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三届全运会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的关系研究

2018-10-26巍,孟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全运会认同感市民

孙 巍,孟 杰

(1.中国药科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211198;2.中国药科大学心理发展中心,江苏 南京211198)

认同(identity)概念最早是由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提出。从心理学角度,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1]。城市认同感是一种主观认识和态度,一方面是城市人员对特定城市的心理依恋感、文化归属感,或者说是处于城市决策范围内的人们的态度取向;另一方面,居民对城市的认同感,也是个人对自身状况和外在环境的综合评价,也是对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一种综合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现代城市发展阶段,城市成为塑造现代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场域。与城市历史、艺术和文学、科学成就、经济成果、民主、社会安定、公平待遇和政治影响等城市认同的指标相比,体育常常作为城市认同感的重要指标。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世锦赛等各类大型体育赛事日渐演变为城市间竞争的主旋律,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它对树立城市品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政策统合度、提高市民认同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渐受重视[2]。2017年8月,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举行。如何借助第十三届全运会东风,以体育营销城市,找准城市发展定位,打造属于自己的城市精神和品牌,引导城市差异化发展,并由此促进居民的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明显提升,是天津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Shin DC.Johnson DM认为,民生满意度(即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1]。那么,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越高,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也就越强?本研究在对十三运前后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和城市认同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探讨十三运前后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之间的关系,为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城市提升市民生活满意度和城市认同感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十三运前后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和城市认同感为研究对象,以天津市民(指具有天津市有效户籍和常住在市区的合法公民)为调查对象。本研究调查地区包括天津市内6区即和平区、河北区、河西区、红桥区、南开区、河东区和2010年成立的滨海新区,共调查7区1 452位天津市民。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2.1.1 问卷结构 大型体育赛事市民生活满意度调查,由于调查主题具有地域性及动态性,所以没有一套全面的测评系统。参考张现成《亚运情境下广州民生举措满意度对知觉与凝聚力的中介作用》的“民生举措知觉和满意度量表”[3],结合访谈获取的相关资料编制预测问卷,从10个维度、77个条目来调查生活满意度。在文献回顾基础上,对城市认同感的维度结构先做初步构建并确定初测使用的测项,根据量表维度进行测量评价、增删条目,再确定初测的量表问卷。问卷初测在2017年4月13日至4月30日通过线上调查进行。针对初测数据,对样本A(n=111)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确定城市认同感量表的3个因子,分别命名为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城市吸引力认同,共10个维度64个条目。

1.2.1.2 问卷检验 全运会前期,对天津市民发放生活满意度问卷和城市认同感问卷各400份进行预调查,获取生活满意度有效问卷381份,有效回收率为95%;获取城市认同感有效问卷376份,有效回收率为94%。运用SPSS 20.0对两问卷进行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两问卷数据KMO值为.908,按照Kaiser的标准,大于0.9,为非常好,说明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10个因子,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依据旋转成分矩阵,进行因子命名,结合条目文字含义,对得分较低的条目进行调整,最终确定生活满意度问卷结构为9个维度、77个条目;城市认同感问卷结构为9个维度(文化认同:城市本地语言、特色节日以及历史3个维度;身份认同:对市民身份的认同、对生活方式的偏好以及定居意愿3个维度;城市吸引力认同:城市定位、城市发展以及发展信心3个维度),共64个条目。对两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问卷9个维度内部一致性a系数均大于0.7,城市认同感问卷9个维度内部一致性a系数均大于0.8,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两问卷的效度分析主要参考KMO值,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问卷KMO值为.908,城市认同感问卷KMO值为0.905,按照Kaiser的标准,大于0.9,为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表明两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2.1.3 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数据处理 全运会前(2017年7月)、后(2017年12月)两次对天津市民共发放生活满意度问卷和城市认同感问卷各2 000份(每次各1 000份)进行调查,回收生活满意度问卷有效样本1 452份(会前866份,会后586份),有效回收率为72.6%,其中,男性占51%(n=744),女性占49%(n=708);回收城市认同感有效样本1 436份(会前845份,会后591份),有效回收率为71.8%,其中,男性占51%(n=728),女性占49%(n=708)。所得数据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1.2.2 访谈法

