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2018-10-23姚钦业
姚钦业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旨在发挥其多维度教学优势,有效扩充数学课堂容量,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积极意义。本文立足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就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的应用作深度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策略
一、以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较为显著的特点,具有声色并茂、增强教学感染力的特性,这種交互式对与初中数学的教学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上,部分教师过分高估自身的教学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从课堂预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部一手包办,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化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教而无味,课堂气氛尴尬、沉闷。如何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问题,成为数学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当中。
例如,在教学完“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这个理论之后,为了能激发学生的自主积极性,笔者给学生设置了“如何证明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研究课题。学生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感觉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先不着急宣布答案。随后,给学生播放一个“绕一点不停旋转”的Flash动画,让学生思考如何让这个不停旋转的直线停下来。学生很快就进入到了思考状态,跟自己的同桌、前后桌讨论之后,学生提出了在直线上在找一点固定就可以。播放生动的多媒体图画,让学生自主去进行有效思考,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锤炼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信息技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1.“无形”变“有形”。初中数学是集抽象性和逻辑思维性为一体的学科,以理性知识为主。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培养理性认知的过程,片面的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听教师说教。例如,在教学“点的轨迹”相关知识点时,学生虽然能通过复述教师的讲解,认知“轨迹”指的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真的能想象出来吗?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则可以将“点的轨迹”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图形清晰,便于观察和理解,它远远超出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
2.“抽象”变“具体”。初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倘若,初中生不能真正理解相关的概念和性质,很难理解和掌握抽象部分的知识,单纯的死记硬背,只会陷入教学盲区,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极为不利。如“函数”知识,就是初中教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板块。这部分的教学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对“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这一概念有形象的理解。发挥多媒体直观的特性,生动再现解析式:y=x+1的天气变化图象,并且搭配一些背景音乐,让学生清晰、直观认知“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这一概念性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
3.“静止”变“运动”。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更喜欢学习几何图形部分的知识。几何图形能给学生一种直观刺激视觉的冲击感,会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强烈的印象。但是,生硬的背概念、记性质,时间一长学生也会养成一定的思维惰性,不肯进行主动思考。因此,在教学《圆》这一章节时,笔者加入了《几何图板》来辅助教学,使不动的图形,以动态的形式展现翻折、旋转、平移之后图形的关系,更直观的演示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切线长定理,鼠标一动,结论立现,效果相当好。
三、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是集图片、文字、影像和音频为一体,包含丰富教学能量的教学方式,能直观创设多种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境。通过模拟各种教学情境,扩充了课堂容量,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他们便会试着从多角度去审视数学问题,从而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例如,在教学“设计美丽的图案”相关知识后,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研究课题“探索|A|的几何意义”,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随后,笔者为学生播放各种对称的图形,学生很快就能理解|A|的几何意义,把绝对值符号看成两个对称的物体,A则是对称轴;随后,学生讨论交流,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了“818、|O|、1001”等思维结果。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中的丰富数学素材,能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应用多媒体的弊端
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错误解读了信息技术的教育职能。凡事多媒体、事事多媒体。从课堂预设、提出问题、解读课后反思全部用多媒体代劳。过分依赖多媒体只会压缩教师的主导空间,须知道,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教师的思维指导。因此,合理多媒体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点破知识难点、构建良好的氛围发挥其教育优势,留出更多的空间给教师指导和学生思考,才是善用信息技术的正确做法。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对于提升数学知识的可接受性,构建新颖、灵活数学课堂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并非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善用、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是否利用信息技术,最大化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徐丹.刍议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6).
[2]王生银.关于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分析[J].学周刊,2018(09).
[3]徐敬.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