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共享语境对参照性交流学习的影响

2018-10-25张恒超

心理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交流学习选择性对象

张恒超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心理学系,天津 300134)

1 前言

“参照性交流”(referential communication)是人际互动的一种典型方式,任何一次以语言为核心媒介的交流行为,均明确区分交流双方为“说者”和“听者”。不同的参照性交流合作活动(如,合作学习、合作分工等)中,双方均具有共同的目标,彼此支持性角色,特定任务下的个体责任和共同荣誉,语言交流中的“说者”和“听者”分别扮演特定任务的“描述者”和 “执行者”(张恒超,2013;Krauss& Weinheimer, 1964)。 Markman 和 Makin(1998)归纳了参照性交流实验的典型范式:合作任务中,参照性交流双方围绕共同的任务目标,轮流担任任务对象的“描述者”和“操作者”,直至任务结束。

参照性交流学习是参照性交流合作活动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尤其广泛存在于教育教学领域中。与传统个人学习认知的探讨不同,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体现为双方认知不断相互作用和协调的过程,认知的协调促进学习行为的协调,从而促进学习的效率效果。近年来,参照性交流学习认知的复杂性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研究发现,参照性交流学习中,双方认知和行为的协调过程,不仅仅依赖语言媒介的策略性互动过程(张恒超,2013;Rogers,Fay,& Maybery,2013),也依赖非语言媒介的非策略性互动过程 (张恒超,阴国恩,2014;Buz,Tanenhaus, & Jaeger, 2016; Christensen, Fusaroli,& Tylén, 2016; Koppensteiner, Stephan, &Jaschke, 2016; Martin, Janet, & Marina, 2015;Sacchi, Riva, & Aceto, 2016),如双方对对象的注视 共 享 (Galati, 2009; Vesper, Schmitz, Safra,Sebanz, & Knoblich, 2016)、(面部或手势等)表情交流等(Frobenius, 2014; O’Carroll, Nicoladis, &Smithson, 2015)。

交流方式的不同表现出双方交流过程中 “共享方式”的不同。Clark和Marshall(1981)指出,在一般性交流中,说者和听者共同知识的形成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共同基础:语言感知(即时语言信息和以往共同的语言经验)、交流对象感知特征的可视性、双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共享性(表情习惯、身份等社会特征)。

语言是参照性交流的重要特征,语言的组织与传递、理解与反馈体现了双方交流中深思熟虑的推理过程。双方认知与行为的协调,不仅表现为语言外显表达观念,还表现为随着交流进程的发展逐渐形成“特定语言参照惯例”。参照惯例是双方共同理解和接纳的并针对交流对象的特定描述语言。参照惯例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双方认知“冲突-协调”的互动过程,参照性交流的效率效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于参照惯例的形成效率 (Beyer& Liebe,2015;Duran& Dale, 2014; Matovic, Koch, & Forgas, 2014;Rogers, Fay, & Maybery, 2013; Tyl′en, Weed,Wallentin, Roepstorff, & Frith, 2010)。 交流对象感知特征的共享性也是影响参照性交流活动的重要方面,对象共享有助于增强对象记忆痕迹。例如,图片呈现增强了相应概念的记忆(Paivio,1986),共同呈现的视觉图片有助于双方更好地辨别目标刺激和比较刺激(Murray et al., 2004),甚至促进上下文的理解和学习(Carney& Levin,2002)。而参照性交流中的非语言信号——表情,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Nappa和Arnold(2014)发现,当交流情境中第三人称代词(he/she)指代不明确时,交流双方显著频繁使用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睛注视,以增进 对 对 象 的 共 同 理 解 。O’Carroll、Nicoladis 和Smithson(2015)以参照性交流双方彼此的“可视性”为变量,发现“不可视”条件下,交流者为了提高对象的“共同理解性”,语言更为详尽和明确,同时也发现手势动作显著增多(尽管彼此不可见)。因此,表情在交流中的作用,不仅仅表现为促进“听者”的理解,也辅助于“说者”语言表达的需要。Graziano和Gullberg(2013)通过“流畅 /不流畅”交流情境的比较,从不同的角度也证实语言的流畅表达伴随着手势的连贯发生,反之亦然。