在发放问卷过程中,辅以访谈法,随机抽取部分天津市民进行深度访谈,询问他们对生活满意度问卷和城市认同感问卷中设计的维度和条目的感触和对天津未来发展的期盼,以发现问卷中所体现不出的深层次因素。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十三运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调查

为办好十三运,自2010年起天津先后启动实施了快速交通系统、城市道路整修、交通枢纽建设、公用设施保障、重点地区改造、生态环境提升和惠民便民建设等民生工程。对于政府的这些举措,天津市民满意度情况如何?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举办前、后两次对天津市民进行生活满意度调查,旨在为相关部门了解民意,有针对性地做好会后民生建设,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天津和谐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1.1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描述性统计情况

表1显示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得分均>4,处于前两位的是交通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后两位的是住房保障和医疗保障。

表1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对天津市民的访谈中了解到,天津把改善民计民生作为办好全运会的重要任务。为迎全运,天津开展城市综合整治,推进街景立面美化提升、净化亮化改造、交通秩序整治等重点工作,整修道路110多条,新建、提升绿化面积1 742万m2。同时,全面提升天津市奥体中心、海河和重点道路沿线夜景灯光。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关停淘汰落后企业。6年筹备,天津为举办全运会的软硬件条件都有了惊人的改变。十多天的全运赛事,无论是远方的客人还是本城市民,都觉得“天津变化很大”。在文化服务建设方面,2017年5月举办的天津市第二届市民文化艺术节,以“全民迎全运 文化惠万家”为主题,集中展示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惠民的成果。在全民健身措施方面,十三运在天津市共涉及比赛场馆47座,其中新建场馆21座,改建场馆15座,利用现有场馆11座。在规划之初,全运会场馆就按照“科学、节俭办全运”的要求,体现了“全运惠民”的宗旨,场馆分布与打造市民“十五分钟健身圈”密切联系,市民健身活动场所大幅增加,市民到达身边运动场所的时间大大缩短。访谈中,市民也反映,受全运会的影响,天津市房价大幅上升,很多中低收入的年轻人及外来务工人员为“安居问题”苦恼;还有市民谈到举办全运会加快天津发展的同时应加大医疗、养老政策的全面实行。

2.1.2 不同阶层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情况

表2分社会阶层考察的情况显示,不同社会阶层对十三运以及对个人生活状况的满意度之间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经理人员阶层对十三运和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评价最高,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等社会困难群体在这方面的评价则相对较低。对表2进一步分析,“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在医疗保障、全民健身措施、劳动就业保障、居民生活改善、文化服务建设、住房保障6个维度得分均低于4.4分,“商业服务人员阶层”除了全民健身措施和交通改善维度,在其他7个维度得分也低于4.4分,这是导致他们整体满意度较低的原因。由此可见,能否让社会各阶层充分享有十三运办会成果是评价十三运办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使社会全体成员共享大型体育赛事办会成果,是摆在举办城市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表2 不同阶层市民生活满意度分析

续表2 不同阶层市民生活满意度分析

2.1.3 不同地区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情况

表3显示,河西区、和平区市民满意度较高,而红桥区和河北区市民满意度较低。具体分析,河西区是一个教育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地区,这里生活的居民积极向上,敢于发展。为了以环境优美、服务优良、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形象迎接第十三届全运会召开,河西区确定了街景立面美化、净化亮化改造提升、里巷道路环境整治等10项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美化、绿化、净化、亮化、序化水平。为迎接全运会,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和城市文明程度,和平区积极开展迎全运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建立了市容环境整洁靓丽、生态环境清新优美、安全保障平稳有力、城市文明显著提升四大工作目标和街景市容美化提升工程、净化亮化改造提升工程、里巷道路环境治理工程、园林绿化建设提升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道路交通秩序治理工程、城市管廊和城市建设工程、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工程、城市文明综合提升工程等9项重点工作。医疗保障、生态环境改善、饮食卫生安全、住房保障几方面导致红桥区整体满意度低;住房保障、全民健身措施、居民生活改善、医疗保障满意度低是导致河北区整体满意度低的原因。

表3 不同地区市民生活满意度分析

2.1.4 会前、会后各维度生活满意度分析

对全运会会前、会后各维度满意度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4),结果显示,P值均为0.000,<0.05,表明会前、会后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且会后整体满意度均高于会前。对变化幅度进行排序(表5),结果显示,变化幅度排前两位的是全民健身和文化服务建设。

