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护理在44例胆结石手术护理患者的临床效果

2018-10-25韩凤蕊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7期
关键词:胆结石个性化护理人员

韩凤蕊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广东 珠海 519000)

临床上,手术是胆结石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大多数患者不了解胆结石知识、担忧手术的安全性等,均会诱发患者出现焦灼、恐惧、抑郁等各种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围手术期胆结石患者而言至关重要,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生活品质。本研究尝试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同常规护理进行分组对比,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胆结石患者,对各种药物无过敏、禁忌症,积极配合治疗,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1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6.1±2.8)岁。基于床位单双号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经统计学分析得知,两组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未见差别,不会影响本次统计数据。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并将手术流程、操作及注意事项一一告知患者,以此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术后重点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研究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操作为:

1.2.1 术前护理

术前1h全面检查患者身体,将术中相关注意事项告诉患者,并提醒患者术前12h不得进食进水。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予以密切观察,了解其对手术的恐惧程度,如果患者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恐惧手术,则需对其展开针对性心理疏导,使之对手术的重要性有一充分认识,积极面对手术。护理人员在手术室前需详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症以及手术名称等信息,在确认信息正确后才能进行手术,不得粗心大意。

1.2.2 术中护理

医护人员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就手术室基本情况为患者做一详细讲解,使之对手术室的恐惧感消除。手术正式开始前医护人员需将患者的体位摆正,便于医生展开手术操作。对于患者的体征变化予以密切关注,如果有异常情况出现,需第一时间汇报给医生。

1.2.3 术后护理

①并发症护理:患者引流管留置期间,护理人员应多巡视,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脱落等,同时认真查看引流液性质和量,一旦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予以处理;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定期检查,帮助患者翻身,预防褥疮等并发症。②早期锻炼:当患者病情平稳后,护理人员可激励并指导患者开展下床锻炼活动,以此来加快肠道蠕动,降低切口的张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1]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价,100分为总分,>50分说明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分数越高,说明抑郁、焦虑情况越严重。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急性胆囊炎、肝囊肿、胆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标准差(±s)表示,并用方差t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据统计得知,护理前两组患者均存在焦虑、抑郁症状;通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有所降低,但是研究组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4 53.74±2.68 39.32±2.65 51.77±2.58 37.34±2.20对照组 44 53.58±2.87 43.55±2.62 51.59±2.66 41.36±2.87 t 0.0741 4.5681 0.1258 4.5872 P 0.9365 0.0001 0.8451 0.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据统计得知,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2%,对照组为6.8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胆结石普遍存在于胆囊和胆管中,外科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然而由于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较低,且未正确认识手术,促使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相关研究[1]指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效果差强人意,患者病情恢复较慢。然而个性化护理是一种现代化护理模式,以人为本,不仅注重环境的优化,而且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细致、更个性的护理服务。李淑华研究[2]指出,在胆结石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引入个性化护理模式,不仅可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优化心态,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这充分证实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胆结石手术患者而言,能够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猜你喜欢

胆结石个性化护理人员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5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