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中国英语现象

2018-10-25刘思奥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国英语认知跨文化交际

刘思奥

摘 要:中国英语是随着英语在国内的长久普及而逐渐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本论文将采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探究这一英语变异形成背后的认知、身体经验和主观意识的作用,并归纳出这种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帮助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此来避免文化休克的产生。

关键词:中国英语 认知 跨文化交际

Abstract

China English is a kind of language variation.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how our cognition, physical experience and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this vari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sociolinguistics and conclude both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help reduce the pragmatic mistakes and avoid culture shock.

Key word: China English; cogni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引 言

中國英语是随着英语在中国的长久普及而逐渐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目前,对于中国英语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划分上,对于这种中国英语成因的探究也更多地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指导中。而本论文将采用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分别从语言的几个基本单位以及中国英语在真实语境中使用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中探究这一英语变异形成背后的认知、身体经验和主观意识的作用,并将其与英语母语国相比较以直观地看出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是从何而来。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将归纳出这种中国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所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帮助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此来避免产生文化休克。

1.理论基础

1.1 认知社会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结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不同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和索绪尔提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它的哲学基础就是体验哲学,更看重人类的认知、身体经验和客观事实,它认为语言是人类主观的产物,而不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系统,语言意义不仅仅限于语言形式,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互动。

认知社会语言学重点关注语言变体的研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的演变都一定有人类认知产生的影响。它既包括了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取向,也将社会语言学所提倡的语境和情景的制约效果考虑在内,从现实出发探究意义,把认知、文化和语言现象做互补分析,对一种语言现象做出跨学科研究。它注重的不是个体的认知,而是群体共享的、以集体为导向的认知,这种认知能反映出其所在社会的历史和文化等。

1.2 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这一概念首先源自翻译领域。葛传槼将其描述成用英语民族的习惯用法表达中国独有词汇的语言现象。而关于这一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杜争鸣认为中国英语取决于跨文化交际;谢之均认为它是中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的干扰性英语变体;而李文中认为它不受母语干扰。至今为止,“中国英语”仍没有明确界定,国内对其研究还处于认识阶段。

然而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中国英语是China English,而不是中式英语,即Chinglish或Chinese English。前者像加拿大英语或印度英语一样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英语国别变体、大部分已经被承认因而具有普遍性,而后者是中国人学习英语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中介语,它不仅受制于中式思维还很有可能是语法错误的,大部分源自外语学习者的能力不足,是个人问题、不一定都有代表性。

2.中国英语的认知来源

2.1 词汇

比起其他的语言单位,词汇更能够凸显一个国家语言的特色。因为当一个新的事物流行起来,为了方便传播这一概念,一定会首先创造出一个新的词语来作为其意义的载体。中国英语创造出的众多词汇同样最能直观地体现出中国独有的概念。比如在饮食上,我们有豆腐(tofu)、包子(baozi)和荔枝(litchi)等;关于历史文化我们有秀才(xiucai)和大字报(dazibao)等;关于宗教信仰我们有儒家思想(Confucianism)阴(yin)和阳(yang)等;而现在被广泛讨论的两个群体:大妈(dama)和土豪(tuhao)也已经被收录进了牛津词典。

单个词语不存在语法问题。这类词汇产生就是因为英语民族和汉语民族的历史渊源不同,且两个民族在衣食住行上存在不小的差异。英语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过类似的实践体验,因而他们没有这样的认知。不需要这样的表达,词语上自然会出现缺失和不对等。而类似大妈和土豪这类词汇,在外国或许存在同样的群体,但人们对old lady的认知显然无法概括中国社会赋予“大妈”的引申义,因而只能从中国借词。

2.2 句子

中国英语中经常会出现类似“We believe that”这样的结构,而且大多把人称放在句首。这种用法并无太大语法错误,但在英语中更为惯用的说法应该是 “It is believed that”,一个句子的总领部分通常是要重点表达的事件而不是人。这一特点会相应导致中国英语的句子中主动语态用的更多而不是被动语态,这点也与规范英语不同。

这种特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更加主观,我们在判断和表达自己的时候倾向于靠直觉、用人的主观视角审视世界。而西方思维则更偏向于客观,常用旁观者的角度去描述事件。

这种认知的差别主要来源于两种民族生活模式的不同。中国是农耕社会,而西方是海洋型文化。我们耕作时常常要依靠自然的天气变化、甚至用祭祀等方式去取悦自然。中国人向来讲究天人合一,我们和这个世界不分主客、是融为一体的。而西方却一直要和海洋对抗,以此来获取食物生存下气,这种长期的体验导致在他们的认知中人和自然相互对立、主客分明。