表4 全运会会前、会后生活满意度分析

续表4 全运会会前、会后生活满意度分析

表5 全运会会前、会后各维度生活满意度均值变化幅度情况

任何一届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体育本身。除了能够推动当地体育发展、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之外,也有人提出“一届全运会能让一个城市的建设量提升20~25年”,更重要的是推动一个城市的全民健身等民生事业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十三运在筹办的过程中,不仅仅把眼光瞄准了竞赛,更是将普通百姓的健身需求融入其中,不仅在硬件上改变着天津这个城市,更从心理上满足着普通百姓在体育赛事、健身活动中获得的幸福感。在全运惠民工程中,天津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设了一批体育公园和体育健身设施,提升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的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就能找到健身场所。此外,天津市各个区县也将发挥山、河、湖、海、湿地等自然环境优势,打造市民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等运动营地。这届全运会,天津共有47个比赛场馆,在利用11个现有场馆的基础上,升级改造15个场馆,并新建21个场馆,其中4个由体育局集中建设,10个分布在高校内,2个建设在郊区,5个由社会力量建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着眼于未来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民众休闲和健身服务,因此天津全运会会后整体市民满意度均高于会前。

2.2 十三运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调查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战略,其目的是让更多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在当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历史的断裂、新移民的进入、城市治理以及城市社会政策的落实让城市管理者不得不重视关于城市认同的问题。作为个体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状况综合反映的城市认同感,可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型评价体系的可能性。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在第十三届全运会举办前后两次对天津市7个区1 452位市民进行城市居民的认同感调查,既是希望以“城市认同感”来弥补此前种种衡量城镇化发展的客观指标所存在的缺陷,也试图让调查结果有更广的普适性,并为相关研究及决策提供参考。

2.2.1 城市认同感各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文化认同是指对个体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市民对城市文化认同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的文化建设水平。在问卷中,课题组主要是针对居民对城市本地语言、特色节日以及历史的认同3个二级指标来进行测量。对于外来人员,文化认同是他们进入新城市首先会面临的问题,而本地居民也需要通过城市的文化来确认自己的“本地人身份”。身份认同是对个体所属群体的共同性和其他群体的差异性的认知。在城市中,人们需要依赖特定的参照物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只有当自己完全适应并认可这种身份,个人的城市认同感才有提升的可能性。因此,问卷中主要通过人们对市民身份的认同、对生活方式的偏好以及定居意愿来测量身份认同。城市吸引力是城市对周围地区和城市的吸引能力。问卷中主要通过人们对城市定位、城市发展以及发展信心来测量天津城市吸引力认同度。

表6显示,城市认同度各维度得分均>4,处于前两位的是发展机会和对身份的认可,后两位的是城市定位、特色节日。在对天津市民的访谈中了解到,伴随京津冀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天津市作为我国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再次得到确立。天津市以全运会为重要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各项规划实施,努力实现城市发展新突破,类似的更多发展的机会还需要创造。其次,有形的物质,可以靠自身努力获得,而身份认同则不仅仅需要来自政策层面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在城市间流动。访谈中面对“哪里人”的提问,很多人犹豫不决。调查显示,30.7%的市民认为自己不属于天津人,有69.3%的市民认为自己是天津人,这个比例还是很高的。第三,长期以来,天津的整体规划一直比较混乱,没有清晰的思路和定位城市定位不清,发展方向不明,天津因定位模糊而迟滞发展,广受诟病。对于市民来说,对于天津的城市定位还存在认识上的模糊的情况,但是生活节奏舒缓,生活压力较小,而且城建水平、教育水平、就业机会也名列前茅。特别是大城市如北京等一直在疏散人口,京津冀一体化的政策提出后,相信天津的城市定位会越来越清晰。

表6 城市认同感各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

2.2.2 不同阶层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分析

表7调查结果显示,各社会阶层中,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城市认同感相对较强,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及“工商服务人员阶层”认同感相对较弱。对表7进一步分析,“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在对身份的认可、发展机会2个维度得分均低于4.3分,“商业服务人员阶层”在对身份的认可、城市定位、发展机会、发展信心4个维度得分也低于4.3分,这是导致他们整体认同感较弱的原因。不同社会阶层的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社会阶层天津市民所处的位置、视角和利益得失情况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对城市认同感各维度的感受也不一样。

