金。对于少数美国学生来说,她们水平相对较低,不够获得奖学金,但她们热爱田径运动,只为参加田径训练,享受在队训练的拼搏过程。

2.3 两国大学生运动员无动机的对比

由表3可知,两国大学生运动员在无动机维度得分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的有机整合理论,动机被看作是一个从无动机、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连续体。这说明两国学生运动员出现无动机的情况是一致的,因为动机是驱使人做事的内在动力,具有导向性。无动机也就没有行动的方向,所以运动员偶尔会对自己是否继续训练提出质疑。中国学生运动员中有45.6%的人会“质疑自己为何要继续训练”,美国学生运动员中有15.6%的人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中国学生运动员有32.9%,美国学生运动员有68.8%,卡方检验结果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值为12.69(表6)。

表6 有时会质疑自己为何要继续训练的情况

3 分析与讨论

3.1 两国的文化、学校的训练环境和管理制度对运动动机的影响

Deci认为人类动机最重要的差别在于行为是自主型的还是控制型的[3]。行为的自主或控制从大的方面说是受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从狭义来说是受体育文化、训练环境和管理制度等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根据赵钟晖等人构建的大学体育文化层次结构[6],两国的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层,学校的训练环境属于学校的物质层,管理制度属于学校的制度层,受运动动机影响的运动训练行为是行为层。那么中美两国学生所处的学校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的不同,促使两国学生的行为层(动机)的不同是必然的。

3.1.1 两国的学校精神层——文化差异对运动动机的影响

有充足的人类学证据表明全人类的基本或最终欲望并不完全像他们有意识的日常欲望那样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可以提供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来满足某一特定的欲望[8]。一般来说,人们是按照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自身的文化观念等来认识世界,解读现象。我国文化有重文轻武、重“养心”轻“健体”的观念,这使得在我国的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仍然对从事体育的人持有偏见,认为练体育是文化素质低下的一种表现。所以,在我国从内心热爱体育运动,并因文化课成绩好而考上非体育类大学的学生运动员很少;大多数学生运动员是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而选择运动训练,从而进入相对好一些的大学。美国是以“古希腊”海洋文化为根本的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他们重视身体锻炼,更多地强调身体训练是一个严格的智力训练的过程。他所进行的训练被认为是根据希腊的身心融合的理想而提供的一个重要活动。在他的学习生活中,学习和体育训练都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8]。所以美国学生运动员都自主地训练并希望通过好的训练成绩而获得更大的利益。

我国的文化强调以集体利益为第一位。个人应该为社会做贡献,个人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不少法规也更多地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责任与义务,我国的体育文化有“重物轻人”的倾向。美国文化中大力赞赏通过“个人努力”获得幸福,他们对个人幸福的追求是一切活动开始的原动力[9]。个人主义促使美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赞美个人英雄主义,重视发挥个人主义的价值与意义,崇尚人性与人的权利自由,重视个体人的价值。因此,美国的学生运动员为追求自己的价值,在大学期间基本都刻苦训练;部分中国学生运动员往往为自己拼命冲上大学后,就不再为集体而拼搏了。

