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研究

2018-10-25曾彩英

学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趣味性

曾彩英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阶段。在小学教育的学科中,数学相对来说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容易使年龄尚小,各方面发展不太成熟的小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如何设计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让数学课堂变得轻松有趣,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教师从小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趣味性融入教学中。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趣味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2-005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2.032

小学生活泼好动,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在数学学习中,对于抽象的数字不容易理解,他们更喜欢直观性的事物。因此,只有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才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一)不容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小学生思维比较发散,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当尽可能地安排不同的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不要讲过长的时间,应当配合一些游戏互动、手工制作等活动,以打破数学教学的冗长和枯燥。

(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更易于接受直观性事物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也是首次接触“数学”这样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当让学生实现一个良好的过渡,多利用一些教具和生活中的实际用品去引导学生,给学生直观性、具体性的教学暗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研究案例探讨

(一)利用教具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生活经验也不够丰富,所以对于抽象的数学内容理解起来可能会产生一些困难。这时候,充分地运用手边的教具,能够轻松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认知上的障碍。因为教具直观且生动,有具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教具不仅有实物,还有模型、图表等,它们不同于抽象的文字和数字,便于学生观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容易地理解相关知识内容。

比如,在讲授“认识图形”这一节时,让学生认识“长方体”这个概念,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时,可以为学生准备好长方体的教具,然后让学生用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问学生:“谁能告诉我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它一共有多少条棱?”相信这时候学生一定会抢答出来,因为直观的教具能够让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于感知,而且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课堂参与积极性,更适合在小学教学中使用。

(二)创造轻松的情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课堂是一个舞台,好的舞台是轻松、和谐的。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师生互动都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这样的教学氛围的营造,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态度和蔼,用“爱”和“微笑”面对学生。教师的微笑应如春风拂面,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而不是板着脸孔,塑造权威的形象。教师的微笑,就如同投入湖水的石子,激起了学生微笑的涟漪,收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他们更容易和活泼、乐观的教师打成一片。

另外,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状态,并且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积极互动、交流性强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觉到“别人跟我一起在学习,我并不孤单”“我感到上课很有趣”。这样轻松、互动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利用课堂游戏营造趣味性

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没有一个小学生是不喜欢游戏的。如果能够让相对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欢乐,寓教于乐,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曾尝试将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比如,在学习“十以内的数字”时,我为学生准备好标有“1-10”数字的卡片(或扑克牌),然后把每10个学生分成一组,把卡片(或扑克牌)随机发给学生。每组学生玩一个“推小车”的游戏,手里含有最小数字“1”的学生先拿出来,然后从小到大排列,依次类推,直到把写有最大数字的卡片排列上去。这样,学生不仅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而且还学会了数字的大小及排序。这样的课堂一定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对数学课不再畏惧,而是充满了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戏设计时,应当尽量明确游戏的目标,否则容易使课堂秩序变得涣散,学生会为了“游戏”而游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游戏要多样化、趣味化,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新鲜感。

(四)结合生活实践创造趣味性

数学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但是它又是一门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学科,没有数学,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一团糟。如果能够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也会感受到数学的亲切,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

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课时,我会让学生学着“制作钟表”。首先利用卡纸剪出一个表盘的形状,然后试着标出刻度上的数字,安上指针及能够带动指针走动的电子齿轮。这样,一个钟表就做成了。可以让学生将做好的钟表挂在教室里,当作教具,方便学生时时刻刻去了解钟表,认识钟表。学生通过钟表的制作,会了解并思考“表盘上一共有多少个刻度?一天一共有多少个小时?一分钟有多少秒?钟表上的数字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最重要的是,这样的數学课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三、结语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用“爱”去关心学生,用“乐趣”去点亮课堂,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和信心,做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