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在CPR培训中的应用

2018-10-25苏宇虹梁芳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演练情景

苏宇虹,梁芳芳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有效方法,是急救医学的关键内容,是护士应该掌握的救治技能[1]。针对CPR培训,本次研究选取了84名低年资护士,探究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在CPR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84名低年资护士,所有护士均为女性且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并在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期间工作年限未满3年。通过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为42名,所有护士年龄在21~26岁之间,且均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常规组护士进行传统的CPR培训,包括心肺脑复苏操作理论知识、操作注意事项、电除颤、心电图使用讲解,并结合模拟现场演示。

采取PBL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演练对干预组护士进行CPR培训,具体包括:(1)PBL教学法。教师在课前围绕《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等教学内容编写病历,并将编好的情景病例(包括设计的问题)发给护士,先让护士自主了解并查找相关资料。课堂上,组织护士分为4-5人的学习小组,并设立小组长,针对情景病例及课前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式的引导护士阐述学习体会,鼓励护士积极表达自身想法,解决不懂难题。并在课后整理总结情境病例资料,为模拟演练打下基础,(2)情景模拟演练。根据情境病例内容,梳理分解剧中角色,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专用的讨论聊天组,在模拟训练前,组织护士针对相应角色进行讨论,确认好各角色分工。在正式演练前可安排护士小组进行彩排,教师对其中的不足予以纠正,指导护士完善。最后按规范进行情境演练。

1.3 效果评价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的两组护士进行综合考核,(1)理论知识考核。以100分为满分对两组进行统一的CPR理论知识考核。(2)操作考核。由培训教师、护士长、医生根据两组护士在病例情景中表现进行打分,具体包括操作速率、紧张程度、措施是否正确合理、仪器操作规范等,满分为100分。其中理论知识及操作分值各占50%。并发放自行设计的训后自我评价问卷,进行自我评价,观察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培训后两组护士综合考核成绩比较

经过培训后,干预组护士CPR各项考核分数均高于常规组护士,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后两组护士综合考核成绩比较(±s)

表1 培训后两组护士综合考核成绩比较(±s)

组别 例数 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 仪器使用常规组 42 79.61±5.20 78.52±4.10 78.45±3.25干预组 42 91.25±1.51 88.90±4.32 90.23±4.31 t值 - 13.9314 11.3223 14.1428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2.2 培训后两组护士自我评价比较

培训后,干预组护士更为认同培训效果,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且对满意度更高,与干预组护士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后两组护士自我评价比较[n(%)]

3 讨 论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围绕CPR操作等相关知识提出问题,以问题为基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较于传统教学,PBL教学法是通过建立以教师为导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启发学生思维,是CPR相关知识与临床操作相结合,激发护士学习兴趣[2]。

本次研究采用了PBL教学法和情境模拟演练进行联合教学,取得的效果与卢爱萍等人研究结果一致。结果显示培训后,干预组护士CPR各项考核分数均高于常规组护士,干预组护士更为认同培训效果,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证明了两种方法有机融合,能提高CPR培训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演练情景
情景交际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