2.3 语篇

对于篇章结构而言,中国英语和规范英语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逻辑问题。中国英语简单句多,句子之间几乎不用连词连接,标点符号随意添加,所以看上去结构松散、逻辑感不强。除此之外,更大的一个差别就是,中国英语的篇章属于归纳总结型,而规范英语的篇章则属于演绎推理型。前者习惯在探讨或论证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举例来表明原因和思考的步骤,而在文章或段落的最后才总结主旨和观点。而后者总是开门见山,在文章和段落的开头就直接表明观点和重点,随后才开始论证。

这种认知的差异来源于文化起源的不同。中国崇尚儒释道,属于伦理学,习惯寓情于理,文章常被感性驱使。而西方哲学源自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持机械论、认为世界是一个按照可知的科学规律以既定方式运行的物理系统,因而理性高于一切。

2.4 语用

语用最能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认知方式和生活体验,它不仅涉及语言形式还更要考虑情景的限制。目前中国英语中有很多日常用语已被正式确立了地位,例如“long time no see”以及“Good morning, teacher”等。这些说法不难理解,但其使用的真正目的却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而这其实是因为生活经验的不同。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因此“你吃了吗”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问候语,说这句话的目的并不是真的邀请对方一起吃饭,只是为了维持人际关系。而类似英国这种天气变化反复无常的国家,天气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人们打招呼的用语。

此外,像“where,where”这种谦虚和客套的用法也是不会出现在西方人正常的英语对话中,受到夸奖时,他们会直接说“Thank you”。这种自我“贬损”式的中国英语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在中国人的认知中,维持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而这种认知的获得主要是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同。中国不像西方国家地广人稀,我们的群居特征更加明显、与人接触也更多,中国的社会结构因此以集体为导向而不是个人,我们更需要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因此形成了一种高语境文化。而西方则正好相反,他们崇尚个人意志、个人主义,是低语境文化,所以在他们的认知里不存在这种谦虚的表达。

3.中国英语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

3.1 促进身份认同

中国式英语不仅体现在书面上,在发音上也有自己的特征,例v和w区分不开,发th的时候忘记咬舌等。这类共性的错误慢慢形成了一种中国人独有的语音变体,而这种语音上的变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提升身份认同感。这就好比说同一种方言的人们能够迅速确定彼此属于同一地域,中国英语有类似的作用。

社会身份认同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融入异文化的人如果一直处于身份认同危机之中就难以做到文化适应,甚至可能对自己原有的文化身份产生怀疑。而中国英语则能帮助同处异文化的中国人彼此识别、建立身份认同感,进而促进文化适应。

3.2 产生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凯尔佛洛·奥博格在他的学术论文《实用人类学》中首次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当一个人进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时,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交际符号和形式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焦虑、迷失、排斥乃至恐惧的感觉。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引发抑郁症以及自杀等后果。

即便部分中国英语已经被承认,但并不代表它们可以被任意使用。如果不了解这种中国式英语变体形成的背后原因和东西方在认知上的差异,而盲目地在与西方人对话时任意使用的话,仍可能引起对方的不适、遭到排斥,进而导致文化休克的产生。

结 语

中国英语的存在和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不容小觑。研究这一语言现象不仅有助于英语教学还能够有效地指导跨文化交际。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去分析中国英语的成因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出不同民族的不同认知和体验是如何体现在语言上的,有助于探究语言形成的主观原因。同时,由于跨文化交际的实质就是来自异文化的人们彼此交换双方头脑中的认知的过程,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中国英语能有效地找到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根源,以助于减少语用失误、避免文化休克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李新征. 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研究[J]. 黑河学院学报, 2017, (2): 191-192

[2] 谌莉.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跨文化交际失误[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9): 125-127

[3] 周红英. 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世界英语变体研究看中国英语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3): 90-96

[4] 贺春艳, 刘景霞. 从语言、文化与思维的关系看中国英语的语篇特点[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 126-130

[5] 张一鸣. 中国学生汉式英语思维动因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22): 129-131

[6] 卢可. 浅析中国英语变体[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8, (28): 67-70

[7] 窦卫霖. 跨文化交际基础[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8] 戴晓东. 跨文化交际理[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9]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999.

[10] 拉里A·萨默瓦, 理查德·E·波特.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猜你喜欢

中国英语认知跨文化交际
茶艺英语的中国英语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译者认可度调查报告
基于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的中国英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