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谈小组合作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2018-10-25周慧玲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初中历史小组合作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改革与不断发展,对学生的教育已经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如今国内对核心素养教育十分重视,并就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尤其对于历史课程的教育,更是应该通过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建立学生的核心素养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个人素养。本文简要概述了在核心素养的概念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组合作 初中历史 教学运用

1.核心素养概念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下,要培养新一代祖国优秀青年,就要首先培育学生的个人品质与基本素养,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更不能只是进行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地教与学和死板的背诵、记忆、做题等教学套路,而是立足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质量。要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就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如建立兴趣、适当鼓励、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自我评价与反馈等,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不仅学会高效学习,更能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求知欲、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与个人思维品质。

2.小组合作简介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且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都处于一个小团体中,每人既扮演着小组分工的个人的角色,又要共同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互赖关系,确保人人参与, 明确个体责任,直面积极互动,聚焦小组目标,掌握社交技能,现如今许多国家都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3.在核心素养概念下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初中历史教学

3.1核心素养概念下的学习方式之小组合作

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个人素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离不开教育方式的变革。现如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个体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竞争性学习。a.竞争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好胜心与竞争心与竞争对手竞争,争取先行比竞争对手达成竞争目标或超越对方。b.个体性学习:指的是通过个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行为学习和概念学习。c.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且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富有创意,简单易行,被世界各地普遍采纳,本文也主要讲述了采用小组合作方式来进行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内容。

3.2小组合作学习下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得到很广的应用,教学效果也比较不错,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a.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所讨论的历史问题没有探索性,很容易回答或者根本就是纯背诵性知识;b.很多时候教师上来就给出讨论问题接着就是讨论,没有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先自行理解与思考,学生讨论效果不佳;c.很多小组合作分工不明确,学习目的性不强或者老师总是点名回答较好和较差的同学,形成了辩论与提问空白地带,导致有的学生根本不思考、“混吃等死”等。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下,怎样解决小组合作的这些问题,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好,从根本上来讲,还是因为学生内心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没有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学习只能靠老师督促、死记硬背等。如何真正提高学生兴趣,提升核心素养,如何让学生正确对待历史、了解历史,应把重心转移到学生本身,从学生出发,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3小组合作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下的问题解决与应用

3.3.1科学分组

历史是一门人文科学类的课程,没有极其固定答案,要想学好历史就离不开思想的碰撞。所以人数不能过少,但同时为了防止效率低下、蒙混过关等现象,也不能过多,一般4-6人为最佳人数。除了人数要求,对于小组内的成员搭配还要考虑:a.学习成绩差异、能力特长协调、b.男女生性别合理搭配、c.生活背景各异等。保证各个小组之间水平均衡。

3.3.2选择适合的历史讨论问题

教师要精心选择题目,避免出现前文所说知识过于低浅从而没有讨论价值或过于晦涩学生讨论不出的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状进行综合选题,确保问题有价值,最后回答才会有价值。问题应符合以下要求:a.难度适中,确保组内不同学习水平的的组员的价值都有所发挥体现、b.符合当下学生正在学习的历史内容,做到与书本教授知识贴切、c.出题避免死板,采用新颖的问答方式,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励其从多种角度考虑、d.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兴趣,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融入小组。

3.3.3监督讨论过程,适当指导

教师应适时参与调控小组讨论的过程,围绕班级小组适时走动,视情况参与指导,及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同时也能观察具体到每位同学,作为后面评价的依据。比如,某个小组在讨论关于“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历史政治活动时,一位学生过于偏激觉得武力是完全错误的时候,应适当旁敲侧击,给予一些引导,让学生从历史全局来看当时的政治状况与历史条件等,再做判断。

3.3.4创新评价,归纳总结

最后小组对问题有了一定的见解,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应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应改变旧思想,不能只凭分数定评价,而更应该看中的是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参与性与团队合作表现等,尽可能挖掘学蕴藏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

立足核心素養,改变教学观念,让历史课活起来。本文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团队合作意识、思辨能力、积极探究、自我反思、以史明人等科学探索精神。遵循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会学习,真正爱上历史。

参考文献:

[1] 柳建云.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58.

[2] 张冬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8(01):194.

作者简介:周慧玲(1984-11),女 籍贯:广东信宜,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历史,单位: 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初中历史小组合作
电子白板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作文评改“五步曲”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