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及其复合液对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2018-10-25李永庆朱民强陈大俊蔡骊骊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4期
关键词:吗啡消化道硬膜外

李永庆 朱民强 陈大俊 蔡骊骊

消化道肿瘤是临床最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常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吗啡作为阿片类药物的代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的麻醉镇痛中,麻醉途径为硬膜外腔注射麻醉[1-2]。为寻求更合理的消化道肿瘤术后镇痛方法,笔者将吗啡及其复合液经硬膜外腔注射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术后镇痛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3例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其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35~76岁,平均(43.5±3.7)岁,病程 1~8年,平均(4.5±2.1)年;观察组47例,其中男23例、女24例,年龄37~75岁,平均(45.9±3.2)岁,病程 2~9年,平均(4.7±2.3)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许国铭等编著的《现代消化病学》[3]中关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标准;②入院前未接受其他治疗;③有手术适应症。

2.排除标准

①手术禁忌症者;②肝、肾、心等器官功能严重疾病者;③孕产妇;④药物过敏者;⑤未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进同意进行,所有患者(或家属)均自愿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方法

两组患者均顺利麻醉,效果良好。局麻药采用1.6%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英文名称:Lidoca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规格:5 mL:0.1 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65387;生产企业: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0.25%注射用盐酸丁卡因(英文名称:Tetracaine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规格:5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309;生产企业:浙江九旭药业有限公司)混合液。术中给予50 mg杜冷丁静脉注射。对照组41例给予吗啡2 mg硬膜外腔注射,观察组41例给予吗啡1 mg及其复合液——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英文名称:Metoclopramide Dihydrochloride Injection;商品名:胃复安;规格:1 mL:l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103;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10 mg硬膜外腔注射。严密监测患者麻醉前后心率(HR)、呼吸(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指标。术毕至最后一次硬膜外给药时间≥30 min,且于20 min后拔去硬膜外注射导管,将患者送回病房。术后,两组均连续观察48 h。

四、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③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五、疗效标准

疼痛评分标准采用数字评分法(VAS):将疼痛程度以0~10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患者按照自身疼痛程度以0~10中相应数字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者,疼痛越重。

六、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结果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x±s,分)

二、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为(75.27±1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7.31±1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406,P=0.0009)。

三、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排尿困难、恶心发生率为8.51%和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8%和39.13%(P<0.01),观察组瘙痒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8.26%(P<0.05);两组呼吸抑制、嗜睡、褥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6.52%,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总体而言,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83,P<0.001),见表2。

讨 论

消化道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外科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式。由于其手术创伤大,术后镇痛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促进康复中尤为重要[4-5]。而临床常用的阿片类麻醉药物吗啡在患者的术后镇痛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主要给药途径是经硬膜外注射,注射后在1 h内可经硬膜外注射导管扩散至患者脊髓中,激活并结合存在于脊髓后角的阿片受体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而发挥镇痛作用[6-7]。众多研究证明,吗啡剂量对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有一定影响,对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影响尤甚[8-9]。据文献报道,低于2 mg的吗啡剂量经硬膜外注射基本未见显著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该结论与本次研究中笔者报道的两组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率为0.0%,基本一致。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呼吸情况,防止出现呼吸抑制情况,一经发现须即刻予以有效处理。此外,由于术后患者常存在较高的尿潴留发生率,因而在术后排尿完成后即给予吗啡及其复合液经硬膜外注射,可有效降低尿潴留发生率[10]。

据相关研究证明,在消化道肿瘤根治术后应用2 mg吗啡经硬膜外导管注射镇痛的过程中,联合应用2.5 mg氟哌啶或10 mg胃复安可使麻醉镇痛效果得到显著增强,使患者持续镇痛(≥16 h)率有效提高,同时有效降低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11]。两种复合液均为吗啡术后镇痛应用中的有效辅助配方。胃复安具有减轻腹胀、促进胃排空的作用,使患者胃肠道恢复时间加快,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进食。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本次研究中,笔者给予观察组吗啡1 mg及其复合液(胃复安10 mg)硬膜外腔注射,给予对照组吗啡2 mg硬膜外腔注射。经笔者观察统计发现,在生存质量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消化道肿瘤术后以吗啡镇痛时加用胃复安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估计与患者疼痛评分降低有关。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该结果有力地证明将胃复安液联合应用于消化道肿瘤术后吗啡硬膜外腔注射镇痛治疗中,可有效增强吗啡的镇痛效果,可为临床广泛应用,该结论与林华阳研究结果相近。另有研究显示,消化道肿瘤切除术后给予2 mg吗啡联合2.5 mg氟哌啶(或1 mg吗啡+10 mg胃复安)硬膜外注射镇痛,可有效提高麻醉镇痛效果的优良率,心电监测提示患者的HR、BP、R、SpO2等生命指标均较稳定,以上两种复合液均可有效延长镇痛有效时间,减少患者副作用的发生,在镇痛效果方面亦优于单纯2 mg吗啡注射[12]。本次研究中笔者报道观察组术后排尿困难、恶心发生率为8.51%和4.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48%和39.13%(P<0.01),观察组瘙痒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的28.26%(P<0.05);两组呼吸抑制、嗜睡、褥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7.32%,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总体而言,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及其复合液可有效减轻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2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猜你喜欢

吗啡消化道硬膜外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