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构建

2018-10-23鸿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验班学期听力

马 鸿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7)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新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向合作协助式学习方向发展……”所以,要满足新形势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变革的需求,必须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构建信息化、自主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

1 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以追溯至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1972)[1]。该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学生忠实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师设计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组织并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们汲取同伴的优点,并在一定情境及人际关系中交流,最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完成对自己心理表征的建构。

1.2 课堂互动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1982)强调[2],在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培养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方式是课堂活动。它能使学习者有大量参与信息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学习者在近似于母语的环境中自然地学习,最终掌握语言。

Allwright 和 Bailey(1991)认为[3],课堂互动是在课程计划与输出之间产生的,图示如下:

图1 教学计划和教学结果之间的关系(Allwright&Bailey, 1991, P.238)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课堂互动是在完成各种活动即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练习的机会、获得大量的输入,使学习者能主动地去探索所学语言及其文化。

2 构建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依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7),本研究突破传统听说课教学模式,并探索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听说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在交际中准确、流利、恰当地表达思想的能力。本研究采用由美国培生朗文教育出版集团出版发行的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英语教程——《朗文交互英语》(以下简称LEI)作为学生的听说教程,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将教学内容与视听说融为一体,构建出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式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具体如表1:

表1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课题组团队通过集体研讨,从导课、课程内容教学、学生自主上机练习到测试,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听说”的机会。课前,学生通过LEI 网络平台预习课程;课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对重点和难点逐一提问、讲解、延伸。课后,教师给学生安排自主学习任务。课程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真实场景,学生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方式在真实情景中练习听力;“说”是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完成,学生可以扮演视频中的任一角色与视频中的其他演员对话、录下自己的发音与原声对比。课后,通过LEI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在任何时间复习课程,教师也可以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答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期末考核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

3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效果的实证研究

为了验证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听说水平。研究者进行了为期三个学期的实证研究,从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两个方面采集数据。

3.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抽取沈阳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2014 级的两个入学时水平相当的班级进行实证研究。一个班级为实验班(教师采用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一个班级为控制班(教师用传统教学方法);并对两组实验对象每个学期期末分别进行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历时三个学期。为了确保所得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听力测试题采用学生均没有接触过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真题;口语测试也由二名有多年教学经验并有口语测试考官经历的教师共同完成以保证口语评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测试成绩进行采集后用Spss 20.0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4],对比三个学期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成绩结果。

3.2 实验结果

3.2.1 听力水平测试结果

表2 Group Statistics

表2 是控制班与实验班第一学期听力的数据分析,CG 代表控制班,EG 代表实验班,从平均分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 (12.0000)小于控制班(12.5897),但差距并不大,所以,两个平行班在第一学期的听力水平相当。

表3 Group Statistics

表3 是第三学期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听力成绩分析,从平均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平均成绩(13.8537)大于控制班的成绩(12.5854),说明在第三学期,实验班同学的听力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高于控制班的成绩。

3.2.2 口语水平测试结果

表4 Group Statistics

表4 是控制班与实验班第一学期口语的数据分析,从平均分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6.683)小于控制班(6.707),但差距并不大,所以,两个平行班在第一学期的口语水平相当。

表5 Group Statistics

表5 是第三学期实验班与控制班的口语成绩分析,从平均成绩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平均成绩(8.0366)大于控制班的成绩(7.4756),说明在第三学期,实验班同学的口语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高于控制班的成绩[5]。

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的学生和控制班的学生入学时水平基本相当,但是,实验班的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成绩进步幅度都比控制班学生学习成绩进步幅度大,最终在第三个学期期末听力测试、口语测试成绩均高于控制班,表明本研究构建的“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行之有效。

4 结论

以教师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交互式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将信息化、网络化、自主化相结合,这不仅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7)的指导方针,也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理念[6]。教师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教学管理平台,创建真实的情境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说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实验班学期听力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