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文化精髓 厚植生命根基

2018-10-25刘溪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苏武古诗文中华民族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璀璨夺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精辟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學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之一,尤其是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古代诗文,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更要充分挖掘古诗文所蕴涵的丰富传统文化精髓,积极培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洗涤心灵,提升思想境界,厚植生命根基。

那么,在进行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要弘扬哪些优秀文化呢?

一、杀身成仁的爱国情怀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情怀历来是被看作一种“大节”。“当仁不让”、“舍身取义”等崇尚气节、执持操守的精神,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并逐步凝聚成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强秦大兵压境,攻城拔寨,杀戮无数,在此背景下,秦赵“渑池之会”上演。显然,秦国逼迫赵国投降的端倪已显。面对秦王的步步进逼,赵国危在旦夕,蔺相如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完全将个人生死置于度外,秦王终于由“怒”而“不肯”、虽“不怿”而不得不为赵王“击缶”。蔺相如最终捍卫了赵国的尊严,一位威武壮烈、英勇无畏的爱国者形象跃然纸上!这种为国家、为民族而不顾个人安危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感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挖掘,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二、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多灾多难的凄风苦雨。面对外辱,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用一片丹心唱响了英雄之歌,《苏武传》塑造的苏武不屈不挠的民族形象,穿越时空,至今依然闪耀着光彩。

苏武的民族气节主要表现在首先选择以死报国、义不受辱,“‘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其次,面对威逼与利诱,坦然面对,忠贞不贰。面对卫律“复举剑拟之,武不动。”看威逼不行,卫律转而用功名利禄引诱,恬不知耻地炫耀自己投降匈奴后封王赐爵、拥众数万、马畜弥山的所谓“富贵”,并说“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苏武依然不为所动。并怒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这一反驳义正词严,洋溢着凛然的民族正气!再者,面对艰难困苦的考验,苏武表现出坚韧不拔、历久不灭的民族气节。苏武在匈奴的十九年,啮雪吞旃,掘鼠挖草,单独监禁,单身流放,“使牧羝,羝乳乃得归。”但在非人的遭遇面前“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正是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为苏武提供了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深植内心,不仅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就是在平时的奋斗中也要以坚贞不屈的精神战胜一切苦难。

三、无怨无悔的献身正义

中华民族历来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他们在面对国难家仇时,往往选择为正义献身,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壮丽篇章,《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面对强秦的虎视眈眈,太子丹请求荆轲去刺杀秦王。在国难当头之际,太子丹毅然选择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深入虎穴之路,虽然最终未能实现刺杀秦王的目的,但他“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的为正义献身的形象在历史的星空里依然熠熠闪光!

四、体恤疾苦的悲天悯人

悲天悯人是指对人民疾苦的体恤同情。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面对此情此景,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对生活在苦难中的广大百姓表达了深切的关怀。

孟子学说的核心是施“仁义”行“仁政”,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从而实现百姓的丰衣足食。在此基础上,教养百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最终实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境界。

尽管孟子是站在统治阶级角度提出实现“王道”的途径与方法,但在文中充盈着的悲天悯人的情怀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五、心系苍生的忧国忧民

在中华民族悠久而多难的岁月里,无论是国难当头还是个人命途多舛,都不乏文人雅士在诗文中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屈原的《离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离骚》(节选)开宗明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屡招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打击和排挤,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只得“发愤以抒情”。但作者不是单纯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而是心忧天下苍生。诗歌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吟诵,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感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浩然之情“虽九死其犹未悔”!

六、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科技日益发展,信息时代悄然而至,如何面对日益发展的新时代,《劝学》告诉我们:要具备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

荀子《劝学》开宗明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语言简劲,命意深刻,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极具针对性。接着,作者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比喻论述学习的重大作用:不断学习,终会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实现人生的超越。荀子更进一步强调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指出了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必须利用事物、借助力量:“善假于物也。”这对于今天信息时代的泛在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各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出现,无疑具有重大的启发作用。最后,文章再用“蚓”和“蟹”进行对比说明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传承中华传统诗文中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依托越来越优质的自主学习资源,让终生学习的理念深植每位学生心中,如此,人才强国战略才会有根基。

七、感天动地的孝老敬亲

忠孝观念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社会伦理意识的核心,孝老敬亲是中华民族家风传承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不可数典忘祖,养育之恩当涌泉相报,李密的《陈情表》给我们树立了优秀的典范。

《陈情表》表达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面对“忠”“孝”难以两全的进退维艰,李密毅然向汉武帝上表,婉言而又深切地陈述了自己“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辞不赴命的情由,字字血泪,情深意切,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的拳拳深情打动了汉武帝,完成了赡养祖母的心愿,至今读来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古代诗文,虽然只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沧海一粟,但她的魅力和灵魂将永久地扎根于世界文化之林,学习和传承古诗文承载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厚植亿万学子的生命根基,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简介:刘溪,男,1971年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为中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班主任。论文先后在《河南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等CN刊物发表,另有论文多篇在省市交流并获奖。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3次。辅导的学生作文先后有30余篇发表于《我这样学写作》、《语文周报》、《作文指导报》等CN报刊,另有20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励。

猜你喜欢

苏武古诗文中华民族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做人美德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季札挂剑
苏武牧羊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来鸿
韦孝宽守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