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法治新思维
2018-10-23张旭
张旭
摘 要: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在这场影响全世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大数据时代来临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即以數据为核心、运用提前预测、关注问题的相关性和智能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影响并形成了“互联网+法治”思维、共享思维、预警思维和精准思维这些法治新思维。
关键词:大数据;云计算;法治思维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3-0145-03
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地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理性思考方式,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我国现阶段运用法治思维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职权法定为原则,充分发挥法治的力量,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氛围。第二,以维护稳定为核心,深化平安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准则,文明、严格、规范执法,强化执法者的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权限意识。第四,以依法行政为基点,努力促进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良性互动,化解社会矛盾,用法治思维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等。
一、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大数据思维及其影响
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带来的大数据时代,一般来说可以有如下四个层面:第一,大数据是一种新技术;第二,大数据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第三,大数据是一项新的重要基础设施;第四,大数据是一种新的基础性社会制度。在这其中最令人深思的就是大数据引发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给个人、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中,更多以数据为核心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数据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基础,所有决策的前提必须要求拥有的海量数据为支撑,然后在云计算的帮助分析下,得出有效的结论,人的决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大数据的作用不在于“大”,而在于“有用”,在于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其次,在大数据时代中,更多运用提前预测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旧有认识,曾经认为无关紧要,甚至毫无价值的繁杂数据,现在都可以通过存储、分析、共享而产生新的价值。这些大数据与云计算带来的分析结论就是预测的根据,比如:预警技术,只有提前几十秒察觉,防御系统才能起作用。大数据时代智能机器可以根据人们之前的信息,主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像淘宝网会通过用户的购物记录提示他可能愿意购买的相关产品信息,同样预测技术也可以运用到疾病诊断、推荐治疗措施,甚至是识别潜在犯罪分子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数据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可预测的便捷的生活方式,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新视角。
再次,在大数据时代中,更多地关注问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具体表现就是,当出现某种现象时,按照一般的情况,通过数据统计的高概率显示它会有相应的结果,那就依据数据结果去决策。比如说:在电子商务中,知道人们对“什么”感兴趣很重要,但人们为什么对此感兴趣就没那么重要。亚马逊网站的推荐系统梳理出了用户的相关关系,但不知道背后的原因。这就推翻了自古以来的惯例,过去寻找原因的信念正在被“更好”的相关性所取代。这正是大数据时代提供给人们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更加精准,更多维度,也更有效率地解决现实问题。
最后,大数据时代中,更多运用智能思维。认知计算是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它具备规模化学习、目标推理及与人类自然互动等自我学习系统,认知计算可以像人脑那样通过数据挖掘、图像识别及与人的自然语言交流及不断学习,获取不同类型的海量数据,并进行分析、推论,并根据互动对象及环境变化做出动态反应。比如:反馈经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产物。2013年初,三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针对脊椎病的防治创立了一个公司,通过大数据证明脊椎病的形成与人们的坐姿有关,并研发了治疗提醒功能的APP服务,即将一个传感器放在用户皮带上,此传感器可时时监测用户的坐姿,并通过移动网络,传输到“云中心”,“云中心”的服务器不断积累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评估用户的坐姿并计算出多长时间需要调整,然后将调整的信号发到用户手机上。不仅如此,它还可以将用户的坐姿状态数据直接发给用户的好友,让更多人知道彼此的状态,进行分享、监督、反馈和纠正。由此可见,认知计算、反馈经济所反映出来的大数据时代更多实现了类脑计算——让计算机系统能够像人脑一样学习、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而改变人类自身的生活与行为方式。
二、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法治新思维
(一)“互联网+法治”思维
法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制度、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建设,也涉及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各层面,所谓“互联网+法治”思维就是在大数据时代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新技术,依托互联网建设加快我国法治化进程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互联网+法院、互联网+检察院、互联网+公安、互联网+司法行政、互联网+人大、互联网+政府等,它又可称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法治新思维。
举例来说,在“互联网+法院”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使用司法电子数据的问题。从全国法院来看,我国法院系统司法统计工作已经初步实现了电子化、数据化和规范化,以每年发生1 000多万个案件计算,10年就有1亿多个案件的电子数据。这些数据分散在计算机系统与档案室中处于“休眠”状态,无法实现数据价值。现有的司法统计软件只能快速统计出案件受理数、结案数、结案率、调解率、结案方式、诉讼标的额等基础数据。为解决此问题,北京法院通过对法院审判工作与案件特征的长期、深入分析,结合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起数学统计模型,把孤立的案件之间建立起联系,提供数理统计、预测、挖掘等高级数据分析功能,形成了系统主题应用,获得各种视角的统计分析结果,包括撤诉数据、社区矫正情况、审判案件的程序运行状态、执行案件终结与中止情况、商业贿赂犯罪情况、妇女及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等专题数据。通过“互联网+法院”的共享平台建设,这些有价值的司法数据不仅在法院系统内部共享,更通过定期公开发布于网上,使其他司法机关、各级政府、社会组织、高等院校、法律团体及调研机构和法律从业人员能够充分利用,实现这些司法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司法行政系统在落实“互联网+司法行政”的过程中,监狱戒毒系统实现了监狱内部监控全覆盖、戒毒所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各地司法局和司法所统一建设了互联网信息互动平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设立了“12348”免费法律服务热线,向全社会提供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和法律援助等电话咨询服务。全国各地统一开发了人民调解管理系统、社区矫正执法管理系统,其中人民调解管理系统实现了社会矛盾现场调解、调解信息现场录入、调解协议现场打印、调解情况动态管控、重大疑难案件远程视频支持、社会矛盾及时反馈等功能。社区矫正执法管理系统实现了音视频通讯、违规告警、指纹采集等功能,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实现全部录入。
