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25赵艳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全程腰椎间盘下肢

赵艳超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化,一旦受到外力时会严重损坏纤维环,致使髓核突出或者脱出,使脊神经受压,表现为下肢麻木、腰痛等,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有资料显示[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期间给予优质、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身体恢复作用重大。本研究主要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资料

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8例。观察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9.15±5.28)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4.36±1.71)年;突出位置:L5-S120例,L4-515例,L3-413例;累及肢体:右下肢20例,左下肢26例,双下肢2例。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33-63岁,平均年龄(49.45±5.37)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病程(4.62±1.83)年;突出位置:L5-S121例,L4-515例,L3-412例;累及肢体:右下肢19例,左下肢27例,双下肢2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例如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指导功能锻炼、遵医用药等。

观察组应用全程优质护理:(1)培训护士言行举止,制定全面、人性化、高质量的护理方案,确保病房设施已配置齐全,定期消毒和清理,给予患者护理操作轻柔、说话温和的优质服务;(2)患者入院后,护士需向其宣传疾病知识,同时详细告知治疗和护理方案、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等,消除顾虑,增加抵抗疾病信心;对患者具体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如生命体征、下肢麻木情况、腰疼程度等,为医生治疗提供数据;告知患者需多食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还应摄入高营养、易消化食物,不可食用豆制食品;护理需对患者进行常翻身、常按摩操作,根据具体治疗方案,护士应采取不同运动指导,如下肢、股四头肌等训练,戴护腰带下床活动时,进行腰背肌功能、抬腿锻炼,时常在院内散步,注意不可再次扭伤;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下降应立即告知医生;(3)安排好患者饮食、活动、休息、娱乐等,病房定期开窗通气,设置合适湿度和温度,床头配置急救按钮;(4)出院时指导患者正确姿势,应戴护腰带1个月,以免椎间创伤,定期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1.3 对比指标和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遵医行为、疼痛程度、护理质量。①依据本院患者遵医行为调查表;内容为腰腿部功能锻炼、健康生活习惯、减少诱因、遵医服药4个条目,每个条目取值均为2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遵医行为越好。②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估,标注游尺10个刻度分别代表1-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表示剧烈难忍,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越疼。③按照我院护理质量评分表,包括礼貌用语、服务积极性、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执行医嘱、护理记录、病房卫生、心理护理8个项目,取值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对比

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患者遵医行为对比(±s,分)

表1 患者遵医行为对比(±s,分)

分组 例数 腰腿部功能锻炼 健康生活习惯 遵医服药 减少诱因观察组 48 21.78±1.54 20.31±1.16 21.27±1.52 22.03±1.43对照组 48 14.67±2.37 13.58±2.14 14.26±2.27 13.52±2.69 t值 -- 17.428 19.155 18.107 19.353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患者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2 患者疼痛评分对比(±s,分)

表2 患者疼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 t值 P值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8 6.07±1.24 2.26±0.62 19.040 0.000对照组 48 6.19±1.31 4.12±1.36 8.622 0.000 t值 -- 0.461 7.595 -- --P值 -- 0.646 0.000 -- --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s,分)

分组 例数 礼貌用语 服务积极性 理论知识 护理操作 执行医嘱 护理记录 病房卫生 心理护理观察组 48 90.74±2.36 92.35±1.72 91.45±3.83 91.74±1.42 92.16±1.29 90.96±2.45 92.21±1.13 91.62±1.25对照组 48 76.95±4.28 81.84±3.35 81.92±3.72 84.96±2.81 81.79±3.53 81.34±3.25 82.87±3.24 81.38±3.54 t值 - 19.548 19.336 12.366 14.920 19.116 16.376 18.858 18.897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规治疗措施为药物、按摩、牵引、针灸推拿等,具有易复发、有效期较短、不良反应多等缺点,治疗效果差[3]。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与致残率越来越高,因此在临床医生给予合理治疗前提下,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对改善疗效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全程优质护理,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全程优质护理是从患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出发,给予全面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护士语言和行为,对护士进行全面培训,使其了解优质护理内容、要求和意义,最终令患者觉得被尊重和照顾,使护患和谐相处[4]。在全程优质护理中,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密切交流,解释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案,注意患者内心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患者住院期间定期评估身体情况,保证大便通畅,以清淡、少盐、易消化食物为主,辅助患者处于舒适体位,提高患者配合度;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适量活动,观察病情变化;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配备急救按钮,定时通风,出院时给予日常生活宣教[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说明全程优质护理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缓解疼痛,促进身体康复,同时可增加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全程腰椎间盘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手工制鞋全程LOOK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