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彝族“阿细跳月”的保护与传承
2018-10-25刘真
刘真
摘 要:“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具有群众性、自娱性和地方性等文化特征,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阿细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反映。作为民族民间舞蹈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细跳月”,保护与传承问题也成为当下人们讨论和关注的话题之一,笔者将通过本文对民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当下保护与传承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与建议,来对“阿细跳月”保护与传承进行研究。
关键词:弥勒 阿细跳月 保护 传承
一、阿细人的分布及“阿细跳月”起源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现有人口十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昆明、石林、砚山、邱北、泸西、弥勒等地,自称“阿细颇”,其语言属汉藏语系缅语族彝族语支南部方言阿细语。彝族阿细人是“徙麽袛蛮”的后裔,“徙麽袛蛮”是他称,自称“徙咪泼”后以“细”代“徙”。根据《阿细先基》记载和有关史料记载,阿细人系元谋猿人的后裔,以滇池、洱海为祖地。夏商时为徙(音“斯”)族,《太平御览》有记载:“徙族归殷”和“乃徙族之商”的记载,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有载:“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莋都最大。”现在阿细民间仍有“黄河岸边,铜山之下是阿细故乡”的传唱。
弥勒市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北依昆明市石林县、南接本州开远市、东邻文山州丘北县、西连玉溪市华宁县,处于昆明、个旧、开远三个城市和滇中滇南两个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红河州的北大门。居住着汉族、彝族、傣族、苗族、回族、壮族等民族,其中彝族人口的30.71%,阿细人口7万余人,占彝族总人口的43.63%。弥勒彝族支系较多,有阿细、阿哲、阿乌、大黑彝、小黑彝、大白彝、小白彝8个支系。境内阿细支系主要在弥勒市西一镇、西三镇,西二、弥阳、五山、东山等部分乡镇有聚居和杂居。笔者此次田野调查点为弥勒市“阿细跳月”的故乡西山区。
弥勒是阿细跳月的故乡。蜚声中外的阿细跳月就是发源在弥勒彝族阿细人居住的地方。“阿细跳月”,阿细语称作“嘎斯比”,即“欢乐跳”之意,源于阿细人古朴的“阿细跳乐”。在民间,“阿细跳月”来源也是中说纷纭,笔者参观了可邑民族博物馆,查阅其资料了解到,相传,在人类最古老的时代,阿细先民们经历天火之灾得以生还,人们欣喜若狂,群起欢跳,身上的弓弦在狂舞中撞击出悦耳的乐声,并随跳动的急缓,变换着旋律,从那时期,凡有高兴事他们都要群起欢跳,渐渐演变成阿细人的“跳乐”舞蹈,之后聪明的阿细人便把身上的弓弦变成三弦,用山金竹做成笛子,每逢喜事便引笛弹弦,拍掌起舞,跳起欢快的“阿细跳月”。阿细跳月是彝族人民最具代表的民间舞蹈,均由有规范的舞步和套路,分为“老人舞”、“青年舞”。音乐以1(多)、3(咪)、5(嗦)为骨干音的宫调式大三度五拍节构成,是具有彝族阿细人特性的舞蹈音乐。伴奏使用特定的自制乐器竹笛、唢呐、树叶、哨子、三弦、月琴和拉弦乐器三胡等。节奏热烈欢快,动作豪放粗旷。舞姿矫健潇洒,韵律强劲,气势宏伟。参舞者可以是几个人、几十个人或成百上千人共舞,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二、“阿细跳月”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民间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一度成为舞蹈界的热门话题。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和保护上遇到诸多难题。笔者本次走访了弥勒市西山区,通过对当地阿细跳月进行田野调查,对当地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传承人的减少
在弥勒市进行调查时了解到,如今会跳阿细跳月的人越来越少。以弥勒市的西山区可邑村为例,会“阿细跳月”的均是年纪较大的老人或非遗传承人以及演职人员。在过去,阿细人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人会“阿细跳月”,跳“阿细跳月”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人们一般从几岁开始,通过父母言传身授教会孩子跳极具本民族文化代表的舞蹈“阿细跳月”。在节庆活动是人们身穿本民族服饰聚在一起群起打跳。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大多数年轻女子大都走出寨门,在外务工或在高校学习,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学习舞蹈,学习“阿细跳月”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笔者此次走访的地区弥勒市西山区可邑村,据当地阿细人介绍,如今在阿细的生活当中除重大节日和活动演出外,阿细人日常生活中很少聚在一起跳舞。因此传承人减少的问题成为当下阿细跳月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重大问题