尽管以往研究对于参照性交流活动的 “语言”“对象可视性”和“表情”做了不同角度的分析,但作为交流中影响交流行为和认知的三种沟通方式或共享方式,尚没有研究作出系统的比较性探查。Brennan,Chen,Dickinson,Neider和 Zelinsky(2008)设计了 O-in-Qs的交流搜索任务,成对被试分别参加 “共享注视”(可在自己屏幕中看到对方视觉搜索轨迹)、“共享语言”(仅依靠语言交流合作搜索)、“共享注视和语言”三种实验条件,结果发现任务效率效果表现为“共享注视”>“共享注视和语言”>“共享语言”。但是该实验中“共享注视”条件的现实解释力不足,该条件在现实交流中很难存在,且该条件的创设明显更好地匹配了搜索任务,结果表现出效果最优,因此“共享注视”也不具有“表情”的代表性。Galati(2009)以几何图形拼组的人物和动物卡片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共享语言”和“共享语言+对象”两种条件,发现在卡片匹配交流任务中,“共享语言+对象”条件下交流者的语言准确性显著优于“共享语言”条件,并且语言信息简练而明确。但是该实验没有控制“共享表情”因素,即在两种条件下,交流双方均是彼此可视的。

基于以上,研究拟创设“共享语言”“共享语言+对象”“共享语言+对象+表情”三种共享方式,通过参照性交流学习任务,系统比较共享方式对参照性交流学习效果和选择性注意的影响。选择性注意是高效率学习认知的一个代表性要素,指学习者根据学习目的注意相应目标,同时有意识地抑制非学习目标或信息,使之不干扰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即选择性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沈德立,白学军,2006)。研究拟分别分析共享方式对参照性交流学习中选择性注意指向性、集中性的影响特点。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以大学生为实验被试。148名被试中,有4名(男)因错误操作而退出,最终有效人数为144名,男女各半,大一至大四人数分布为 37、41、38、28。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实验程序由聘请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按实验要求编写,实验电脑为2台ThinkPad-Edge-E520笔记本,15.6 英寸显示屏,1366×768 分辨率,显示屏张角约为120°,被试头部高于屏幕上端,距离约40cm。

实验材料设计为4特征虚拟生物(见表1)。每个特征维度均为 2 值:眼(竖/横);脚(细/粗);口(小/大);手(三/二指)。前3个维度间设计了吸收水份和产生电流两种功能,彼此为嵌套关系,最后1个维度以有无方式呈现,与功能无关。最后,特征与维度的对应关系做了4种轮换 (①眼脚口手②脚口手眼③口手眼脚④手眼脚口),形成4种材料。

表1 虚拟生物样例

2.3 实验程序

实验共2个任务:学习任务、维度选择任务。

学习任务包含10个block,每个block中所有样例各随机呈现2次,任务采用参照性交流学习范式(Markman& Makin,1998):被试同性别两两随机配对后,对面而坐,彼此的笔记本电脑以网线互联,实验程序互相响应,任务中双方轮流担任对象的“描述者和判断者”;生物呈现时,描述者负责对其进行语言描述,判断者据此按键判断功能,时间限制为20s,接着提供4s正确功能的反馈信息;每下一个生物呈现和交流回合中,双方角色依次互换一次,至交流任务结束。 三种功能的正确按键为“,”“.”“/”。 每对被试最终学习成绩为block10的功能判断正确率(正确判断数量除以16,再乘以100)。

学习任务创设3种“共享方式”:①共享语言方式。交流学习中,仅描述方电脑中呈现生物(电脑呈现随交流角色的互换而相应切换),并且通过隔板将双方分开,彼此无法观察对方的表情。②共享语言+对象方式。在上述基础上,交流学习中彼此电脑均呈现生物。③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取消隔板,彼此可以互视。参照性交流学习任务中,将被试同性别随机配对,共72对,男女各36对,再分别随机分入三种共享方式中,即每种方式下各24对且男女各半。

维度选择为选择性注意的探查任务,在学习任务后连续完成:该任务由交流双方独立在各自电脑上完成;仍然是呈现生物,要求个人做出功能判断(同上)。与学习任务的不同之处在于,生物特征以遮盖的方式呈现,即全部特征被6个 (手与脚分别2个)灰色方块覆盖,要求被试功能判断之前,用鼠标仅点击揭开自己认为需要看的特征,而自认为不必看的特征不允许揭开(点击手或脚的任意1个方块,则2个同时揭开,数据仅计算为1个),该任务只持续1个block,无反馈。

选择性注意是学习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习过程中其同时标示了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心理指向和集中的特征。选择性注意的指向性标示了学习者对学习目标信息的注意,选择性注意的集中性则标示了对非学习目标信息 (无关或干扰信息)的排除(沈德立,白学军,2006)。该任务以被试功能判断中揭开的 “有关维度”作为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指标(揭开一个有关维度计为1),并以揭开的 “无关维度”作为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指标(揭开一个无关维度计为 1)。

2.4 实验设计

参照性交流学习任务为单因素3水平 (共享方式)被试间实验设计。以block10结果为最终学习成绩,因变量指标为block10的功能预测正确率。对结果做单因素3水平方差分析。

