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分析

2018-10-23王霞

系统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球囊心肌梗死流程

王霞

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急诊科,江苏常州 2132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心肌坏死,在我国,每年新增的AMI患者数高达50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进展快,并常常伴随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患者病死率高[1]。相关报道指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诊效率、改善抢救效果及患者预后[2]。为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AMI临床急诊急救中的应用价值,该文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经该院门急诊抢救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组不同急诊护理流程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指标加以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门急诊实施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4例。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因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就诊,经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确诊,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对于AMI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研究排除了未签订研究同意协议书、合并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4例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抢救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条件下展开,该组有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42~76 岁, 平均年龄(59.04±4.32) 岁,ST 段抬高 AMI(18例)、非 ST 段抬高 AMI(14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该组有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41~75 岁,平均年龄(58.89±5.03)岁,ST 段抬高 AMI(20例)、非ST段抬高 AMI(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按照常规急诊流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抢救,包括院前抢救、接诊、入院后指导患者卧床、给予低流量氧疗处理,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率、血压,做血生化检查等,做出初步诊断,并转送至手术室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手术。

对观察组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内容包括:①优化院前抢救及患者转运:急诊室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急救组出诊,包括工作时间5年以上的医师及护士各1名,在急诊车内提前备好急救药物(降压药、强心药、血管扩张药、利尿剂等)以及相关仪器(包括心电图仪、血压仪、吸氧装置等),时刻通过电话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指导家属进行相应处理,等待急诊人员。到场后,应立即评估患者状态,保持呼吸畅通、给予氧疗,对于心律骤停者立即采用心肺复苏术,待患者生命迹象改观后做好固定,开放静脉通路,输注药物,立即送往医院急救[3];②优化接诊:急诊护士应在急救车到达前3 min在医院门前集合,患者到达后小心将患者转移至医用床并尽快转送至急诊室;③优化急诊步骤:入院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综合院前急救、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病情分为3个级别,1级:急性ST段抬高,出现心力衰竭,应优先安排急救;2级:急性ST段抬高,未合并心力衰竭症状,在15~30 min内完成诊治;3级:非ST段抬高,入院时患者病情已经有所好转、稳定,首先抽血、检查,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可在60 min内完成诊治[4];④优化手术配合:对手术配合护士进行介入手术、球囊扩张支架术的培训,明确护理责任、做好手术协助。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AMI患者的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院内AMI复发率。抢救时间指患者进入急诊室到送出急诊室所用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指从入院至球囊扩张的时间,用于评价急救质量。AMI复发指患者抢救后于住院期间再次出现AMI相关症状(经心电图检查确诊出现AMI的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的影响

两组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相关指标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上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的抢救效果更好。见表1。

表1 两组AMI患者的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比较[(±s),min]

表1 两组AMI患者的抢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比较[(±s),min]

组别 抢救时间 球囊扩张时间观察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44.67±6.28 59.46±8.33-8.020 0.000 78.42±10.16 115.90±11.64-13.722 0.000

2.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AMI患者预后的影响

经抢救,两组AMI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且在住院期间无一例死亡情况,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96±3.21)d,与对照组的(13.01±4.28)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3,P=0.958);住院期间,在 AMI院内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为3.12%,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AMI患者的院内复发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闭塞,心肌血氧供应中断,而导致的以心肌损伤为主要病变的危重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进展迅速,及时进行急救、支架手术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5]。

然而,传统的急诊护理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在院前抢救、接诊急诊、手术护理方面未做统一的规定,导致抢救效果差异性大、可控性差,这种急诊护理模式虽然能够挽救患者生命,但抢救工作的效率和预后都存在明显不足[6]。优化急救护理流程,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建立合理的急诊顺序、节约抢救时间,使AMI的急救护理更加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标准性,从而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预后[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的关键环节包括院前抢救、急诊过程和急救手术,其中正确、及时、规范的院前抢救对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病情、安全转运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该院对出诊人员、急救物品准备、院前抢救步骤等都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优化[8];急诊是及时诊断患者病情病因、为手术做好准备的必要环节,该院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AMI患者分为三级,优先抢救危重患者,这也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9];目前,球囊扩张支架手术是治疗AMI的首选手术方案,但这种术式的专业性较强,需要护理人员专业、默契的配合,该院对护理人员进行支架手术相关培训、并明确其责任,这也有助于其做好手术协助工作。

最后,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抢救时间为(44.67±6.28)min、球囊扩张时间为(78.42±10.16)min、院内AMI复发率为3.1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抢救时间:(59.46±8.33)min; 球囊扩张时间:(115.90±11.64)min;院内 AMI复发率:25.00%(P<0.05),这表示对于AMI患者而言,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节约急诊时间、提高急救效果、改善预后,也与靳淑君[10]关于优化急诊流程的研究组AMI患者进出急诊室时间为(42.11±11.47)min、心电图检查时间为(4.15±0.88)min,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进出急诊室时间55.85±27.88)min, 心电图检查时间:(7.85±1.35)min,(P<0.05)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而言,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和实践。

猜你喜欢

球囊心肌梗死流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