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画人物怎样才能传神逼真

2018-10-25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山神庙恩人林冲

【入乎其内】

中国有句俗话叫“画龙画虎难画骨”。《水浒传》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形态各异,传神逼真,令人称绝。《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豹子头林冲被刻画得很生动,那么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言为心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人物的语言描写渗透着人物内在的神韵,传达着人物的精、气、神,也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但因身份、性格、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素养等方面有差异,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这是林冲与昔日在京城自己救助过的李小二夫妇之间的一段对话。林冲虽只说了一句话,但从林冲口中吐出的“罪囚”“玷辱”等字眼中,我们除感受到他内心的一丝憋屈、无奈外,更多的看到了他的善良、本分和隐忍。作为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虽谈不上位高权重,但其功夫了得,侠肝义胆,人尽皆知。在遭到权贵羞辱诬陷,并被发配沧州的情况下,林冲明知非己之过,可仍“打掉牙齿往肚里咽”,幻想时间一过便可回家继续安享天伦之乐。而面对故人李小二夫妇,他自不愿因己辱没了他们的名声,坏了他们酒店的生意,毕竟自己是“戴罪之身”,体现了林冲善良及性格上的懦弱。

二、环境渲染,烘托人物的心理世界

优秀的小说,在表现人物时往往会借助环境来渲染衬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将故事放置在自然环境——风雪中,并着力描写“风雪”。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直接描写)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侧面衬托)

可写的自然景物有很多,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等等。作者在此只选择描写“风雪”来突出人物形象,可谓匠心独运。一方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风雪”降临,才有了后面林冲外出买酒御寒、草厅坍塌、破庙借宿、偷听阴谋等系列情节合理有序的展开,人物命运也随之发生逆转;另一方面“风雪”渲染氛围,烘托了人物形象。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暗示林冲危机四伏的处境。而林冲也在这情境中完成了性格上的巨大转变。之前逆来顺受,苟且偷安,只求相安无事,然而自己一味的“退让”终究换不来“风平浪静”。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置自己于死地的“暗礁险滩”之后,林冲到底还是觉醒过来了,他奋起自卫,手刃仇人,奔赴梁山。

三、细节雕琢,尽显人物的本质特性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大量运用了丰富、具体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透露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为事件的发生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林冲“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

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林冲“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盖”“拽”“锁”“探”“摸”“掇”“靠”等动词,看似寻常,仔细琢磨,却能品出林冲心细谨慎的性格特点。试想,林冲身为一介武夫,平日里玩弄的全是刀枪此类冰冷铁器,大大咧咧、毛手毛脚、不拘小节往往成为习武之人的标签。林冲的这些不太符合其身份的“小”动作,却恰好证明了他谨小慎微的品行。自然我们也能从中看出林冲安分守己的一面。

四、情节助力,完备人物的个性形象

沧州遇旧知,是插叙,点明林冲与高俅尖锐的矛盾及林冲与李小二的亲密关系,为李小二感恩图报得以偷听有人要陷害恩人,林冲得知后快意寻仇作铺垫。此“风波”无果而平息后,从林冲接管草料场到留宿破庙惊闻“天大阴谋”,再到“官逼民反”对敌痛下杀手这一完整过程,林冲的命运沉浮及其性格巨变均一览无余地揭示出来了。林冲正直,善良,侠肝义胆,以及擁有优越的社会地位和美满幸福的家庭,让他对统治阶级充满了幻想:虽有“摩擦”,生事“恶”了“太尉”,只要自己多担待点,“风雪”便过去了,到时,又可以和家人团聚了。没曾料到,一味的忍受、妥协,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在不可调和的激烈斗争中,林冲终于看清了对方丑恶的嘴脸,至此也就完成了他人格上的巨大转变——逼上梁山。

猜你喜欢

山神庙恩人林冲
智海急流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两次偷听与山神庙设置的思想艺术价值
两座“庙”里的乾坤
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何以存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20年前借她500元的恩人找到了:能相见才最珍贵
如果活,就活出真风度
林冲的生存哲学
孤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