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陆俨少在其《杜甫诗意图》中的艺术与文学相结合的成就

2018-10-25宫宇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

摘 要:我认为,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各个专业,不同层面的全面协调和进步。作为一名当今学习传统中国画的研究生,更应该结合好自身的专业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在我的几个学习阶段中,发现了中国传统的诗书画依然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这对于现如今培养个人文化素养有着很大的意义。所以,我引用二十世纪我国著名山水画家陆俨少先生的创作实践加以阐明,如今艺术文化建设方面需要我们把艺术与文学相结合。

关键词:文化建设 艺术与文学 陆俨少

一、陆俨少的创作理念

陆俨少,作为二十世纪的艺术巨匠,其名誉与作为也无需由我在此一一赘述。我所分析的,仅仅是在临摹与学习陆俨少画作中的个人感悟,以及对其在艺术与文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借鉴。

在陆俨少成就卓越的艺术实践中,《杜甫诗意图》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在画史上树立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典范。陆氏于诗好杜,初学诗即以杜诗为楷式,并通读杜诗全集,而抗战期间,国破家亡,流寓西南的经历更是加深了他对杜甫的一往情深:“入蜀前行李中只带一本《钱注杜诗》,闲时吟咏,眺望巴山蜀水,眼前景物,一经杜公点出,更觉亲切。城春国破,避地怀乡,剑外之好音不至,而东归无日,心抱烦忧,和当年杜公旅蜀情怀无二,因之对于杜诗,枕习尤至。入蜀以后,独吟无旅,每有所做,亦与杜诗为近。”这一情怀直接催生了一系列少陵诗意图。

二、杜甫诗意图中的作品分析

如在杜甫《不离西阁二首》其二中,诗人停留在西阁之上,目睹江云之妙,石壁之壮,以及沧海迎日,银河列星之景,以感悟人生用于字遣。陆俨少则取其二句:江云飘素练,石壁断青空。二句作画,此二句亦是全诗之中描景最为精到之处。画幅虽小,但其用青绿法补以水墨进行创作,青壁白练,一语中的,气韵十足。在技法上,陆俨少认为山水画中的青绿法是需要仔细推敲,用心经营的,并不是画好墨骨,渲染水墨再加石色,这样的青绿画容易弄的很脏,只有画面达到一种清而厚的面目,不急功近利,层层罩染,才算理想。此幅大部分画面用来表现白练石壁,石壁用墨笔勾勒,笔尖转折有利,石壁看似整块,其内理章法分明。石与石之间遮掩穿插,分而不亂,并覆石色于其上,清而厚。坚实之感顿出又不乏美意。几块墨石点缀其间,墨色相应,层次丰满。壁间长有丛树,姿态各异,皆勾勒填色,中段有松,枝干挺立,松针坚毅,一抹白练从右而入,穿石过松,纤纤云线,缭绕而上,乃诗文在现,异常传神。石壁下方,涛涛激流,黑石,渔船交相呼应,使画面有动态紧张之感,这一静一动,恰恰描绘出巴蜀江壁之景。

在杜诗《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二中,诗人乃一行旅老翁,伴巫山云雨,看弈棋赋诗,独有无限悲凉。陆俨少在其: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竿疏簾看弈棋二句中有感而发。创作出一幅孤清行旅的画面。陆认为在山水画中雾的处理要在模糊中用淡墨勾出景色物体,近深远淡,平淡深远。雾天无风,所以画面不能有动态与声响,是静悄悄的淡灰色调子。这幅图中作者把赋诗弈棋的场所安放在巫峡楚江边,使得楼中之人可望山观江,欣赏美意。巴蜀多云雨,山多半是朦胧浑厚的。作者用酣畅淋漓的水墨描绘远山,水头很足。雾气,水气隔纸而感,辅以花青点染山中林木,远不见形但有其色。并用墨块将云雾之形挤出,飘在半空又沉于山麓,不雨而湿。雾下楚江奔流而去,同样用细线勾勒而出,云轻水重,泾渭分明。前景松柏交相生长,枝繁叶茂,松枝刚劲。这幅美景中,只有诗人与作画之人情投意合,巴蜀之行,确有凉意,无意顾这山水,只留几丝悲戚。

杜诗送别不少,在《奉送蜀州拍二别架驾将中丞命赴江陵起居衙尚太夫人因示从弟行军司马位》中,杜甫荆门送第,留恋之情跃于纸上,腊月送行,不能别寄一诗,非惜诗也,而是望弟寄情,以安慰自己年老鬓白。陆取楚宫腊送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二句,意指东方春气先行,巴蜀寒而江南暖,回复之心显然。此图动势很大,激浪滚滚,陆俨少在山水画的动静问题上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认为,山水画中是动静结合的。峰峦,山石,屋宇,桥梁是静止的东西,要画的稳重。云水要画的流动,草树有风而动,无风则劲,在动静之间。作者用很大的面积的画幅来描绘荆门水,漩涡密布白浪湍急,大有奔流到海不复回之势,而在画面中段,高山耸立,立排江水,即天门中断楚江开,江河分断,急排石壁,仿佛要将阻住的路冲开。而山用重墨染出,浑厚万钧,任凭水浪拍打,巍然不动。陆俨少提到,山是静的,由于气的流动而益见其静,急流是动的,由于礁石的兀置而益见其动。同样的情形,形成矛盾的两个方面,但要求其统一,形成很好的对比。虽为送别但全景无人,甚至连近景勾勒复杂的树丛与楼阁都不显得重要,只有一江东流的荆水,载着船也载着思念向远流去,杜甫送弟惜别,作者留恋故土。两种情感在这东逝水中不谋而合。

三、文化与自身创作的结合

我认为,具有好的和有生命力的文化必定是与现实生活分不开的,陆俨少运用自己的生活体悟和文学素养去领会,表现杜甫的诗,是现如今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这不仅可以纠正当代艺术的空洞无力,也可以培养艺术家个人的综合艺术修养。陆俨少曾说自己功夫十分:“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以见其文学修养与艺术创造结合之紧密。《杜甫诗意图》中的诗情画意经由陆老之功力与情怀得以呈现。

参考文献:

【唐】杜甫|绘画:陆俨少.杜甫诗意图册(精)【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08.01

作者简介:宫宇(1992.6—),男,汉族,籍贯:河北邯郸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7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山水画的演变与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
基层院检察文化建设的认知与实践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引领学校走向科学健康发展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分析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深层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