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马克思革命主体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18-10-24方媛媛

学理论·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无产阶级革命

方媛媛

摘 要:马克思革命主体理论的创立经历了一个从形成到发展完善的过程,对指导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亲手锻造出来的,并承担着推翻资产阶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虽然他们一开始会被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拜物教所蒙蔽,但是他们最终会觉醒,发动无产阶级革命。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需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成立政党以领导革命,并团结农民建立工农联盟,以使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对指导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等同志吸收了革命主体理论的有益成果,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关键词:革命主体;无产阶级;工农联盟;革命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055-03

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科学揭示的两个必然性,而无产阶级要想胜利必须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作为革命过程中的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践双向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革命主体理论,坚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同时要建立工农联盟以取得革命胜利,这一理论指导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一、革命主体理论的初步形成

传统形而上学忽视人、忽视人的实践,世界在他们那里成了一种非人的存在,人则成了自然物质的一种表现形态,丧失了主体性,马克思正是在批判这一学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人的主体性思想,而肯定、高扬人的主体性是革命主体理论的前提。

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期,马克思就将德国解放的可能寄托在无产阶级的身上。德国解放的可能性何在?在于形成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着的阶级,而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它是一个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领域,总之是这样一个领域,它本身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1]14无产阶级的组成成员主要是“人工制造”的贫民和由于社会急剧解体产生的群众,他们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而产生的,代表着人的本质的完全丧失。这个时期,马克思主要还是从理论层面对无产阶级进行了分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力图通过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揭示资产阶级社会的本质,并将眼光落实到了现实生活当中,关注现实工人的生活,从“异化劳动”的角度分析工人阶级。马克思认为虽然工人的劳动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但是工人在这个过程中却处于最下层,工人的劳动也成了异化的劳动,不仅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而且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也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也相异化,进而人与人之间也相异化,所以应当扬弃异化。但是,马克思在这里还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没有指出如何才能扬弃异化,工人摆脱异化成了一个美好的幻想。不仅如此,此时的马克思还是在抽象的意义上理解“劳动”和“人”的,人不是具体的人,而是摆脱了一切现实关系的理想中的人。

在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角度对历史进行了规律探索,而不再是费尔巴哈意义上作为感性对象的“人”,摆脱了人本主义的影响。“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23这些现实的个人构成历史的真实主体,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构成个人生存的基础,人只有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才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地,也是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地。马克思指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与交往形式的矛盾,此时共产主义才有产生的条件,“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2]40科学共产主义也不再是费尔巴哈式的真正的人道主义,不再是从伦理要求出发,而是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而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的只能是无产阶级,“这种阶级形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2]78。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新社会。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宣告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正是由资产阶级自己创造的,“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3]472在所有与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阶级,他们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需要成立共产党,政党的使命在于使无产阶级成为一个阶级并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并夺取政权。但这只是第一步,无产阶级还需要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集中社会资本以提高社会总产量。无产阶级在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的同时也消灭了阶级对立存在的条件,也就消灭了一切阶级,此时的社会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2]491。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到《共产党宣言》的发展,马克思革命主体理论初步形成,但是我们需要看到这个理论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马克思主要是从理论层面分析了革命主体,还未落实到现实实践层面,没有意识到革命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也会受到诸如意识形态、拜物教等的蒙蔽,以致无法完成革命的任务,也较少考虑到其他阶级的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二、革命主体理论的发展

1848年法國大革命的结果不如马克思之前的预期,无产阶级并没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一事实促使着马克思发展完善革命主体理论。在此背景下,马克思写作了《法兰西阶级斗争》和《雾月十八日》,立足现实实践分析革命主体,“只有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铲除封建社会的物质根底,并且铺平无产阶级革命唯一能借以实现的地基”[4]454,并力图说明无产阶级在现实革命中没有实现目标的原因,指明无产阶级的未来出路。

七月革命以后金融贵族掌权,对社会其他阶级进行一系列的剥夺,再加上马铃薯的歉收和英国的工商业危机,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金融贵族的统治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派的临时政府。此时的无产阶级幻想着能够在临时政府中谋得一席之位,并与资产阶级一起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没有看到其与资产阶级的利益差别,幻想只能如泡影,转瞬即逝。“资产阶级只允许无产阶级进行一种篡夺,即对于斗争权的篡夺”[4]451。资产阶级为了安抚他们,消散他们的斗争情绪,到处宣扬平等博爱,但无产阶级却没有识破这种意识形态骗局,反而欣然接受,甚至以为“一切保皇党人都变成了共和党人,巴黎所有百万富翁都变成了工人”[4]456,这种在想象中消灭阶级关系的词句着实可笑。在资产阶级浓厚的意识形态笼罩之下,无产阶级“平静地”生活着,也越来越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将革命果实拱手送给资产阶级。但资产阶级是不会对无产阶级的做法表示感激的,甚至想将工人从他们的队伍中清扫出去。此时工人阶级只能通过起义来争夺权力,但是这种在资产阶级逼迫下发动的起义是注定会失败的。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蒙蔽及打击下,无产阶级一步步处于被动地位,直至失败。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除了受到意识形态的蒙蔽以外,还受到拜物教的蒙蔽。“此外,我们不应当忘记,1850年是少有的工商业繁荣的年头,所以当时巴黎的无产阶级有充分就业的机会……面对着这样的事实,他们却让民主派来驾驭自己,为了一时的安逸而忘记了自己阶级的革命利益,由此放弃了作为制胜力量的光荣,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并且表明,1848年6月的失败使他们丧失了战斗能力,最近的历史进程又要撇开他们而自行发展。”[4]716马克思意识到,此时的无产阶级只要有就业的机会、获得金钱的机会,就会放弃自己的利益,丧失革命的斗志,而接受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也注定了他们要求实现自主劳动的不可能性,注定了此时的他们依然要依赖无产阶级而生存,而这也正是资产阶级消磨他们意志的方法。

