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民族团结理论与和谐民族关系发展探析

2018-10-24顾文兵

学理论·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民族关系和谐共生列宁

顾文兵

摘 要:实现和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处理民族关系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时对历史遗留下的复杂民族关系给予高度关注,始终强调把民族团结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头等大事,把无产阶级政党的集中统一看作实现各民族团结的先决条件。列宁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在处理俄国民族关系的实践中使各民族结成了平等、自愿基础上的稳固联盟,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并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这些宝贵的理论成果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同样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列宁;民族关系;民族团结;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A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066-03

民族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部分,解决好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重要任务。实现和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处理民族关系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极为重视历史遗留下的复杂民族关系问题,始终强调俄国无产阶级要重视与各民族人民的团结与联合,提出要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稳定牢固的革命联盟,最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胜利。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列宁关于民族团结的理论和实践对新时代民族关系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民族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头等大事

1.各民族的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必然结果,也是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平等、实现各民族利益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一贯重视从根本上实现民族平等,不仅因为他们是最彻底的革命者,也是为了揭开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剥削阶级宣扬的平等面纱,实现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力量团结一致的现实需要。对于资产阶级来说,“要求民族平等其实往往就等于宣传民族独特性和沙文主义,而且这种要求又经常是闹宣传民族分裂和疏远同时并进的。”[1]153资产阶级在获得统治地位后大力宣言民族主义者,以片面的民族平等诱使革命者民族放弃联合,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列宁清楚地认识到,资产阶级的伎俩实际上就是鼓吹各民族之间的疏远和不信任,最终造成无产阶级和其他民族人民力量的分裂。因此,列宁强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不但宣传民族接近,而且宣传一国的各族工人在统一的无产阶级组织中打成一片。”[1]153马克思主义者“跟各种各样的民族主义资产阶级不同……他们坚持各个民族工人必须在各种统一的无产阶级组织中融合起来”[1]152-153。在列宁看来,要彻底消除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就必须使国内各民族实现最完全的平等,废除历史上形成的个别民族的特权,消除各民族间特别是大民族和弱小民族间的猜疑基础上才能达到真正平等基础上的团结。

2.无产阶级在实现各民族团结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和维护各民族的权利,在处理民族关系时要从无产阶级整体利益出发实现真正的团结与联合。马克思恩格斯在欧洲革命中强调各民族的统一,赞成并支持各民族正确行使民族自决权,因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统一,那就既不可能有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2]。各民族无产阶级的团结和联合是实现民族自决的最终目的,也是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创造条件。列宁在革命中始终是从无产阶级革命和各民族利益的高度强调民族团结的,“所有民族的工人要是不在一切工人组织中实行最紧密最彻底的联合,无产阶级就无法进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和捍卫自己日常的经济利益。”[3]331俄国特殊的历史和国情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只有彻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才能实现,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各民族无产阶级紧密的联合与团结。在支持各民族享有自决权时,列宁指出:“无条件地承认争取民族自决的自由的斗争,这丝毫也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支持任何民族自决的要求……我们应当永远无条件地努力使各民族的无产阶级最紧密地联合起来。”[4]218无条件地承认民族自决的言行只能是有助于剝削阶级的专制统治,无产阶级如果不同这些错误思想做坚决的斗争,就不可能完成革命的目标和任务。承认和支持各民族享有充分的自决权是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利益并最终实现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有助于对工人阶级进行国际主义的教育,更广泛地促进历史上处于不同地位的无产阶级的联合与团结。

3.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民族紧密团结是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武器,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绝不允许采取任何不民主的、强制的手段实现联合。列宁始终重视在俄国革命和建设中促进各民族人民形成紧密的联盟,推翻俄国的专制制度必须依靠各民族的无产阶级的联合才能实现,因为“只有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才能领导各民族劳动群众中一切彻底民主主义的、能够进行革命斗争的人前进。”[3]331尽管俄国各民族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水平,但都需要反对共同的敌人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要把这个国家的各民族工人联合起来,我们不能保证民族的发展一定要经过某条道路,我们要经过一切可能的道路走向我们的阶级目标。”[1]241无产阶级共同的利益要求各民族的革命力量最紧密地团结联合,“大俄罗斯工人和乌克兰工人一定要有紧密的军事联盟和经济联盟”,如果没有这样的联盟,帝国主义列强“就会把我们分别掐死”,“谁破坏大俄罗斯工农同乌克兰工农的团结和紧密的联盟,谁就是帮助高尔察克之流、邓尼金之流和各国资本家强盗们。”[5]49正是这种最广泛紧密的各民族团结取得了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最终胜利,同时,列宁在革命前后始终强调“取消强制的、封建的和军事的联系,代之以自愿的联系,才有利于各民族工人的阶级团结。”[1]72因为各民族平等、自愿的联合是社会主义革命最终胜利和无产阶级政权彻底巩固的先决条件,也是各民族紧密团结的应有之义。建立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的联盟在共同斗争中不断扩大和巩固,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正是各民族团结联合的重大胜利成果。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集中统一是实现各民族团结的先决条件

