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的路径探析

2018-10-25杨玉卿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细微处文本细读

杨玉卿

[摘 要]文本细读需要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引领学生细读慢品,去发现文本背后的深厚意蕴。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到文本细读的路径,于细微处发现文本的张力,于无疑处展现文本的活力,于反常处呈现文本的魅力,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关键词]文本细读;细微处;无疑处;反常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8-0057-01

所谓文本细读,就是指对文本内容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层层剖开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发现隐藏在言语背后的深刻含义的过程。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文本细读都格外关注,但是,对于如何细读教师们把握得还不是很理想。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才更有效呢?

一、于细微处发现文本的张力

文本细读需要学生真正批文以入境,批文以入情。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如能引领学生就那些看似不经意处去品读文本,感受细微处流露出来的真情,那么,就可以使学生在细读慢品中发掘出文本特有的张力。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17课《爱如茉莉》的结尾处有这样一句话:“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心中。”粗看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描写茉莉花香的。其实,细读以后会发现,按说茉莉的缕缕幽香应该是钻到人的鼻子里去的,可是在这儿作者却说它钻到了我们的心中,一个“钻”字隐含着什么呢?为了促进学生对句子的真切感受,教师让学生想想“钻”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语?能不能换成“飘”字?经过比较品味,学生就会发现, “钻到我们心中的”不仅是茉莉般的花香,更是妈妈说的“茉莉般的爱啊”。这样经过品味以后,学生感受到了课文的前后相呼应,感受到了文本语言的魅力。

实践证明,比较、品评、鉴赏不失为品评语言、细读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应抓住突破口,把文本细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二、于无疑处展现文本的活力

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往往会在有疑问的地方停留时间较长,而对于那些看似无疑之处却很容易忽略,致使课堂丧失了许多应有的活力。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在无疑处设疑,让学生探究、感受,这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6课《半截蜡烛》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烛焰摇曳……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为可怕的东西。”这是文中一部分环境描写的句子,由于内容很好理解,学生一般不会在此做过多的停留。其实,文本中许多无疑之处常常暗含着极大的玄机,文本细读就要在无疑处设疑,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因此,在此处教师可以这样设疑:“屋子里有烛台,大儿子为什么还要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为什么说此时此刻,烛焰成了屋子里最为可怕的东西?”在教师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经过潜心阅读,就会发现,大儿子故意点着一捆木柴是为了转移德军的注意力,不让德军的目光一直集中在那个烛台上;这个烛焰不仅关乎着他们全家的性命,而且也是情报是否会被发现,能否被顺利转移的关键因素。如此经过细读以后,文本背后隐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更具厚度。

在阅读教学中,就文本无疑处设疑,引领学生展开细读,这正是课堂活力因子能够被激发的媒介。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究,从而真正领略文本的秘妙。

三、于反常处呈现文本的魅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本中所有的反常之處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值得读者驻足、揣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去挖掘那些反常之处,在细细品味中领略文本的魅力。

如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0课《螳螂捕蝉》,主要讲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吴王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在这之后,大臣们就不敢言语了。而文中第二、第三自然段却就一个少年的表现展开了叙述:这个少年是侍奉吴王的,他也想去劝阻……第二天清晨,他拿了一个弹弓……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对于少年来说,这是一个很反常的行为,他也想劝说吴王,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很快就看出少年是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智劝吴王的契机。他这样做既可以打消吴王对直言劝谏的暴怒,而且还很直观,有助于吴王更好地认清当前的形势,做出合理、正确的选择。

在阅读教学中,关于文本细读,既需要在细细地阅读中真正品味文本、感悟文本,又需要在文本的反常之处驻足、停留,去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意蕴,进而真正把自己对文本独特的理解感悟梳理出来,提升阅读品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敏感的心,也需要教师不断引领学生去发现与探索,并辅之以及时的追问,真正引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蔓溯”,把文本读透,读活,读细,读深,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细微处文本细读
在寻常处止步 于细微处用心——观古诗文阅读指导课有感
爱在点滴细微处
Tujia Masons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