维度选择 (选择性注意)任务为单因素3水平(共享方式)设计。对选择性注意指向性和集中性指标(揭开的平均数)分别做单因素3水平方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block10 学习成绩分析

block10学习结果见表2。

表2 block10功能预测正确率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共享方式主效应显著,F(2,69)=4.72,p<0.05,ηp2=0.12。 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共享语言方式下block10的功能预测正确率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p=0.03),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极其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p<0.001),共享语言方式和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间无显著差异(p=0.45)。

3.2 选择性注意结果分析

有关维度选择结果见表3。

有关维度数量方差分析表明,共享方式主效应极其显著,F(2,141)=12.04,p<0.01,ηp2=0.15。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揭开的有关维度平均数极其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 (p<0.001),并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 (p=0.02);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p=0.01)。

无关维度选择结果见表4。

表3 有关维度选择结果

表4 无关维度选择结果

无关维度数量方差分析表明,共享方式主效应显著,F(2,141)=3.21,p<0.05,ηp2=0.10。 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下被试揭开的无关维度平均数显著高于共享语言方式(p=0.02)和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p=0.04),共享语言方式和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间无显著差异(p=0.73)。

4 讨论

4.1 共享方式对参照性交流学习效果的影响

block10学习成绩分析表明:共享语言方式和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的学习效果均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研究发现:在共享因素递增的实验情境下,共享对象妨碍了语言交流学习的效果;共享表情促进了交流学习的效果。

鉴于现实参照性交流学习的核心特征为语言交流,研究在共享语言方式的基础之上,递增设立共享语言+对象方式、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以便直接比较随着共享因素的逐一增加,学习效果和选择性注意水平的变化特点。首先,共享对象因素的加入,导致语言交流学习效果显著降低。这与Galati(2009)发现的“共享语言+对象”条件下交流者的语言精确性显著优于 “共享语言”条件的结果并不矛盾。一方面前者的实验任务为卡片匹配任务,当前实验任务为相对困难的学习任务。换言之,前者交流者注重卡片的明确描述,当前更注重描述引发的功能推理的正确性,对于生物特征明确而全面的描述不代表功能推理的准确。另一方面前者在实验条件的创设中并没有分离出“表情因素”,实际代表了“共享语言+表情”“共享语言+对象+表情”两种条件,与当前实验条件所代表的交流方式和心理含义存在差异性。从另一方面看,Galati(2009)也指出“共享语言”条件下,交流者的语言信息更为丰富和详尽,说明在语言之外的共享信息相对缺少的情境下,交流者会通过语言的丰富性向同伴提供更富有信息的解释,以保证对方与自己的理解一致。学习认知的观点认为,合作学习中与单一信息共享比较,多种信息共享更容易促进学习者形成强烈的记忆痕迹 (Shams&Seitz,2008)。由此可见,当前任务中,共享语言方式下交流双方为了更有效地达成对学习对象的一致理解,即实现认知和行为的协调一致性,描述者也需要充分利用语言描述的丰富性和详尽性。而从当前任务特点分析,交流双方在一次交流回合中,由于无法共享学习对象,为了追求合作学习的高效性,判断者必须依据描述者的详尽描述,在头脑中重构学习对象,并力求该心理表征与描述者的意图、期望相一致。因此,共享语言方式比共享语言+对象方式的学习过程,包含了更深入的语言认知加工、对象感知表征、功能思维推理等。而Galati和Brennan(2010)之后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就语言信息而言,交流情境更为复杂且多种信息同时介入交流过程,导致说者语言表达相对简洁时,却易于忽视交流中与听者认知的协调一致。这综合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出现。