1.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各民族紧密团结、取得革命和建设最后胜利的重要保障。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证明了无产阶级领导力量的重要性,俄国革命的历史也表明了这一点。沙皇时期各民族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但最终斗争在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时非常注重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并在党内外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指出,“只有毫不动摇地走自己的路,在最困难、最艰苦、最危险的转变时刻也不灰心失望的阶级,才能领导被剥削劳动群众。我们不需要狂热。我们需要的是无产阶级铁军的匀整的步伐。”[5]188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进展已经开始逐步实现马恩提出的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任务,“这个先进阶级发动千百万被剥削劳动者来实行新的民主,独立参加国家的管理,他们正根据亲身体验认识到,有纪律有觉悟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是自己最可靠的领袖。”[5]176无产阶级政党的巩固和苏维埃组织的建立在俄国各个地区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苏维埃政权真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组织形式。

2.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理论和纲领为指导,在维护各民族利益、实现国内外革命力量的团结中巩固自己的领导权。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欧洲革命中始终强调各民族无产阶级的联合是至关重要的,民族关系问题与工人运动相比较只有从属的意义,各民族的利益要服务服从于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列宁继承和发展了这个观点,“在民族问题上,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宣布民族平等(这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是不能实现的)不同,俄共的政策是坚定不移地使各民族的无产者和劳动群众在他们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相互接近和打成一片。”[6]86列宁认为,俄国各民族人民只有真正联合起来才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我们要完成的是各民族工人共同的事业,也就是使各民族工人为了统一的共同的工作而团结起来,联合起来,打成一片。”[1]376在加强各民族人民的联合和团结的问题上,工人阶级的利益要求一个国家内各民族的工人在统一的无产阶级组织,如政治组织,工会组织,合作社和教育组织中融合起来。”[7]61列宁多次强调无产阶级的民族纲领应该是,压迫民族要支持被压迫民族享有分离的自由,而被压迫民族则要坚持同压迫民族无产阶级的联合与团结,列宁多次对破坏各民族联合的言行进行过毫不妥协的斗争。列宁说:“我们希望的是革命无产阶级的团结和联合,而不是分离。我们希望的是革命的联合……我们希望的是自由的联合。”[8]370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是各民族人民斗争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理论纲领就能实现各民族无产阶级的紧密联合与团结,最终在共同斗争中促进各民族人民广泛稳定的团结,这是无产阶级政党肩负历史使命,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巩固领导地位、取得社会主义建设更大胜利的坚实基础。

三、事实上的民族平等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根基

1.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是无产阶级政党民族纲领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各民族团结的现实需要。对于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各民族的发展水平在沙俄时期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差异,这是沙俄政府维护自身统治地位而采取的民族歧视政策遗留下来的严重后果。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消除了各民族的不平等地位,但不能否認的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平衡现象,较为发达的民族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等领域比其他民族先进一些,这种由历史和现实因素造成的现象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各民族取得了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并不能立刻消除彼此之间在发展上的差距,此外,各民族可支配的资源也不能使他们完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因此消除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就成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使命。“无产阶级团结的利益、工人的阶级斗争的同志般团结一致的利益要求各民族最充分的平等……坚持各族工人团结一致反对一切民族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1]153俄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国情使各民族尤其是俄罗斯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存在极深的疏远和猜疑,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始终最大限度地实行各民族的平等权利,除过废除沙俄时期多民族的特权外,还包括承认各民族充分的自决权,支持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的权利,允许各民族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等,列宁还对党内外针对各民族平等的错误言行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以此促进各民族最亲密的联合与团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各民族从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到实现事实上的平等是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因此在实现民族平等中各民族的紧密团结就是极为重要的条件和保障。多民族国家中形式上的平等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各民族尤其是较为落后的民族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不平等,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上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则是极为艰巨的长期任务。这就需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在加强各民族的团结的基础上凝心聚力,为最终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而不懈努力。