3.1.2 两国的学校制度层——招生和管理制度对运动动机的影响

我国这6所高校都有招生田径高水平运动员的资格。一般来说根据学校需要每年招生的学生数量和运动项目不同。招生的决定权在学校的相关部门,教练不能参与。学生学业成绩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入学标准,运动成绩通常是二级以上水平。专业一般只能在法律、新闻、国际关系和会计等文科类专业中选择,很少有学生就读理工类的专业。这是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方便学校的管理。通常学生毕业时,能超过或保持其入学时运动水平的人,数量很少。美国犹他大学田径运动员的招生由田径教练决定。招生的数量和项目由教练们根据队伍的项目组成及队伍发展等情况自主决定,没有固定的资格线,但对照我国的标准,学生运动员的成绩通常是高于二级水平到高于一级水平,而且所招运动员的学业水平一定要达到全美大学体育协会(NCAA)对学生运动员的规定。招收的学生运动员不是全部能获得奖学金,而是根据全美大学生体育协会第9号法案规定的男女平等的原则,由教练组根据当年学生的运动成绩和全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给哪些学生全奖或半奖,哪些学生无奖但可以凭借运动成绩上大学,哪些学生无入学资格。学生就读的专业很广泛,从学前教育、心理学等文科类专业到化学、医药学、环境工程等专业,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学生的运动成绩在校期间和毕业时通常都会大幅度提高。我国学生运动员的管理通常由学生所在的院系部统一管理。另外,各校都制定了对学生运动员学业管理的特殊规定。但因为有些学生运动员的基础较差,有些不是高水平的单独招生入校的学生分布在不同的系部,所以有训练和学业上的矛盾需要教练出面协调。这样常会出现学生因学业而不训练,或学业成绩差,以训练耽误学习时间为借口而想办法推托。美国犹他大学的学生运动员是按学校和学生在入学时签订的契约来进行管理。学生的奖学金数量及分配都在此契约中规定,并且每年要求学生必须学习NCAA手册中关于运动员管理的规定并要坚决执行规定。因此学生都自己主动安排好学习和训练的时间,教授和学校不会因为谁而放松对学生运动员的学业要求。所以犹他的学生运动员们反映运动教会了他们自律,训练让他们学会了对生活的合理规划。

两国在制度管理上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动机差异的原因之一。我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在学校对运动员的管理上讲一定的规则,但更讲究规则的变通。在运动员管理上也始终秉持伦理思维。美国高校学生管理始终秉持契约思维,坚守“规则神圣”和“学生权益”。据访谈调查的9所大学中仅有两所大学有针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管理制度,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相对较为完善。办法中不仅有对学生运动成绩的金钱奖励,也有学期文化课程加分奖励。教练员也有相应的奖励。他们管理办法是2012年制定的,缺少学生管理与保险、教练员培养及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规定,也需要更新与完善。其他学校或者没有管理制度,或者制定年代更早。很多规定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情况。美国犹他大学在美国NCAA的组织管理下,有近600页的关于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学业、保险、奖学金等各项管理制度手册;并且手册会根据情况每年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个管理手册是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行为指导准则。因为我国的教练员都是体育专业教师,兼职作训练工作,所以对他们的管理和普通教师的管理一样,基本没有对他们的政策支持,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也很少。犹他大学的教练员们按照NCAA手册的规定:每周必须要组织一次教练组会议,每年必须要参加6次由NCAA组织的教练员学习与培训,且他们是否能作教练是通过考试决定的。

3.1.3 两国的学校物质层——训练条件对运动动机的影响

犹他大学的田径队不但有专用的田径场地,还有冬季时到橄榄球馆训练的权利,有专门的队医和营养师、康复理疗师等辅助人员各1人,以及1名主教练和2名助理教练,专门的力量训练师和现代化的力量训练馆。他们经常在田径场、校内草地、沙排场地和所在城市的各个公园训练。队医时刻跟随,保证运动员的饮水和营养供应,观察运动员的状态。若运动员有一点不舒服,队医就及时和教练及康复师共同商量如何治疗,以保证运动员能尽快回到队伍来。我国北京大学等6所大学的田径队基本没有田径馆,没有队医、营养师、康复理疗师等辅助人员,仅有几个教练和田径场、简陋的力量训练器材和设备。常年在相同的室外场地训练,冬顶严寒,夏冒酷暑,条件艰苦。运动员一旦有了伤病,基本没有恢复训练的可能。而且,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倒挂的情况严重,多年来形成了大学生上了大学,就像完成了学习的使命,将进入大学前的刻苦训练和刻苦学习所积蓄的辛酸、不满都进行充分释放和宣泄,而不愿意努力去学习和训练了。因此,我国6所大学的学生运动员一般会想办法逃避训练,或训练懈怠,而犹他大学的学生运动员会主动、积极地训练。我们在一次自由公园的草地训练课中见到:一名女学生没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自己主动要求加跑了2个400米才停下来。另一次场地训练课,一名女生因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哭着主动加跑了几个200米后,狂吐不止,才被迫停下训练。训练中常听到的是教练大声鼓励运动员和运动员彼此间的相互鼓励,看到教练员和个别队员低声细语,耐心指导,看不到教练的不满和运动员的抱怨。所以犹他大学的学生运动员都努力训练,并且在训练中会产生满足感。