其次,共享表情因素的加入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这证实了表情沟通辅助于语言交流,表情和语言的共同发生有助于听者深刻而形象地理解信息(Mol, Krahmer, Maes, & Swerts, 2011; Nappa &Arnold,2014)。并且,表情自身具有独特的交流性特征,可以传达语言交流中未包含的信息(Hoetjes,Krahmer, & Swerts, 2015; Melinger & Levelt,2004),具体表现为结果中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的学习效果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参照性交流学习的高效进行,依赖于双方学习认知和行为的协调一致,该过程不仅表现于以语言为媒介的外显策略性过程,也表现于以表情为代表的非策略性过程,如面部交流,手势动作沟通等(张恒超,2013;张恒超,阴国恩,2014;Frobenius,2014;Martin, Janet, & Marina, 2015; O’Carroll, Nicoladis, & Smithson, 2015; Rogers, Fay, & Maybery,2013)。参照性交流中协调模式的多样性使得交流者的认知负担得以高效分配,借助深思熟虑语言交流的认知压力通过表情信息的协调而减轻。这既有助于解释和限制语言信息的模糊性,又可节省认知资源(Bard et al.,2007)。 相反,如果缺乏表情视觉信息的支持,交流者不得不诉诸更为复杂的语言认知过程,语言对于双方学习行为和认知的协调过程将更加困难(Keysar, Barr, Balin, & Brauner,2000)。有研究在控制实验条件下,针对性地探讨了手势对于交流合作学习的影响,结果同样证实了手势对于优化学习认知资源的显著贡献。研究要求学习者一边向同伴解释数学问题,一边识记无关字母,发现与限定使用手势的被试比较,不限定手势的被试在完成解释任务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完成识记任务 (Cook,Yip,& Goldin-Meadow,2012; Ping& Goldin-Meadow,2010)。“模拟行为的手势框架理论(gestures-simulated-action framework)”提出,交流者语言交流发生时,倾向于自然激活彼此特定的感知状态和行为的心理模拟过程,这导致表情尤其是手势表情的自然发生。因此手势表情不仅相伴语言而产生,更重要的是其本身包含了交流者特定感知和行为的心理模拟表征,即手势表情自身具有交流性 (Hostetter& Alibali,2010;Sassenberg&Van Der Meer,2010)。如此看来,表情对于语言交流的促进作用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综合而言,当前实验条件下,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中,交流双方具有充分的、可利用的表情信息,与意识性的语言交流不同,这些信息不仅辅助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性,而且可以传递语言难以或无法准确描述的相关信息。而语言之外表情信息的高效利用不仅显著降低语言认知压力,而且对双方认知的协调起到催化作用。另外,从数据的统计检验结果看,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和共享语言方式间无显著差异,这源于共享对象对于语言交流的弱化,以及多种因素间可能存在的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4.2 共享方式对参照性交流选择性注意的影响

维度选择结果表明: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并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同样,共享语言方式和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水平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

三种共享因素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特点直接导致三种共享方式间在选择性注意指向性、集中性水平上的差异特点。言语过程具有社会性,语言交流对于参照性交流双方认知和行为的协调是通过精心推理过程实现的,因此,相对于对象共享和表情共享,语言交流对于双方注意的引导更为直接。注意在心理学上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警觉、控制和选择。为了完成特定任务,大脑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清醒状态,即注意的功能之一,这是通过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来实现的(沈德立,白学军,2006)。如前所述,共享语言方式下,在语言之外的共享信息相对缺少时,描述者会通过提高语言的丰富性、详尽性向同伴提供更完整的信息解释,语言的深思熟虑是双方认知协调的保障(Galati,2009),这是选择性注意的典型功能,所以当前实验条件下,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指向性、集中性水平显著更高。

而当共享对象特征存在于语言交流中后,对象的共同可视性必然降低描述者的语言加工深度,这同时表现于语言发出、语言理解两个方面,即语言相对更为简洁而不必详尽(Galati& Brennan,2010)。但是,当前实验条件下,功能学习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决定于交流者是否可以通过对象的感知特征,精心推理出功能特点。这样,共享对象的直观性引发了语言加工的相对表浅性,不利于双方精心归纳感知特征和隐含功能间的关联特点,也不利于双方认知和行为的协调一致。这反映在对有关维度的注意指向性水平和对无关维度的注意集中性水平上,共享语言+对象方式显著低于共享语言方式。

进一步从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的角度来看,表情因素,不论是面部表情亦或手势表情等,不仅不会干扰语言加工过程,而且可以辅助甚至弥补语言对双方注意认知协调过程的不足(Hoetjes,Krahmer, & Swerts, 2015; Melinger & Levelt,2004;Nappa& Arnold,2014)。研究发现,交流之初在双方对于对象理解的分歧较大时,说者便开始无意识使用大量的表情信息,尤其是手势动作来取得同伴的理解和支持(Shintel& Keysar,2009)。可以说,在参照性交流学习过程中,表情对于双方注意的协调与语言的协调作用间并不矛盾,并且起到促进作用。由于表情交流的非意识性特征,以及与语言交流的相辅性、同步性,使得表情对于彼此注意的指导并不会带来明显的认知损耗。因此,实验中当表情共享性存在时,相对于共享语言+对象方式,选择性注意指向性、集中性水平均一致提高。另外,共享语言方式下被试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显著高于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但集中性水平上无显著差异。指向性表示大脑对有关信息的筛选,共享语言+对象+表情方式下,对象的共享性导致注意的筛选性降低,从而使得注意加工效率或学习效率相应降低,选择性注意指向性水平相对低于共享语言方式。

5 结论

在共享因素递增的实验条件下,与共享语言方式比较,共享对象降低了参照性交流学习效果和选择性注意水平;共享表情有助于学习效果和选择性注意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交流学习选择性对象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论坛
选择性听力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总会第10期会长秘书长联谊会暨走进5A级社会组织——广东省建筑安全协会交流学习专题活动成功举办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