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变迁及发展进路

2018-10-25张光辉

中州学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美丽中国绿色金融

张光辉

摘 要: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改革发展领域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突破。当前,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环保顶层设计基本完备,环保战略有了质的跃升,进入大环保理念新时代。步入新时代,要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从属性转向并列性,绿色发展成为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逻辑遵循。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用金山银山建綠水青山。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

关键词:生态文明;十九大报告;新时代;美丽中国;绿色金融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8)07-007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的差异,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环境保护理念也与时俱进,要求尊重自然规律、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为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一、中国环境保护从思想萌芽走向规范化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环境保护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要求提出来的。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同志相关讲话精神中,涉及水利建设、工业布局、植树造林、资源利用等方面。由于当时国家经济一穷二白,环境保护往往让位于经济发展,以致出现了很多生态破坏现象,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破坏草原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开展,环境保护走向制度化、规范化。1981年,党中央制定了《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强调“保护环境是全国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党的十二大提出大力节约能源消耗,十三大进一步提出降低物质消耗和劳动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施行,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基本法律遵循,其中第4条明确规定“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从党的十二大报告到十七大报告,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体现了党对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规律的把握。总体而言,自改革开放伊始至党的十七大召开这一时期,全党全国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专门性环保法律法规陆续颁布实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有力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大环保理念新时代

大环保理念是有别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一种更加包容、全面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该理念将环境保护放置于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三维关系中,认为三者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彰显了大环保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的绿色发展理念,其实质就是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范畴来考量,认为在环境危机全球化的背景下,环境保护不再是局部问题、部门问题,而是涉及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模式转换,需要多种治理手段的全局性问题。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大环保理念新时代。

1.进入大环保理念新时代的主要特征

其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高度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其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行动纲领,在全世界执政党中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建设美丽中国列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千年大计的高度。将环境治理上升到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来重视,把生态环境的价值上升到影响文明兴衰的高度来看待,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核。

其二,生态文明建设进入统筹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其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将“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了社会各界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和地位。用系统论、整体论的科学思维和举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进步。

其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从属性转为并列性。1989年《环境保护法》第4条规定“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体现的仍是经济建设优先、兼顾环境保护的立法理念。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确立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保优先原则。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新时代更要注重全面发展,更加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一步摆正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其四,环境保护成为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逻辑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贯彻落实报告精神,就不仅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并重,还要将环境保护与改善民生紧密相连,作为增强人民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用金山银山换绿水青山”,理念变迁的背后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2.进入大环保理念新时代的实践成果

其一,生态文明制度渐成体系。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环保领域的改革文件。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被誉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加上一大批涉及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环评、环保税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或修订,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基本遵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进一步降低了环境犯罪的入罪门槛。

其二,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分批次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察和专项巡查,成为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中央环保督察有力推动了地方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落实,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区域污染联防联控、跨地区环保机构设置、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改革使环境执法更加有力。2017年1—10月,全国按日连续处罚、限产停产、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等5类案件的总数达3.2万多件,比2016年同期增长126%。①

其三,环境保护实践得到世界认可。2013年2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理事会通过了推广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决定草案。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题目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的报告。2017年12月上旬,在肯尼亚召开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等3个来自中国的团队或个人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②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实践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三、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必须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其他场合多次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为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舍眼前顾长远,拿出部分财政资金,同时提供政策上的“真金白银”,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

1.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的重要意义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无论是实施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还是开展规模空前的环保督察,都不会对中国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是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相关行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

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与西方环境保护思想的最大不同,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就是中国正在突破库兹涅茨曲线的常规走势。在工业化进程中,伴随着人均GDP的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会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均GDP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又呈逐年下降趋势。产业结构调整,传统高耗能产业占比减小,现代服务业等低耗能产业占比逐渐加大等,都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均能耗倒U形曲线从上升到拐点再到下降,是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中都要经历的过程,但有一点不一样,就是曲线在哪个位置变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环境整治时间点相对超前。经济学家吉恩·格罗斯曼等人研究发现,环境改善的拐点大都出现在人均年收入1.7万至1.8万美元时。④而中国在人均年收入0.8万美元左右时就开始采取高强度污染防治行动。让环境改善的拐点提前到来,必须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同时,加大环境整治资金投入,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

2.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1位跃居世界第2位。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蛟龙”探海、“嫦娥”探月、“天眼”探空等一系列科技突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仅表现为国内各方面发生了新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还体现在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和对全球治理的深度参与上。中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用金山銀山建绿水青山的物质条件基本具备。

3.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的可行路径

其一,拓宽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筹集渠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但政府财政资金有限,与环境治理的实际资金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据中国央行测算,“十三五”期间中国为发展绿色经济每年需投入约3%的GDP(超过2万亿元),而政府财政只能提供10%—15%的资金需求。⑥此外,政府绿色投资还存在投资效率不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大环保理念新时代,过去由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须向多元主体的环境治理模式转变,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此,政府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要逐渐向“元治理”的角色转变,拓宽环保投资渠道。

其二,发展绿色金融。根据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主要表现为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事项提供金融服务。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之一,意味着发展绿色金融已上升到战略高度。绿色金融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可持续发展模式中,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对于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发展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作用显著。

其三,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长期以来,中国工业污染主要由企业自行治理。这存在两个弊端:一是受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很多排污企业并无足够能力建立污染治理设施;二是仅依靠企业内部治理,难以形成自我约束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由政府委托专业的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能有效避免上述弊端,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国家政策层面提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201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总体指导意见和要求。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打破“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治污理念,使污染排放者与污染治理者相分离,能有效填补政府环保投入资金缺口,使投入环境整治的社会资本更加活跃、规模进一步扩大。实践中第三方治理面临融资渠道不畅、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不清、评价标准缺失、公众参与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鉴于此,要进一步改进环境服务市场准入机制,完善环境服务资金扶持机制,构建统一的环境污染治理标准,强化对环境服务公司的监管,营造有利于推行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市场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任务依然沉重。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到“用金山银山换绿水青山”,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不断进步。用金山银山建绿水青山,不仅是针对社会矛盾新变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更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仅是对中国人民负责,更是对整个人类负责。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丰富实践,是在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

注释

①②参见《呵护生态,“美丽中国”步履坚实——二〇一七年中国经济回眸之四》,《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0日。

③参见《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人民日报》2017年8月3日。

④参见[美]泰勒·考恩:《中国治理空气污染领先同期美国 距拐点不远》,乔恒译,《环球时报》2016年12月22日。

⑤参见黄守宏:《科学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4日。

⑥参见苏诗钰:《绿色金融发展获政策支持 五年内社会资本比重将达90%》,《证券日报》2016年8月25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何林.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支撑——戴维·佩珀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阐释[J].求是学刊,2016,(2).

[4]周珂,史一舒.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法律责任的制度建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6).

责任编辑:邓 林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美丽中国绿色金融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