之一。
(二)旅游产业带来的影响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被开发和利用,但艺术的主体也就是他们的创造者被抛弃或旁置,开发的观念和措施不当往往会导致民族民间艺术庸俗化,不仅会丧失所蕴涵的文化价值,甚至可能会误导观众对文化的理解和评价。[1]笔者此次走访了弥勒市西山区“可邑小镇”,如今手机、电视、电脑的普及数字媒体的传播,让可邑小镇的旅游业迅速提升,可邑小镇成为许多游客休闲度假的旅游圣地,旅游文化产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中阿细手工产品成为游客在旅游当中常买的旅游纪念品,游客量较多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同时观看“阿细跳月”,也是来弥勒可邑旅游的游客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阿细跳月如今成为一种文化产业,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喜爱,可邑小镇都会在每天下午为游客献上具有民族特色的“阿西跳月”舞蹈,舞蹈即弘扬了当地的阿细文化也让游客大饱眼福。但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面对游客,演员们即艺术主体在动作的演绎上会比较随意性。使得舞蹈的艺术价值没能最大程度呈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觉得艺术的庸俗化。
(三)舞台化表演的双重性
“阿细跳月” 是彝族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源于彝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并广为流传,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每至火把节、跳公节、赛装节、二月八、六月六等传统节日以及盛大宴饮、婚礼喜庆之际, 人们盛装彩饰, 争相拥向旷坪歌场, 在大三弦的伴奏下,纵情歌舞,且世代相传, 成为彝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2]民间舞蹈属于人人都能参与的群众性、集体性、自娱性的舞蹈,有一定的技巧难度,由不脱产的文化传承人和群众中的能歌善舞者表演的阿细跳月; 由于政府的参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细跳月从一种全民参与的舞蹈形式,逐渐向舞台化表演过渡,由政府参与组织的活动中,在具体操作上,往往会向舞台创作模式上靠拢,用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但在阿細跳月故乡的西三镇,已经举办了十几届的“阿细跳月艺术节”,作为一项旨在促进全民传承的群众性活动,对当地阿细跳月的普及和推广确有促进作用。然而,近4届艺术节以来,由于完全改变了阿细跳月原有的广场舞蹈形式,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和比赛,从而使得阿细跳月的群众性、自娱性、自在性等民间属性发生了改变,民间舞蹈的质朴感、亲切感受到了削弱,[ ]舞台化成为阿细跳月的保护与传承的一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其全民性参与,逐渐偏离于传统形态。
三、加强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化生活的推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民间传统文化也开始慢慢消退,加强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阿细跳月作为彝族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舞蹈文化,阿细跳月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在在此次田野调查中发现,如今在阿细人当中会跳舞的老人和年轻人很少,保护和传承将成为阿细跳月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一)加强政府保护的主导作用
阿细跳月面对保护与传承日趋严峻的形势,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民间技艺传承的重要性,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3]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民间艺术的工作中来,加强对阿细跳月的管理。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来进行传承活动和民族文化的学习,为阿细跳月创造良好的传承环境。
地方政府要大力宣传阿细跳月, 把它做成品牌以带动旅游业,弘扬阿细跳月所代表的彝族文化提高群众的热情,调动表演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据当地村民介绍,西三镇政府创立了阿细跳月节, 定期举办的阿细跳月比赛, 不仅使阿细人更加珍视自身的文化, 而且一些评分标准也更利于阿细跳月的保存、发展和对年轻人的培养, 对阿细跳月的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二)加强传承人队伍的建设
