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018-10-23刘静

文教资料 2018年25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刘静

摘 要: 网络的普遍应用推动了经济和科技、生活状态及文化的发展。大学生具有较强创造性、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特点,网络不但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等各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对大学生心理形成冲击。网络时代下高校需对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进行改进,有效指导学生树立规范性的网络道德理念,以便开展网络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克制沉迷网络所形成的消极影响。对校园网络加强管理,可帮助学生有效达成心理、环境、行为方面的统一性。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近些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群体是心理问题易发的人群。互联网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刀,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但有积极作用,而且伴有消极性影响。所以,要对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因势利导,扬长补短,抵制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

1.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形成的积极性影响

1.1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获得有效发展

自我认识属于主体对自我存在的认识,属于个性化的构成部分,也是促进主体获得个性发展的一种动力。很多心理学相关研究证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其本身的心理健康成正比。网络时代下观念意识的开放,气氛轻松、内容雅俗共存、功能设置全面、信息传递快,为实际生活当中难以获得自我认同与自我实现的人供应一个自我认识和展示才能的平台。针对实际生活来说,在网络时代下,大学生轻松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展现个人才能,得到全新形式的自我感受。这样让人感兴趣的自由和包容为参与人员带来全新的自我认识,强化参与人员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接受,实现参与人员的自我发挥与实现任务的需求。

1.2为大学生的紧张感提供了发泄空间

压力的形成是学生、生活、人际交往、环境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心理和思想上形成的紧张感,压力太大会让人产生焦躁或是抑郁的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和烦恼的时候,不喜欢向外发泄,然网络却成了大学生们发泄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网络特有的虚拟性[1]为大学生紧张情绪的有效发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对各类网站浏览,对各地时事新闻、经济动向、人文思想、人文艺术等的了解,学生愉悦心情,适当地在网络中参与活动,例如看电影、网络平台上的聊天和玩网络游戏,如此可以让大学生有效地释放压力。确切地说,网络在不同程度上会让大学生的紧张心理获得相应的缓释。

1.3使大学生自身人际交往的空间变大

网络时代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及沟通方面的影响在不断扩大。首先网络为大学生们提供了较大的方便性和较大范围的社交机会。以往的人际关系大多是一对一形式的交流,然而网络背景下的沟通却是多人形式的交流和沟通。其次网络时代下所创建的虚拟性的交往空间可以有效达成大学生压力情绪的有效释放和网络中互相诉说不满和烦恼与愿望,以此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等一些心理上的需求和安慰。

2.网络对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形成的负面影响

2.1沉迷于网络对心理健康形成损害

长期迷恋于网络,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形成负面性影响。具有新意刺激性强或是存在暴力的网络游戏对大学生形成强大的诱惑性,虚拟空间当中的聊天让一些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有所淡化,网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平台,让一些大学生无形中形成对于网络的强迫性行为。会浪费大量时间,在网络当中找寻视觉和感官上的满足,使消费欲望获得满足。网络上瘾,造成这些学生思维迟钝、智能降低。

2.2冲淡情感影響人际交往能力

交往方面障碍,指现实生活中社交方面的障碍。人际交往中的互动性是大学生时期实现自我社会化的重要环节。网络所特有的隐蔽性特点,让人们随便地对自身的性别、年龄、身份进行更改,而且在网络上可以不遵守实际社会当中的身份与人际关系的规则,所以一些大学生将很多时间都放在网络的交友和聊天中,致使其与实际生活中的朋友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最后失去现实生活中的朋友,造成人际交往的淡化,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生活圈子不断变小[2],长期沉迷于网络中的大学生便会与社会生疏。尽管文本的交流能力获得提高,然在面对现实复杂关系的人际交往时心理的距离会被不断拉大,实现与人的有效沟通,较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2.3弱化道德素养致使人生价值观出现扭曲

大学生阶段正处在价值观、世界观都不完善的时期,社会经验不足,是非和善恶的辨识能力较弱。然而,网络所具有的隐蔽性和匿名性对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形成弱化性的影响。一些实际社会中的道德和规范消亡在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一些大学生认为,在网络中不需要对自身行为和言谈担负任何责任,因此对自我情感无底线地放纵。还有些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忘却自身在社会中的责任与社会地位。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网络时代下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路径

3.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

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端正的网络道德理念。首先学校要对学生的上网问题有客观的认识,将网络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规范纠正学生上网的动机和目的,使大学生可以有效地对网络的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解和掌握,清楚网络对于心理健康所产生的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如此保证自己不会沉迷于网络,避免心理问题的形成。其次学校要加大力度开发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宣传教育性的软件,把图片、文字和视频有机地相互融合,宣传和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性、科学性、实效性和生动性,辅助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坚决抵御不良文化思想的渗透。

3.2实施网络平台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构建电子形式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加强预警的功能。大学生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中心与各教学单位,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网络定期地实施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的相关调查,充分的收集学生各自的心理资料,为每个学生构建电子形式的心理档案,以此对学生各自的心理动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构建网络当中的心理健康档案监督和预警机制,可以及时地察觉存在倾向性问题的学生,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3],提升心理问题干预的针对性、精准性和灵敏性。其次,构建完善的关于心理教育的网站。依据各学生的思想特征,细心地设计板块内容,设计一些教育性强、思想性高、趣味性佳且适应范围大的信息资源,弘扬积极正能量且健康的文化和思想,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性强的心理援助,让学生随时查询和搜索所需的心理健康信息。如此可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对接下来的心理健康引导起到基础性作用。最后,实施网络上的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有效摆脱网络问题的有效方法,可划分为面对面的咨询、书信形式的咨询、电话形式的咨询等。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强信息、高质量、高科技性的全新途径,有效通过网络所特有的隐蔽性和互动性,构建较园内的心理咨询中心,实施网络上的心理咨询。

3.3对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网络当中大量不同性质的信息资源,学校要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同时对校园网络加强管理。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选择性的教育。利用价值的合理引导,教育学生在上网时先设定相应的目标,有选择性地浏览网站,教学生对于网络中的内容其价值性进行有效的选择和判断。其次,构建网上的监察机制。学校要构建网络管理的专业性团队,通过各类信息过滤软件对网络信息实施管理,阻挡有害信息的传播,创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利的网络环境。

4.结语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但因网络中的信息多样性,如果未能合理地应用便会对大学生形成消极性的影响,学校必须对网络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重视,只有如此才会促进大学生心理获得健康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寒,张春燕,严冬梅.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11(3).

[2]孙慧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与防治措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王李艳,朱碧霞.利用校园网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