(二)共享思维
所谓共享思维,就是依靠大数据和云计算,以互联网技术为平台,整合网上现有的相关数据信息,实现法治政府的监管与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共享思维主要体现在法治政府建设这一层面上。我国在2015年提出:“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各级政府都在加快大数据建设,纷纷成立大数据管理中心(管理局),出台加快大数据建设文件,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并将大数据意识渗透到政府工作中。将大数据理念深化在依法行政的各个环节,具体表现在行政决策时运用大数据,在制度建设时运用大数据,在行政执法时运用大数据,在监督检查时运用大数据,在化解矛盾时运用大数据,在便民服务时运用大数据等。
在大数据背景下,共享思维首先要求法治政府应当主动公开数据。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除非因保密而不公开的数据之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将掌握在手的海量数据向全社会公开,这些数据包括教育、医疗、旅游、金融、供水、供电、燃气、通信、民航、铁路、道路、客运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关联性分析。另外,数据公开渠道除了网上公开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电子信箱等方式,从而扩大政府数据的影响力。其次是科学有效地采集政府数据,建立法治政府行政行为基础数据库。这些基础数据库包括行政法规库、行政权力库、公共服务事项库等,将政府所有的行政行为实施依据都从行政行为基础数据库中提取,确保行政行为准确无误。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相应的数据源头清理体系。即一旦发现法律法规有新变化,行政权力库中相应的法律依据系统会自动进行调整,无须再进行法规清理,避免数据差错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最后是保证政府数据的质量。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采取措施,从源头加强数据管理,确保网上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同时,成立专业的政府数据开发管理团队,对政府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研究和使用,充分发挥政府数据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预警思维
所谓预警思维是指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預测到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从而由政府向公众提供预先警告,以此来降低灾难和损失的思维方式。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可以说预警思维体现在治理国家的方方面面,被公众普遍认识与了解的就是气象灾害预警,大数据可以针对地震、洪涝、高温、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进行预测和提前告知,按照灾害性天气气候强度标准和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将重大气象灾害确定为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预警,以此有助于减灾、防灾和救灾,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预警思维还具体应用于处理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恐怖活动、骚乱活动、自然灾难以及传染病等公众治理事件中赢得主动权,如大数据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可以进行突发疫情的预测,分析出疾病的来源并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控制,有效地实现对疫情的跟踪、了解与掌控。
预警思维最常应用于警务预测方面,利用数据优势进行各种社会信息的整合和挖掘,形成一种全新分析犯罪形态、有效打击各类犯罪、提前进行预防犯罪的思维方式。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点在大数据时代完全可以实现。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破案需要依靠大量的时间、人力以及办案人员的丰富经验,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公安部门“有选择地办案”,但是通过借助大数据强大的分析技术和快速处理能力可以在有限警力的情况下,更加高效地侦破犯罪案件。在大数据时代预防犯罪变得相对容易,公安系统通过对大量案例进行数据技术分析,可以筛选出关于案件高发地区、时间、特点及犯罪人群等信息,按照危险度等级和实际情况对标有“极度危险”和“非常危险”的人员进行集中监控,从而减少社会犯罪事件的发生,更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四)精准思维
所谓精准思维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在任何细小的问题上精准到位,解决具体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排斥笼统、大而化之的模糊工作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员干部要提高精准思维能力,“从细节处着手,养成习惯”做到精准分析问题、精准解决问题。精准思维要求法律从业人员应当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得出的结论,对所处理的具体问题进行精准定位,进而实现依法精准管理、精准服务和精准监督,科学高效地解决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之前,由于技术障碍、成本太高等因素,政府在公共治理过程中难以实现精准定位,无法完成对社会生活的精准管理、对公众的精准服务及对社会各组织的精准监督。精准思维还体现在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监控上,以反腐败为例,在调查腐败案件时,利用大数据还原涉案官员在各个方面的生活轨迹,其中包括调查其通话记录、电子邮件、录音、录像、视频监控、电脑和手机的上网记录、收发邮件和聊天记录、银行卡和信用卡交易与购物信息、身份证登记系统等,这些数据资料都能成为证明其腐败的有力电子证据。其中视频监控系统就是精准监控的主要方式,其适用范围特别广,街道、社区、商业场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楼宇通道、停车场等都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人们在不经意间就可能被各个角落的“眼睛”监控并被保存起来,因此它被称为“天网”,随时监视腐败分子的一举一动。通过对腐败分子进行GPS精准定位,查处他所有的出行记录,就能及时锁定他的出逃路线,有利于顺利地抓捕,防止更多腐败分子携带巨款外逃的情况出现。
总之,大数据时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它充满了生机与挑战,给人们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术与思维方式,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好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机遇,以法治新思维来促进我国的法治化建设,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洗礼。
参考文献:
[1]王永强,管金平.精准规则:大数据时代市场规制法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14(6).
[2]高奇琦,陈建林.大数据公共治理:思维、构成与操作化[J].人文杂志,2016(6).
[3]易万云.大数据语境下司法统计的实证分析与经验借鉴[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2).
[4]赵伟.大数据在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
[5][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扬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