2.贯彻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要求废除各民族尤其是大民族的特权,通过大民族对自己的不平等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隔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真正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各民族平等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趋势和要求,在剥削阶级社会中实现民族平等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中努力争取实现各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为各民族的平等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平等问题上特别强调所有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坚决反对所有民族而不是个别民族享有任何特权,坚决反对弱小民族享有权利的不完整性……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与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9]俄国历史上俄罗斯族长期具有特殊地位,享有其他民族没有的种种特权,即使在革命胜利后的政权中也没有完全消除这种特权观念和行为。列宁对这种特权现象极为厌恶,多次提出严厉的批评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限制。列宁认为,革命的胜利完成了消灭剥削阶级的首要任务,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中面临的更为重要的任务是消灭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通过支援和扶持弱小民族的途径实现各民族的经济发展,俄罗斯族要更加积极地支持其他民族的发展,并以对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历史上对其他民族造成的伤害,是各民族以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文化繁荣为基础真正享有法律规定的平等权利。事实上的民族平等“是列宁创新了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新方法,不仅着眼于俄国革命胜利、社会主义政权建立后巩固政权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进一步深化。”[10]

3.坚决反对狭隘民族主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根本路径,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在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坚决反对民族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以实现民族利益为目标的口号,而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从而实现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因此提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以解决民族关系问题。列宁在这个问题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民族主义从实质上讲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说,如果在革命和建设中不能做到同一切民族主义的坚决斗争,就不能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也就不可能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列宁坚决反对大俄罗斯主义,把它作为危害民族团结的凶恶敌人,列宁强调:“无产阶级不能支持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相反,它支持一切有助于消灭民族差别、消除民族隔阂的措施,支持一切促进各民族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和促进各民族打成一片的措施。”[7]138

列宁还全面分析俄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多次强调大民族历史上对少数民族残酷统治造成民族间的不信赖、猜忌和羞辱,对少数民族遭受的痛苦深表同情,对其他民族表现出来的仇恨俄罗斯族的情绪也甚为了解。列宁强调:“对于第二种民族主义,我们大民族的人,在历史的实践中几乎从来都是有过错的,我们施行了无数暴力,甚至施行了无数暴力和侮辱,自己还没有察觉。”[11]352列宁在晚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问题时仍然认为:“没有什么比民族问题上的不公正态度更能阻碍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的了”,“在对少数民族让步和宽容这方面做得过些比做得不够要好。”[11]352-353列宁强调,大民族以不仅在形式上要遵守民族平等的原则,还要以对自己的不平等或对少数民族做出让步实际的补偿,以逐渐消除少数民族的顾虑和敌对情绪。此外,列宁还对小民族中弥漫的狭隘民族主义提出严肃批评,指出各民族包括历史上受压迫的弱小民族不能为实现本民族的利益而损害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能使追求本民族利益的行为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也不能在各民族的联合中损害联盟的整体利益。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是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障碍,以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实现各民族的利益,使各民族最终认可整个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和斗争策略,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廣泛团结。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大民族对少数民族的让步是否会引发已有的小民族主义思想,无产阶级政党应该在巩固各民族团结中如何消除民族分裂主义,这都是多民族国家在革命和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继承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列宁民族关系理论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在实践中为解决民族问题做出了新的贡献。党和国家始终强调各民族无论大小在政治、法律上都享有一律平等的权利,这是消除剥削阶级统治下各民族的不平等的首要措施,此外还要在社会发展中逐步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包括各民族享有同等的经济利益、真正实现当家做主、提升民族尊严、共享文化繁荣等各方面。各民族真正的平等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妥善处理国内民族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建立和谐共生的新型民族关系并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而且对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8]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刘敏.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关系理论体系——兼谈民族“交融”与民族“融合”的同质性[J].西北民族研究,2015(2).

[10]杨科.论列宁民族平等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前沿,2015(12).

[11]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民族关系和谐共生列宁
拉美有多少“列宁”?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基于遗址保护的城市和谐共生机制研究
神圣的复兴 精美的定格
纪念列宁
最后的岁月
列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