我国的教练员是专职教师兼职训练,在训练方面是义务奉献。他们只能得到很少的一点补助和象征性的比赛奖金。他们训练时间很长,基本常年训练,每周6天,每天2~3小时。一般只参加省里的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比赛机会较少。美国犹他大学是专职教练。比赛成绩决定了他们丰厚的工资和奖金,据说年薪上百万的教练很多。他们在NCAA的管理规定下进行工作,每周5天训练,每天每人2小时左右。他们参加犹他州的比赛、PAC12联盟的比赛以及NCAA的其他比赛。在赛季,几乎每个月都有1~2场比赛。

我国6所大学的运动员一般统一发放参加比赛的服装,交通住宿也能得到学校的支持。犹他大学的运动员不仅有统一的比赛服,还有多套训练服和不同场地用的训练鞋。以上这些和比赛的费用都由赞助商提供。

3.2 内外动机共同作用促成两国运动员的不同表现

国内外对内外动机的关系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一种共存的关系,因外界环境和条件不同而发生转变。外部动机既可能削弱内部动机,也可能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是由外部动机的类型决定的[7]。美国体育文化的代表是美国四大职业联盟。它产生于以获得金钱为主要目的的赌博环境,以至直到现代,体育运动和商业运作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这种社会环境下,运动员以优异的比赛成绩获得金钱奖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以获得奖学金为目的的外部动机也对美国运动员产生很强的推动力。其次,美国学生运动员基本是从高中阶段开始参加田径训练的,这与国内的学生运动员相比要晚1~2年。这是因为他们不是就进行专门的田径训练,而是在参与过多种体育项目后,自己主动选择参加田径训练。他们都很热爱田径运动。内外动机的共同作用呈现给我们的是拼命地训练,投入地比赛;是训练与比赛以文化形式融入到他们的日常,他们乐于训练与比赛。我国的体育文化里一直强调的是为国争光,为校争光,不耻提到金钱。所以在学校的奖励机制上也很多以荣誉形式出现,有金钱的奖励也是很少的一点,基本没有美国高校的高额奖学金。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的有机整合理论认为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是受控制的状态,个体更多地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行动。这样奖学金的数量成为外部调节和内摄调节的压力,学生运动员为了达到特定的结果而训练,形成了传统的外部动机。因此,国内高校为数不多的奖金形成了削弱内部动机的因素。众所周知,田径项目本身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代名词,被认为是训练艰苦且无趣的项目。我国的学生运动员基本都是较小就开始参与田径训练,很少有学生是练过其他项目后主动选择田径运动的。所以,他们对田径运动的有些项目已是爱恨交加,不想练习的心理从进入大学校门那天就已萌芽,甚至多数高水平学生运动员一旦进入大学就意味着退役。由于较强的运动动机是由内部动机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原本较弱的内部内机也因诸多外部因素而逐渐产生阻碍,因而在大学里训练动力随着时间逐渐减弱。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犹他大学学生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都高于中国6所大学的学生运动员,且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两国学生运动员的无动机没有显著性差异。

2)两国学生运动员的动机差异是受到两国对体育认识的不同、伦理文化与契约制度文化的不同,学校的训练环境和学校招生管理制度不同等因素影响。

3)内外动机和所处环境的共同作用使两国学生参与训练的行为表现出较大的不同。

4.2 建议

1)我国高校通过设立“训练奖学金制度”鼓励高水平运动队学生积极训练,鼓励体育教师投入更多热情;设立以向体育倾斜的政策促使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营造学校的体育氛围,形成参与训练不仅仅是一个运动队的事,而是全体学生的事,以形成学校竞技运动比赛和阳光体育运动两架马车的“并驾齐驱”。

2)我国高校应完善现有的学生运动奖励和管理制度,与学生签订训练任务,促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以减少或杜绝学生入学后就不再认真训练的事情发生。

3)我国高校应完善教练员教师奖励、晋升、培训、招生和管理制度,适当放权给教练员,使这部分教师有更多的热情投入训练,形成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以影响学生积极训练。

猜你喜欢

犹他奖学金田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渴望飞翔的犹他盗龙
计数:田径小能手
拥抱白色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
图解博士学位
雪山下的铁血军团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