生活在云南省弥勒县“西山地区”这一共同社会文化背景下,拥有阿细跳月同一舞种的全体民众,他们是阿细跳月的参与者、传承者和拥有者。由于阿细跳月不仅在本质上属于彝族大众,还具有民族民间舞蹈鲜明的“群体性”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男女集体舞,而且是数十人、数百人,乃至成千上万人一起跳的大型群体性舞蹈; 它的传承也大都处在群众自发的状态。因此,无论是在传承上,还是在保护上都需要有坚固的群众基础和广袤的文化土壤。目前,在阿细跳月的故乡,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都相继采取了一些从民族聚居社区传统组织入手的保护措施,比如,隶属于西山地区的西一镇、西二镇、西三镇就都建立起了传承人保护机制,并针对现今年轻人对民族传统舞蹈学习热情不高的现状,开展“阿细跳月进校园”活动,将阿细跳月的种子播撒到校园中,且常态化;各乡镇还以村为单位,成立了“阿细跳月民族文化传承会”或“民间文艺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同时,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传承人和传承队伍一定的扶持。
在加强传承人队伍的建设中,政府和个人应当予以高度重视。政府应当加强对传承人的挖掘和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对传承人生活现状予以高度关注。经济上提供财力支撑,来保证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培养下一代传承人,以免出现传承人断层问题。传承人要提高自己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民间艺术的传承上应当尽自己所能将手艺传给下一代,提高下代传承人舞蹈水平,培育出一批技艺精湛,视野广阔,懂得创新的舞蹈人才。
(三)加强阿细跳月的创新发展
阿细跳月在百余年间经历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用史实说明:民族舞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一条基本规律,同时也是阿细跳月不断优化自身的重要环节。阿细跳月从早期的舞步“走交叉跨颤步”、一步一拍掌、动作幅度小、节奏速度慢、一个动作一舞到底,到现如今以“跑跳步”、“弹跳步”为基本舞步,并具有丰富的上身和手部动作,舞蹈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跳转动作多; 从舞蹈音乐为普遍可见的2 /4 节拍,发展成为突出了“1 3 5”核心音律的在民间较为罕见的5 /4 节拍的特色音乐; 从伴奏的主要乐器由音色低沉、音量微弱的葫芦弦逐步演化为音色越来越明亮的小三弦和大三弦; 从舞蹈的整体风格较为悠缓、平稳到欢快、跳跃;从情感的表现十分含蓄、内蕴到极其热情、奔放。[4]
如今阿细跳月在舞台整理加工,经过集中其精粹,严谨其结构,规范其动作,从广场搬上舞台的加工整理型舞蹈和对民间舞蹈形式作了较多改编,使其内容更新、观赏性更强、民族风格更浓郁的改编型阿细跳月; 在舞台创作型舞蹈中又可分为选取彝族阿细人的生活题材,并运用阿细跳月的舞蹈语汇进行创作的创作型舞蹈和借鉴阿细跳月舞蹈语汇进行全新创作的创新型舞蹈。
(四)加强对阿细文化的对外宣传力度
阿细跳月体现了阿细人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情节,人们将生活情节融入到本民族舞蹈上,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情感寄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阿细跳月”,不仅能体现了阿细人的能歌善舞的一面,也能将阿细人的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音乐文化展现在世人眼前。政府应该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为了更好地发挥阿细跳月的品牌效应和艺术魅力,通过“走出去”来强化它的品牌效应、扩大其辐射效,来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阿细文化的舞蹈艺术。
弥勒阿细跳月作为阿细人的民间艺术,通过富有特色的动律来体现民族精神,以群众性、自娱性和地方性为特点。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且逐渐成为阿细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经济文化日益发展,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政策的出台,旅游业的逐渐兴起,阿细跳月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喜爱,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王建民.艺术人类学理论范式的转化[J].社会人类学论坛,2007,(1).
[2] 吴明静.对彝族舞蹈文化发展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1
[3] 葛樹荣.阿细跳月保护发展方式的多重构建[J].民族艺术研究院,2012,(4)
[4] 黄彩文.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邦丙村布朗族的传统纺织技艺为研究个案[J].西北民族研究,2011,(3).
[5] 葛树荣.阿细跳月保护发展方式的多重构建[J].民族艺术研究院,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