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的美学观

2018-10-24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美学观全面性赏析

光 胜

安徽省文学艺术院

从当今教学的整体上来看,在进行学生独立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价值。同时,教师在上课的方式上,需要结合美学观的终极目标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整体的美术课堂的教学中,由于很多学生对于美术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此,在综合教学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美术的真正价值。因此,为了能够使得学生的独立价值观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其美学观进行深层次的培养相当关键。

一、美术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名作赏析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美术的概念只是存在于意识之中。正所谓:“世界上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进行艺术课堂的培养中,需要结合艺术作品进行相应的品析。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名画赏析是美术学习的第一步,学生首先需要对不同艺术进行鉴赏,才能逐渐地品味到美学的层次。也能逐步性的提升美学的修养。在目前的美学教育中,大多数的教师都会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学生独立美术观的培养。同时,展示一些评论家的赏析内容,使得其相应的观点陈述也能逐渐地清晰。

对于很多教师而言,在进行课堂的初始教学中,不应该给学生安排大量的绘画任务。应当将绘画的重点放在书本知识上。这样,在进行整体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也会得到相应的引导。从而在美学观上具有更加清晰的意识。其次,学生也应该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对于不同的艺术作品进行全面性的赏析,也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将课堂伊始的

重心放在课本上,引导更多的学生进行名作的学习与鉴赏,从而不断提升自身品析艺术的层次。这样,其独立美学观的培养效果将会更好。

例如,教师在课程的整体品析中,可以将东西方的艺术特色进行全面性的融合,并结合专题课时的情况进行课堂内容的独立培养。这样,在课本课程的回归中,其相应的艺术作品结构也会逐渐地清晰。教师也能够利用翻转云课堂或者是微课进行PPT的相关作品的展示。在整体的教学中,可以从感情入手。让学生能够逐步性体味出每一步作品的不同气息。这样,学生就能对艺术作品做出不同的艺术鉴赏。在不同的艺术表现能力及表现特色的过程中,其相应的感情特点也会出现不同的层面表现。在整体的艺术表现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积极性的发言,并且对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行集中性的培养。这样,在独立层次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较好地塑造。并在西方思想交流的过程中使得自己的观点得到良好的呈现。

教师可以专门向学生展示《星空》并进行赏析,它的色彩以蓝色为主,以黄色点缀,色彩饱满而且深浅错综复杂,展现出星空的绚丽多彩、神秘莫测的结构层次。因此,在进行想象力及绘画风格方面。画面的整体层次结构也会逐渐地清晰。因此,在进行浪漫风格及夸张画风的控制中,需要对其整体的风格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赏析。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画面赏析效果。比如,我们在赏析·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时,会从画面的构造及人物的层次赏析上进行相应的分析。但由于画面上的人物形态会出现各异,其不同的动作细节在画面上也会出现相应的改变。因此,在进行画风的控制中,可以结合画面的细节进行任务体系结构的全面展示。这样,在进行重点赏析的过程中,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控角度也会出现一定的偏离。最终使得学生在接触各种类型的作品中,开阔眼界,从而在画面的欣赏中游刃有余。

二、教师引导学生培养独立的观点

对于大多数的作品评析,很多人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很多学生在进行课堂的培养过程中,很难做到去独立思考问题或者是树立相应的独立观点。从这一点上来看,这也是大多数学生的不足。因此,作为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去积极的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小组的思考交流中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带出课本,能够以独立的想法去品位画之千秋。如,在一个学期的第一节或是最后一节美术课上,课本上的内容是教材的绪言或者后记,通常绪言和后记的内容就是对本册美术课本的内容概述。这样,学生在整体的学习中就很容易遵循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观点的陈述及学习。为了能够使得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够得到良好的开发,在进行全面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发言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美术学习具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并且,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美学观的价值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艺术倾向的了解,并为日后的整体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例如:在上《我设计的卡通形象》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独立观点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教育。可以适当展示几个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如叮当猫、皮卡丘或喜羊羊等,教师应当向学生提问这些卡通人物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并且让学生在这些成功的特点上加以延伸运用。绘画是美术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当前中学美术教学中,绘画不是最主要的内容,对于雕塑、工艺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也要进行熟悉。与此同时,还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在对学生进行示范的时候,做到游刃有余。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很多时候,都需要美术教师进行现场的展示。只有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小学的效率,以适应当前新课程的对美术教学的基本要求。这样,学生在整体的体系层次的学习中就能对细节进行全面性的把握。最终使得课堂的独立培养效果更加良好。

三、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画笔展现美学观

从美术课程的整体体系上来看,在进行审美观的培养中,教师还要对艺术鉴赏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同时,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结合美术独立性进行思维的展开。同时,在艺术与文字的实质教育中,还要结合其相应的情感表达进行艺术作品的全面分析。例如,教师在上《快乐时光》一课时,可以在展示几幅画家表现快乐时光的画作后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回忆,对画面的情况进行全面性的联想。这样,在进行画面的色彩展示中,其相应的画面背景的设置及画面的情况也就能得到全面性的展示。在进行动笔及思考的过程中,其相应的绘画作品也会更加清晰。

与此同时,为了能够使得学生的整体作品更加精彩。在进行绘画技巧的分析过程中,需要进行色彩的搭配,并利用画面的不同情感及诸多的画面技巧使得学生的独立美学观得到较好地增强。

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性的画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利用艺术表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这样,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就能有效地避免抄袭的情况出现。还能让学生的信心得到有效地增强。让学生能够以新颖的独立审美能力去提高自己的美学观念。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引导他们对艺术进行思考并且共同交流,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思维交流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就能更好的形成独立性的美学观。

最后,在主体教学层次方面,要进一步加快我国美术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顺应这一规律。从目前美术教师发展现状来看,其中很多美术教书的专业素质该不够高,具体表现在技术课程改革需求的环节。对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快我国美术教师职前教育的改革:(1)要确立培养目标。对于一些高等师范类院校,需要将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提高中学美术教师的整体素质;(2)要做好美术课程的衔接工作。例如:中学美术课程的设置应与小学和高中的美术课程相互衔接,要突出中学美术教学的人文特征。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有效促进美术教学的发展。

四、结语

在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的美学观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学生的主体思想观价值得到全面性的增强。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其需要结合独立美学观的层面教育进行美术课堂教育体系的完善。同时,在独立培养学生的独立美学观的同时,还要做好相应的名作赏析。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性的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的动力。最后,还要逐步引导学生用画笔来展示艺术的形式之美。将每一种艺术气息都渗透到美术课堂之中。这样,在美术课堂的全面教学中,学生的独立审美能力也能得到突飞猛进,最终在好学力行中臻于至善。

猜你喜欢

美学观全面性赏析
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论郭沫若“续”《再生缘》的悲剧美学观
信号全面性对雷达系统的影响
论玉的美学观对《诗经》中爱情诗的影响
品读德彪西《雨中花园》中的绘画性因素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儿童癫癎发作后全面性脑电抑制7例
从文人品格到“诗意栖居”——宋代文人士大夫择居的生态美学观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