2.2.3 不同地区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分析

表8显示,河西区、和平区市民满意度较高,而红桥区和河北区市民满意度较低。具体分析,发展信心、特色节日、城市定位、对生活方式的偏好几方面导致红桥区整体认同感弱;发展信心、特色节日、城市定位、发展机会满意度低是导致河北区整体认同感较弱的原因。不同地区的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地区天津市民所居住地区的历史、发展机会和发展信心等情况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对城市认同感各维度的感受也不一样。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年龄段的天津市民,对城市认同感各维度的感受有所不同。2016年3月29日,凯迪数据中心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在广州联合发布的《全国城市认同感调查报告》[4]结果也表明,不同收入群体对不同发展水平城市的认同感不同,总体上,城市发展水平越高,高收入群体的城市认同感越低。在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比较时,该报告把不同年龄群体划分成6组:“00后”“90后”“80后”“70后”“60后”“50后”。报告显示,“00后”被调查者的城市认同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而“50后”的城市认同感则最低。由此,不同收入水平和不同年龄段的天津市民,其生活满意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表7 不同阶层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分析

表8 不同地区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分析

2.2.4 会前、会后各维度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分析

对全运会会前、会后各维度城市认同感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表9),分析结果显示,P值均为0.000,<0.05,表明会前、会后城市认同感差异显著,且会后整体认同感均高于会前。对变化幅度进行排序,情况如表10,结果显示,变化幅度从大至小依次为发展信心、对身份的认可、对生活方式的偏好。全运会的举办为天津的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天津通过全运会的举办加速了城市品味的提升,全面推进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同时也是对天津市各项工作开展的一次大检验、大展示,天津市民对全运会抱有很高认同感。

表9 全运会会前、会后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分析

表10 全运会前、会后各维度城市认同感均值变化幅度情况

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超大城市认同感调查报告》[5]显示,在所调查的7个超大城市中,重庆市民城市认同感居于榜首,上海位居次席,广州则为第三位。天津、北京、深圳和武汉分列四、五、六、七位。调查显示,7个超大城市的认同感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毋庸置疑,但他们的城市认同感却并不是排在最前。提示我们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超越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举办地市民生活满意度和城市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提示我们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应以提升市民幸福感为重要目标,重视城市居住者的心理常态及匹配度。

2.3 大型体育赛事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的相关分析

2.3.1 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的关系

将天津市民的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表11),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城市吸引力认同、城市认同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城市认同各因子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11 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各维度的相关(r)

2.3.2 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对城市认同感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城市认同感为因变量,以生活满意度得分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考察生活满意度对城市认同感的预测作用(表12)。

表12 天津市民生活满意度对城市认同感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表12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进入回归方程,在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的预测变量中,生活满意度判定系数为0.569,可解释总变异的8.5%。

本研究显示,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对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的预测达8.5%,说明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天津市民城市认同的重要因素,生活满意度越高,其城市认同感越强。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1)天津市民对交通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满意度较高,对住房保障和医疗保障满意度较低。社会各阶层中,“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满意度相对较高,而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及“工商服务人员阶层”满意度较低。调查的天津各区域中,河西区、和平区市民满意度较高,而红桥区和河北区市民满意度较低。全运会前后生活满意度差异显著,且会后满意度均高于会前,其中全民健身、文化服务建设变化幅度最大。

2)天津市民对发展机会、对身份的认可方面认同感较强,对城市定位和特色节日认同感较弱。各社会阶层中,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城市认同感相对较强,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及“工商服务人员阶层”认同感相对较弱。调查的天津各区域中,河西区、和平区市民认同感较强,而红桥区和河北区市民认同感较弱。全运会前后,天津市民城市认同感差异显著,且会后认同感均高于会前,其中,发展信心、对身份的认可、对生活方式的偏好变化幅度最大。

3)生活满意度与城市认同感的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城市吸引力认同、城市认同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城市认同各因子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天津市民城市认同的重要因素,生活满意度越高,其城市认同感越强。

4)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提升举办地市民生活满意度和城市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要重点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证民众生活质量,重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提供安全保障,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等。

猜你喜欢

全运会认同感市民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意义”的问题所在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