而在法国占有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呢?马克思发现,他们与无产阶级一样也受到意识形态和拜物教的“欺骗”,路易·波拿巴仅用废除葡萄酒税的承诺就得到了农民的支持,而这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错误地将对拿破仑的美好愿望寄托在波拿巴的身上,希望他能够像自己的叔父一样,为农民谋利益。但事实却恰恰相反,他们得到的反而是“恢复葡萄酒税”的“礼物”。此时的农民才隐隐意识到不对劲,开始向无产阶级靠拢,投入社会主义的怀抱,而这个过程显示出诸多被动。

在整个过程中,革命主体受着意识形态和拜物教的蒙蔽,那么他们怎样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呢?

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马克思在革命与经济危机之间建立了依赖关系:“只有在现代生产力和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这两个要素互相矛盾的时候,这种革命才有可能……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可能发生。但新的革命正如新的危机一样肯定会来临。”[4]541在马克思看来,工商业的繁荣会阻碍无产阶级进行任何革命的尝试,因为此时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拜物教蒙蔽,以至放弃阶级利益,丧失革命斗志。而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工商业陷入瘫痪,无产阶级摆脱了拜物教的蒙蔽,就会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起来反抗。更确切地说,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到达极点时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

无产阶级作为革命主体担负着神圣的使命,要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但单单依靠无产阶级是不行的,未来革命的道路将是走向无产阶级与农民的联合,实现工农联盟:“法国农民一旦对拿破仑帝制复辟感到失望,就会把对于自己小块土地的信念抛弃;那时建立在这种小块土地上面的全部国家建筑物都将会倒塌下来,于是无产阶级革命就会形成一种合唱,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独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4]769无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成功,需要获得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而农民要想实现自己的利益,也需要依靠无产阶级,“农民所受的剥削和工业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只是在形式上不同罢了。剥削者是同一个:资本……农民的所有权是资本迄今为止用来支配农民的一种符咒;是资本用来唆使农民反对工业无产阶级的一个借口。只有资本的瓦解,才能使农民地位提高;只有反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的政府,才能结束农民经济上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落”[4]526。当农民的利益和资本家的利益相对立的时候,“农民就把负有推翻资产阶级制度使命的城市无产阶级看作自己天然的同盟者和领导者。”[4]766

三、革命主体理论在中国的创新性发展

俄国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之在中国的土壤上传播发展,而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也有了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革命主体理论,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理论一旦脱离实践就是不完整的,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理论自身丰富完善的过程,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也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得到了创新性发展。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活动,但事实证明,农民、资产阶级都不能解救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走向政治舞台,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无产阶级逐渐担负起历史使命。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下,中国革命只能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5]666“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强化人民的国家机器……以此作为条件,使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6]1476,而这也是在中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既然中国革命的目标是要建立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那么中国革命又该谁来领导?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思想。1925年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对革命的态度做了分析,埋藏了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必然掌握领导权的思想,在后来更是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就必然不能胜利”[5]645。是否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也是区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标志。中国无产阶级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他们具有更坚定、更彻底的革命性。自1927年中国革命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后,无产阶级队伍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来自农村,他们与广大的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更能够体会人民的疾苦,也更能够得到农民的支持,并与农民结成工农联盟,这是相比于法国无产阶级的优越性所在。无产阶级虽然不是中国革命队伍中人数最多的,但是无产阶级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学习吸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制定革命斗争纲领,并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参加革命。

中国革命并不是无产阶级的孤軍奋战,毛泽东将工农联盟思想深入践行到中国革命实践当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5]3,中国广大的贫农更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5]643,只有实现工农联盟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只有正确认识到广大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深刻认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才能建立好和巩固好工农联盟。而要建立好工农联盟,在中国社会的实际背景之下,就要解决好农民所担心重视的问题——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发动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使无地少地的农民有了养家糊口的土地,也增加了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感和支持度,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除了团结农民以外,还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在一定时期亦可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同盟,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等对马克思革命主体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充分考虑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当中检验和发展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对马克思革命主体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在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的革命主体理论对党和政府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以人民为中心,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无产阶级革命
机械革命Code01
中国的出行革命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论《文艺理论中的无产阶级》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读列宁的《论我国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资本论》中政治哲学的革命主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