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磨合期多维解读与研究

2018-10-23文跃玲

学理论·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新时代背景解读

文跃玲

摘 要:就业磨合期是每位大学生步入职场时必然会经历的人生阶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磨合期不良现象突显,成为较严重而复杂的社会问题。文章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就业磨合期进行理论界定;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不同视角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现象进行多维度解读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社会问题;解读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188-03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已基本形成,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也已跟上了步伐,高等教育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规则,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后,融入国家经济改革的大潮,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各行各业均取得可喜成绩,但大学生步入职场后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容忽视。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5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4%。其中,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2015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内离职率分别为24%、43%;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2个雇主工作过,仅有42%的本科毕业生三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高职高专毕业生更换雇主较频繁,平均雇主數为2.5个,仅有23%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内没有换“东家”[1]。刘尧飞(2014)在调查中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初就业大学生日常人际关系紧张,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不容乐观[2]。宋三弦(2005)在《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书中,以白描手法,从用人单位视角历数了应届毕业生步入职场后的十大诟病,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此外,大学生入职后因各种摩擦而引起的社会事件也时有发生。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入职初期的诸多不良反应,通过各种媒介报道,具有愈演愈烈之势,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及毕业生自身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成为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共同探讨与研究减少大学生磨合期不良影响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就业磨合期概念界定

“磨合期”一般指机械零部件在初期运行中接触、摩擦、咬合的过程。现多用于形容两件事物或组织内部运作的互相熟悉适应的时间段。社会上多将大学生毕业后入职初期比为“就业磨合期”,但因有关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的研究较少,对就业磨合期概念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定义。朱海滔(2010)将大学生就业磨合期定义为: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一年半载之内,心理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环境,不能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容易出现心理失衡,一蹶不振等诸多问题的时期[3]。宋小明(2016)把就业磨合期定义为:大学毕业生入职的前两年,个人主观的思想、观念、心态、行为、目标、期望,与企业的环境、条件、待遇、学习、成长、文化等存在差异,彼此产生摩擦甚至碰撞,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过程[4]。在学术和社会实践领域,常出现就业磨合期与职业适应期两概念的混淆,国内学者多在Donald E.Super“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将职业适应期界定为:个体入职初期,在其主观性作用下,对职业技能、环境、人际关系和职业心理通过不断协调而逐步适应的时期,一般为入职后的两至三年。本研究认为,就业磨合期定义应强调入职者个体与组织之间相互作用而达到和谐的意义。大学生就业磨合期是指大学毕业生个体初入职场时的职业品质、职业心理、工作技能及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等,与新环境、新群体之间通过相互摩擦、割舍、适应而逐渐融合的过程及期限。大学毕业生就业磨合期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相关各方以契合为正向的磨合作用力度,彼此之间正向作用力越大,磨合期越短,正向作用力越小或负向作用力越大则磨合期越长。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磨合期研究现状

大学毕业生就业磨合期问题虽已成为社会热点,但相关的学术研究却较少。以“就业磨合期”为主题,在中国知网全文查阅,搜索结果只有4篇相关文章,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如何帮助大学生缩短就业磨合期上。赫刚(2008)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从教学方法、师资、设备与场所、教学组织与手段、教材及考试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技能的方法,认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可有助缩短学生的“就业磨合期”[5]。朱海滔(2010)从大学生自身层面分析了大学生职场磨合期的主要症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短磨合期的建议。谭为跃(2011)提出对学生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职业品质教育,使学生提前做好“大学生”向“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准备,能缩短就业磨合期[6]。宋小明(2016)对大学生在就业磨合期的自我管理提出了建议。此外,对相近的“职业适应期”问题国内学者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多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着重于针对就业稳定性的研究,黄颖婕(2012)以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期及职业适应期离职原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提出大学生、高校、用人单位、社会影响等四方共建,以降低大学毕业生的离职率[7];胡永青(2014)从毕业生职业适应期离职的行为和倾向入手,通过调查与分析,提出了促进职业适应期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对策建议[8]。其次是针对毕业生个体职业适应期的职业心理研究,侯芬(2012)认为新进大学生员工在职业适应期面临主要有: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强烈的“期望落差”和多重适应性压力的心理危机,而产生心理危机是组织社会化预期阶段准备不充分的必然结果,提出应采取个人主导、组织主导和学校辅助的应对方式进行职业初期的心理危机管理[9];郝新强、王刚(2014)认为职业适应期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感与离职倾向相关[10]。

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与分析获知,大学毕业生就业磨合期不良现象已成为社会热点,目前有关学术研究成果,从大学生单一视角进行职业适应期问题研究的较多,而从多维视角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的极少,且大多忽略了时代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的影响问题,学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现象的多维解读

大学毕业生就业磨合期不良现象的产生具有复杂的根源性,探究其成因与本质应从多层面、多维度进行深入调查与思考,方能提高解决其问题方法的实效性。

(一)社会问题的构成与响应

郑杭生(2003)在《社会学概论新修》一书中,将社会问题定义为: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的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生活,引起了多数成员的注意,并破坏社会正常活动,需要動员社会力量才能解决[11]。诚然,个体进入新环境或新群体均会出现不适感觉,需要一定的磨合期,但在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每年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步入职场后,就业磨合期呈现的离职、人际关系紧张、心理失衡以及职业胜任力欠缺等各种不良现象,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国家建设、社会稳定造成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对相关个人及家庭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困扰。由此看来,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现象符合社会问题的构成要件,是我国目前正面临的社会热点问题。经研究发现,单方面从大学生层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效性欠缺,应根据社会问题特性,动员全社会力量,以提高这一问题解决的可行性。

