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

2018-10-23王琦

学理论·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优势分析调查问卷翻转课堂

王琦

摘 要: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对“剑桥商务英语高级”(BEC-H)选修课进行试验教学并从教学效果、教师能力、学生能力及教学设备四个层面设置问卷,分析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选修课教学中的优势,以期提升ESP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ESP;大学英语选修课;调查问卷;优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207-02

“翻转课堂”简单而言就是颠倒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方式,即将知识传递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则放到课内实现(张金磊等2012)。翻转课堂并不是简单地加入了视频等资源的传统课堂,也不是完全的自主学习,它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格局。因此,翻转课堂的实质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我们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形式的角度来看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第一,教师层面。教师需制作教学材料、任务清单及扩展材料,并于课前发放给学生。其中,教学材料为教师重点准备内容,不局限于教学视频,也可以是教案、PPT等形式的教学材料。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将重点、难点在课上通过大量时间面授于学生,因此,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将利用原本课堂讲授知识点的时间来检查学生课下内容完成情况、设计讨论话题并积极与学生互动。

第二,学生层面。学生需要在课前浏览任务清单,将教师上传或分享的教学材料按照自身需求进行筛选、学习,以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并在课堂上积极接受教师检测,就自学中遇到的难点与教师共同探讨。由此可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及教师课堂任务完成的合作者。

第三,教学形式。相比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师生的互动频率等要求更高。教学流程由“课前学生预习——课堂教师讲授——课后学生完成作业”改变为“课前学生自学——课堂师生讨论——课后查漏补缺”。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可通过在线交流平台随时发问,在学生解决知识点问题的同时教师通过监控手段及学生反馈,于课堂上面授难点及重点,并依据话题展开讨论。因此,翻转课堂营造了一个尊重、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吸引学生的是主动参与、彼此投入、相互合作及共同交流。

二、翻转课堂在ESP选修课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ESP(Englishfor Specific Purposes),即专门用途英语,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Hutchinson&Waters;,1987)。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EGP(Englishfor General Purposes),即通用英语。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ESP和EGP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ESP旨在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ESP的课程设置要满足学习者的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须与学习者所学专业相关聯,以适应未来职业需要,词汇和语篇等教学的重点应与特定的专业或职业相关,重点应放在语言运用上,并与EGP教学相互对照。Hutchinson与Waters把ESP分为科技英语、商业经济英语和社会科学英语三大类。具体课程可以是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营销英语、学术英语、科技英语等。

笔者于2016年春季学期对“剑桥商务英语高级”选修课进行为期一学期的翻转课堂模式试验教学,并于教学结束时通过问卷星采用微信形式发放“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共设置四个层面:教学效果、教师能力、学生能力及教学设备。共收回有效问卷110份,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得出翻转课堂在ESP选修课教学中的优势如下。

(一)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有94.49%的学生认为“教师上传的教学补充材料对其在知识点的理解、分析与应用方面”“有帮助”或“很大帮助”。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对课堂参与度的提高程度方面,有65.13%的学生选择有“较大”或“很大”提高,27.52%的学生认为“有一点”提高,认为“几乎没有”提高的学生占7.34%。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更接近于导师,教师在梳理知识点的同时,更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优质学习资源,设计课堂多种活动,并提供学生深度思考与交流的机会。教师分享资源的丰富程度也远远大于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的知识层面,包括各种相关音视频、国内外优秀网站资源、真实范例及教师制作的教案等。各种基于现实情景的音视频资源等,为学生在交际中提供了范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来理解、分析及解决问题,并结合课堂设计各环节,如小组讨论、情景对话、案例分析、口头报告等,促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并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等多种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在关于独立学习能力的调查中,有65.13%的学生选择“有很大提高”和“有较大提高”,有33.03%的学生选择有“一点提高”,1.83%的学生选择“几乎没有提高”。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中,学习者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学习重点等,有43.12%的学生“会积极地筛选材料及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有28.44%的学生“会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与人合作,共同学习”,有9.17%的学生“摸不到头绪,不知道要做什么”,19.27%的学生“只做教师规定必须完成的材料,其他几乎不会去看”。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个性化学习得以真正实现。教师于课前分享的材料分为两部分:课前必备材料及课前补充材料,学生可结合自身条件,在完成了课前必备材料后,对课前补充材料进行筛选学习,并可自行决定学习地点、学习媒介、学习方式等。即便是对课前的必备材料的学习,学生也可自行决定是独立完成还是与人合作完成等。因此,翻转课堂不仅帮助学生突破了时间、空间、学习媒介等方面的局限性,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在学习方面的表现,更好地激发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学习者自我导向、自我选择、自我激励的个性化学习过程。

(三)提升了教师课堂授课效果

通过对本学期课程的满意度的调查可知,有70.64%的学生“非常满意”,23.85%的学生“比较满意”,3.67%的学生满意程度为“一般”,1.83%的学生对本学期翻转课堂授课模式下课程教学效果“不满意”。其次,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安排方面,有93.58%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表示“满意度一般”的学生占5.5%,表示“不满意”的学生占0.92%。再次,对教师课堂授课材料如PPT演示文稿的制作,有98.16%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表示“满意度一般”的学生占1.83%,无不满意学生人数。最后,对教师的授课态度的调查中,有97.25%的学生“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表示“满意度一般”的学生占2.75%,无不满意学生人数。(见表1)

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对任课教师的业务素养及信息素养要求较高,它并不是简单的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前置、新技术引入教学或教师转战幕后的授课模式,而是一种充分肯定并极大发挥教师潜力及宏观调控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授课模式。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变得更加多样并艰巨。

首先,教师要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拓宽学生视野并对其个性化学习起到推动及支撑作用。其次,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的要求更强。教师既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内容进行监控及难点讲解,又要紧密并高效地设计课堂活动,启发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教师要善于应用新技术完善教学材料的制作,如对PPT的美化、录屏软件的使用、音视频材料的剪接等,从而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降低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视觉枯燥感,激发学习乐趣,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愉悦。

三、结语

翻转课堂引入大学英语尤其是ESP课程课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为高校教师,只有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尽早地掌握新时代下的现代化教学技能,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新才能称之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翻转课堂在ESP领域应用的诸多优势不仅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育技术与技巧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岳丽锦,宋铁花.基于翻转课堂的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0).

[2]陳剑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泛在学习”教学模式优势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3]倪闽景.翻转课堂的要义在于让学习更有意义[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4]王琼,朱学军.浅析地方电大微课程建设的困难与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4(6).

猜你喜欢

优势分析调查问卷翻转课堂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分析
大众化教育的篮球教学中优劣势分析研究
微信订阅服务中信息过载的调查与防控机制研究
水路运输低碳模式发展浅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