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考酮缓释片与即释吗啡片联合治疗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疗效的影响

2018-10-23聂永莉梅雄马红卫

系统医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羟考酮吗啡癌痛

聂永莉,梅雄,马红卫

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汉江医院肿瘤科,湖北丹江口 442700

癌痛为恶性肿瘤患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持续性症状,大部分癌痛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全方位且剧烈的疼痛,且伴随强烈的植物神经异常或者心理异常[1-2]。目前临床上对癌痛以综合性的药物治疗为主,但疼痛评估和疼痛治疗效果的判断受患者主观性的影响较大,为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于推广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3]。随着近年来对癌痛治疗的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开始联合经典癌痛治疗药物吗啡与羟考酮缓释片等强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4]。为探讨癌痛的最佳治疗办法,该文对该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112例癌痛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探讨羟考酮缓释片与即释吗啡片联合给药治疗对患者疼痛程度及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肿瘤科癌痛患者112例,所选患者均符合癌性疼痛的诊断标准[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20~72 岁,平均年龄(43.7±12.3)岁;包括 2 例喉癌,5例鼻咽癌,4例食管癌,4例肠癌,13例肝癌,9例胰腺癌,7例胃癌以及12例肺癌;疼痛类型主要包括神经痛8例,软组织浸润疼痛5例,内脏疼痛30例,骨痛6例以及其他类型疼痛7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28 例;年龄 22~73 岁,平均年龄(43.5±12.2)岁;包括 4例喉癌,5例鼻咽癌,5例食管癌,4例肠癌,14例肝癌,6例胃癌,7例胰腺癌以及11例肺癌;疼痛类型主要包括神经痛9例,软组织浸润疼痛7例,内脏疼痛29例,骨痛6例以及其他类型疼痛5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 (国药准字:H20120518)治疗,初始计量为10 mg/12 h,而后根据患者病情对计量进行调整,直至患者疼痛完全消失或者患者疼痛强度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3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式的基础上联合即释吗啡片(国药准字:H63020015)治疗,起始剂量为20 mg/12 h,而后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调整患者用药剂量,按 10、20、60、90 mg 或者 120 mg 逐渐增加,直到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或者得到显著缓解(NRS≤3 分)为止。

1.3 观察指标

通过视觉疼痛模拟(VAS)评估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共10分,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和其他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指患者治疗后疼痛得以完全缓解或者缓解显著且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明显缓解;有效指患者经治疗后疼痛大部分缓解且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无效指患者经治疗后疼痛无缓解且其他临床症状均无缓解。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46/56), 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的 50.00(28/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疼痛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对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s),分]

组别VAS疼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t值 P值观察组(n=56)对照组(n=56)t值P值7.26±1.95 7.23±1.97 0.08 0.936 2.04±0.31 5.77±1.82 15.12 0.000 19.78 4.07 0.000 0.000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癌痛患者的数量亦逐年上升,此症状对患者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给予癌痛患者与肿瘤同等的关注十分重要[6]。目前临床上癌痛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止痛药物单独使用便可使癌痛患者90%的疼痛得到程度不一的缓解[7]。为了使癌痛患者得到更好的疼痛缓解,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癌痛的缓解方式给予高度重视。

盐酸羟考酮是一种镇痛效果更优的新型阿片类镇痛药物,其发挥镇痛效果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自身脊髓以及脑内的特异性中枢神经系统(CNS)内源性阿片受体有关[8]。另外,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镇痛作用会随着其剂量的上升而增强,其剂量的最高限度可由患者所出现的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来控制。此外,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采用acrocontin新型控释技术,患者服用后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可维持长大12 h,用于镇痛治疗时的镇痛强度为吗啡片的两倍[9]。与其他阿片类镇痛药物比较,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对患者K受体的作用较强,尤其适用于病理性的神经痛和内脏疼痛的临床治疗;但盐酸羟考酮片能直接作用于患者脑干,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从而降低患者的电刺激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性[10]。即释吗啡片是临床上最经典有效的癌痛治疗药物,但该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嗜睡以及便秘等各种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常与其他镇痛药物联合使用[11]。

该研究结果中,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vs 50.00%),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2.04±0.31)分 vs(5.77±1.82)分];与胡汇敏等[7]研究结果[临床疗效:80.00%vs 53.33%;VAS 评分:(2.1±0.3) 分 vs (5.7±1.9)分]相似;表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的降低效果明显优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单独使用,对患者疼痛等其他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即释吗啡片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用药时可以发挥协同镇痛作用,从而起到了更好的疼痛缓解作用,进而缓解了由疼痛引起的其他不适反应,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即释吗啡片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癌痛患疼痛程度和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羟考酮吗啡癌痛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不同的护理合作模式在癌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普瑞巴林联合羟考酮对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研究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阿瑞匹坦对癌症化疗患者口服羟考酮控释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