(二)社会开放与个性张扬下的碰撞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各类企事业单位自主权增强,传统稳定的劳资关系被打破。在当今信息时代下,媒介发达,各种思潮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尤其是新自由主义思潮推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对学生影响较大。同时,在计划生育政策下,80、90后大学生,大多在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集几代人的宠爱于一身,尤其在崇尚个性的社会里,他们的个性独立而张扬,自我意识强烈,追求个人权益与公平,有的甚至是个人主义膨胀。大学生就业目的也从解决生存问题过度到了实现人生价值,对用人单位的依附感减弱,在就业磨合期对社会和自身缺乏充分认知,于是,说辞就辞及各种冲突现象的出现便成为社会常态。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教育学理论,教育具有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可能落后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改革虽不断深入,但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仍滞后于社会发展,导致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产生。同时,因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不同,其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如父母、各级教育机构教师以及对受教育者产生教育影响的人或媒介,将对学生产生多元化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影响。此外,各类各级教育机构及教育者之间教育环境、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质量便可能高低不平。大学生进入就业磨合期后,个体所接受的与社会发展或社会环境不相适宜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及教育质量,将以各种不良现象表现出来,引起各种冲突的发生。尤其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教育问题突显,应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现象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个体与群体磨合的偏差

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的个性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起决定作用的是其社会生活条件,每个人的个性均由独特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组成[12]。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新组建的群体或加入一个新群体,都可能产生摩擦。群体心理学中,人们把新组成的群体或一个个体加入新的群体,相互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磨合而产生更加协调契合的现象,称之为磨合效应。群体内部这种摩擦,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否则可能产生游离效应或冲突状态。大学毕业生进入新的集体和工作岗位后,出现对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的不适感,是就业磨合期的正常现象。在其自身努力的积极作用下,和单位相关领导与同事的关心、协调和配合下,个性倾向性中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与就业单位及群体之间逐渐达到协调契合时,彼此之间便产生磨合效应,大学生会对就业单位逐渐产生适应与满意感。反之,则相互之间产生游离效应,相互的不适和排斥感逐渐增强,便可能出现就业磨合期的各种不良现象。

四、对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的思考与探索

大学生就业磨合期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学者们大多将其归属于大学生的适应能力问题,试图从提高大学生社会或工作适应能力视角,解决就业磨合期不良现象严重的问题,经有关调查表明,收效甚微。据上述解读与分析,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磨合期问题不能单一从大学生或教育视角思考,应从多层面,多维度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提高认识,形成社会合力

大学生就业磨合期问题已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并参与问题的解决。各级政府与领导应提高认识,将解决大学生就业磨合期问题,放到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制定宏观政策与微观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关注。政府各职能部门、各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家庭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均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形成社会合力,积极探索、配合、帮助大学生平稳、顺利渡过就业磨合期,以减轻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二)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只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质量方能满足社会需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只有符合社会需求,才能加深对社会与工作岗位的认知并产生适应性,因此,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的各种表现与其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与教育模式,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学比例,减少人才技能与工作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链接。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也被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以德育为先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应引起高度重视。据有关调查显示,就业磨合期心理迷惘、焦虑等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心理教育应成为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组织部分,身心健康是大学生较快而顺利通过就业磨合期的关键。

(三)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的主导作用

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后,就业磨合期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当今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其问题更趋严重。企事业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应对此加深认识,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的主导作用。我国《劳动法》第六十八条明文规定:用人单位應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可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应积极从人才消费者变为人才培养的责任者,要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建立开放、宽容、团结、互助、有力个人发展的企业文化,帮助大学生尽快融入集体,最大限度减少就业磨合期对个体或单位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并为单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

(四)提升个人技能与素质,增强职业胜任力

个体就业磨合期的时间长短及平稳度,其自身起主要作用,大学生对此必须具有充分的认识。入职前必须为职业胜任做好充分准备,所谓职业胜任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个人能力、人格等品质特征能够满足职业要求的状态。符合这种要求,才有可能在职业活动中获得优秀的工作绩效[13]。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心理失衡的辨别与调适,做好迎接挑战的思想与心理准备;认知自我、社会、就业岗位群,能尽量满足“人职匹配”,努力减少就业盲目性。入职后,充分认识对社会和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必要性,谦虚好学,开拓创新,尽快融入企业文化,团结协助,尊敬他人,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总之,大学生就业磨合期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单一从大学生层面思考解决问题的路径实效性欠缺。为此,社会各界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发挥大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社会舆论,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帮助大学生尽快和顺利通过就业磨合期的考验,减少对社会、企业和个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2016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逾三成毕业生工作半年跳槽[N].佛山日报,2016-10-17.

[2]刘尧飞.徘徊与坚守:初就业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调查研究[C].江苏省第八届学术大会学会专场论文哲学社会类论文汇编,2014:10

[3]朱海滔.大学生就业后如何度过职场“磨合期”[J].中国就业,2010(3):58-59.

[4]宋小明.大学生就业磨合期的自我管理[J].现代企业,2016(5):63-64.

[5]郝刚.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缩短学生就业磨合期——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3-36.

[6]谭为跃.缩短就业磨合期视角下的职业品质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88-89.

[7]黄颖婕.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期离职原因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8]胡永青.职业适应期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22):19-23+18.

[9]侯芬.新进大学生员工在职业适应期的心理危机管理——基于组织社会化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51-53.

[10]郝新强,王刚.心理契约违背与职业适应期员工离职倾向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15):102-103.

[1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58.

[12]吉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7-38.

[1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55.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新时代背景解读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