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注点
2018-10-22王中华
王中华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效的教学技巧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会学、乐学,并将学到的方法举一反三,付诸实践。
关键词:阅读;教学;关注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中之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文本,还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便于学生课后自主阅读。也就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阅读课堂,汲取有关阅读方法的知识呢?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琢教学导入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课堂开始让学生眼前一亮,很自然地,学生会愿意跟着教师走入文本,开启全新的阅读之旅。那么,教师如何让自己的导入“先声夺人”呢?
课一开始,犹如演出的开场白煽动观众的情绪一样,教师充满激情的导入语能将学生迅速带进文本,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文。如教学《画杨桃》时,教师导入:“各位顾客,你们好!欢迎光顾小店,请看我们的水果,个个饱满多汁。现在要来考一考大家了,你们都认识哪些水果呢?”此时,课件适时出示各种水果的图片。其中,杨桃的图片最后出示,教师顺势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水果呢?大家认识吗?有同学吃过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杨桃有关的故事——《画杨桃》。”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入手,巧妙设计导入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教师巧妙地导入,让学生充满参与的热情,大胆、自信地去挑战文本。活跃的对话让每一个阅读环节都成为涌动个性色彩的平台,生本课堂,让师生尽情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二、巧设课堂疑问语
课堂上,如果一直是教师不停地灌输,学生必然会昏昏欲睡,没有学习的热情。但是,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层层设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这犹如相声中的“包袱”,只有一个个地抖出来,学生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教学《搭石》一课,学生学完第一段后教师设疑:“学完这一段,你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小小几块石头引出了哪些美丽的‘风景呢?”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设疑要巧,要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能单纯地为问而问,要对接下来的教学起到引导和铺垫作用。
三、妙思环节过渡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像摆豆豆一样,将所有的教学内容或环节单纯地一个个呈现出来,要有效地将各环节连接起来,而且各部分之间要衔接自然,这时就需要教师设计出巧妙的过渡语。如教学《赵州桥》这一课,教师由指导学生感受桥的美观到引导学生“赞桥”时,这样过渡:“大家已经非常了解这著名的古桥了,当你在感受赵州桥的美观时,你有没有觉得赵州桥的设计非常巧妙,设计师李春很了不起?请大家一起来夸一夸赵州桥吧!”由此,自然过渡到“赞桥”这一环节的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精炼适时点拨语
叶圣陶说过:“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这就是教学中的点拨。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在带领学生了解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后,好像课堂就应该戛然而止了,但是,难道这篇课文只是让学生了解这些吗?显然不是,教师应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点拨指导:“游览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再次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并鼓励学生课外了解我国还有哪些群岛和相关的海洋资料。一节课中,教师既不能“滔滔不绝”,也不能奉行“沉默是金”,而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指导,让学生深入理解语句或文本背后潜藏的情感或价值,使每次阅读教学都发挥最大价值,让学生由课堂的文本阅读获得更深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
五、奇思教学评价语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当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出教师设置的疑问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文本背离时,教师不要简单地否定,最好是让其他学生展开讨论,从学生的视角分析这个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这样更具说服力。
六、归纳教学总结语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在教学结束时根据课文内容,从学生研究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激励学生探究新知。在倾听学生表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补充的方法,将心中的感受和启发或建议,以补充的方式为学生的理解感悟锦上添花。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而且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建议中收获更多。在教师的补充之中,使文本的特点一点一滴地彰显,阅读的方法和手段再次凸显。
由此,“生本閱读”不断被激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个性得到了彰显,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课堂呈现出和谐、生动的状态。这样的“生本阅读”将会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6).
[2]喻玉生.生本视野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