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2018-10-23洪再环
洪再环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方法,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一般学科教学等同起来,采用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实践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应该以受教育者学会如何思考为基本立足点,要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1-0216-02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我国以来,不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而且也为当代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国现代哲学上提供了有效的主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今天的地位,除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众多信仰及维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的前提下,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向前推进,成为我国哲学界当前所面临的难题。故此,本文认为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理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构建和阐述的基础上,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建设。
一、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方式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是以灌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为主要任务,以规模化教学为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方式。
(一)以“理论体系”构建和阐释为主要任务
由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建者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并没有对他们所创立的新哲学理论进行系统说明,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如何向人民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一个系统的概括和说明就成了必然。苏联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特别是列宁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构建。我国由于是在苏联之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借鉴了苏联的经验。虽然在具体的章节上,加入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如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邓小平的“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但是在总体上,当时还是没有跳出苏联模式,在教科书的编排上,仍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性构建作为主要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授上,仍然也是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性知识为目标。这系统的起点是“物质”,通过物质的现实性,推出“物质决定意识”这个结论,通过这个结论推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历史,就形成了唯物史观。这是整个体系的基本框架所在。
(二)以知识灌输为目的
以知识灌输为目的,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以经典教材的内容为主,在讲授的过程中,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目标,其希望的结果是被灌输者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则。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是,以教育者作为主体、受教育者为客体的一种主客体的单向作用形式。
从目的性上看,教育者的目的是系统地、清楚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則灌输给受教育者。至于受教育者能不能掌握、掌握多少、能不能在实际中运用,这不是教育者重点关注的。而受教育者的目的则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地记住每一个概念和基本原则,能够回答教师的提问。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以教师的观点为观点、以教师的理解为理解、以教师之是非为是非的学风”[1]75。
二、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其教学方式的弊端也逐步地显现出来,这些弊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的人为割裂
通过唯物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区分开了;通过认识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不可知论区分开了;通过辩证法和历史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区分开来了,也把它与一般的唯物主义区分开了。通过这几种区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显现出一种全方位的超越的图景。但笔者认为,这种区分有以下弊端:一是这种区分是一种论战式的区分,是一种机械式的划分。这是一种对旧哲学的回应,但是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的那样,他为了反对杜林先生,他不得不跟着杜林先生走,从而不能完整地论述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把恩格斯的话延伸开来的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在当今这种对旧哲学的回应式的构建,必然也无法摆脱旧哲学体系的束缚,因而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二是误解了恩格斯所提出的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理解。恩格斯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编写者得出结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要回答这些问题。在笔者看来,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有时会提到这些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在概念上过多地纠缠,即他们已经跳出了这种思辨模式,而把哲学的对象转移到了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上,在对具体问题探讨上得到了论证,而且,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唯物论、辩证法、方法论和历史观这些问题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这种刻意的区分不仅不能完整地、系统地呈现出马克思的新哲学的面貌,而且还会在无意之间割裂了马克思的新哲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传播这样一种观念,必然使受教育者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二)“理论体系”意识容易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沼
形而上学是指“在思想方法或思维方式上,它主张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缺乏对对象的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的思考和在对立握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思维方式”[1]112。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实践活动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往往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性的传授,但这像前面所探讨的,这种“体系意识”对系统性的过度追求,会导致一种相反的结果,即在无意之中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的断裂。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各组成部分的统一性和内在关联性就没有得到合理地显现,这就决定了它无法传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实质和精神。如果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受教育者也灌输这种意识,必然会让受教育者也陷入一种孤立地看问题的思维模式。其次,在“体系意识”的支配下,人们关心的是哲学概念、原则之间的演变和逻辑,强调的是概念之间的逻辑演变,这必然会导致与现实生活的脱离。再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往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对立起来。这样会造成一种错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独立于任何哲学之外的,是凭空产生的。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去把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进行简单的、机械式的评判,把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所有哲学,要么看成是思辨的、形而上学的、唯心的,要么把它们仅仅看作是批判的对象。这样既不能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产生的变革,也不能吸收其他哲学的合理因素,从而陷入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
(三)教学实践中的教条主义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授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教科书作为绝对真理。他们往往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教科书为依据进行教学活动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不仅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作为绝对真理,而且还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编写的观点作为绝对真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照本宣科地传授教科书的每一个概念、原则和每一句话。教育者的这种教学思维必然会感染到受教育者,导致受教育者在接收教育内容时,也会把教育者的观点作为绝对真理。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方法”
转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方式,成了现代教学的内在要求。那么,如何转、转向哪里,成了当下哲学研究者所要面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其核心就是从“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方法启迪式”的教学方式。
(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应该以受教育者学会如何思考为基本立足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直接关乎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那么,当下如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更好地传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教学过程中,把启发受教育者学会思考作为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有一定的掌握,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启迪受教育者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何在。
(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中,要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
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即要从我国的现实状况出发,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对整个无产阶级来说都具有普适性,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要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定,即要注意特殊性,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运用其理论。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这样做的。因此,从实际出发,这是我们研究新问题、发现问题的出发点。其次,“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提供的方法论意义,作为分析、研究具体的实际问题的思想指导”[1]93。这就要求,受教育者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后,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的实践思维方式去分析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而不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机械地套用在现实问题上。最后,要实事求是,即从事实中求“是”,这就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提供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际逻辑,去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从中引出新结论——做出合乎本国、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和发展”[1]93-94。
参考文献:
[1]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