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剧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2018-10-22李晞吴明翰
李晞 吴明翰
摘 要:邕剧自形成至今经过了兴盛到衰落再到重生的过程,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娱乐方式的多样化,邕剧文化正面临着逐渐被边缘化的尴尬困境,而通過教育带动文化的传播,实现邕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邕剧文化 传承 高中美术教学 发展
邕剧是广西本土的戏剧形式,也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邕剧文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之一,原名本地班,因使用邕州官话演出,1951年被定名为邕剧。在社会环境大变化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邕剧的传承与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针对邕剧文化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通过教育的途径传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邕剧的起源
与其他地方戏曲一样,邕剧起源于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的创造性活动。相关资料记载,本地土戏和民间说唱艺术在清嘉庆和道光年间流行于广西南宁及云南、广东等周边地区,这是邕剧的发展的前期。邕剧的发展衍变分两个阶段:第一,受到桂剧和祁剧影响,融合了桂、祁两剧的艺术特色。祁剧在清道光和咸丰年间传入广西桂林,祁阳班常与桂林班搭班演出,长期的同台演出使桂林班的技艺受到祁阳戏的影响并逐渐发展为现今的桂剧。同时祁剧艺人玉洪官在南宁一带演出、授艺并成立戏班,对当时邕州地区戏剧的发展影响很大。邕剧在两种戏剧的影响下,经过不断融合和交流,形成了独特的唱念和行当;第二,受粤剧影响。粤剧于清代从广东传入广西,广州当时是商埠,商旅进入广西并成立广东会馆,邀请广府戏班前来唱戏。广西艺人模仿广府班的艺术语言组建“本地班”,采用“戏棚官话”为舞台语言,以皮黄声腔进行演出,也在每次的搭班演出和交流吸收中,逐渐形成粗犷、豪放的特点。
二、邕剧的文化价值
从中国各种戏剧的发展历史来看,邕剧与其他戏剧一样,是具有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艺术形式。首先,邕剧具有娱乐价值。过去的戏剧之所以受到该时期人们的青睐,是由于戏剧本身具有的娱乐价值。基于人与社会的普遍性需求,邕剧的发展越来越考虑到娱乐性质,由原来的娱神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娱人。过去的社会发展和传媒技术相对落后,人类娱乐的方式很单一,而邕剧这种集武术、声腔、妆容、嬉戏、情趣、讲述于一身的艺术形式自然成为了旧时邕州一带人们茶余饭后、消遣时间、丰富生活的方式。其次,邕剧具有教育价值。教育的过程是人和人类活动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一方面,过去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人们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机会甚少,而邕剧上演的剧目多数来源于历史文化和文史故事,人们通过欣赏邕剧来学习文史常识,如司马迁的《史记》,从中获得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教育是培养和塑造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意识的有效途径。剧中的各类人物塑造,其奸诈、忠良、正义、邪恶、贪婪和无私等强烈的人物形象会生动地通过舞台和艺术化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观众通过观看获得自身的情感价值判断,从而形成价值取向,邕剧的教育功能就是基于观看到判断再到形成的过程。
三、邕剧文化的现状
在历史的长河中,邕剧也在经历兴衰后得以重生,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今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解放路42号的新会书院作为邕剧的文化展示店,在整体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邕剧团每周都会有好戏上演,但得不到广泛的宣传与弘扬,社会环境的改变与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使邕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存在困难。从新会书院的现状看邕剧:
首先,空间狭小。新会书院是邕剧的文化展示场所,但其年代久远,整个空间包括彩排、演出和观众席都较为狭小,在有限的空间中,邕剧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其次,市场不景气。在高消费的社会环境中,邕剧演出的市场较小,每周虽都有邕剧在新会书院上演,但次数有限,艺人的待遇一般,更由于相对较低的待遇导致艺人招徒困难;再次,传播平台小。现在邕剧已被编入广西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此外,也通过南宁的媒体进行宣传,但由于宣传的力度小,导致群众的关注度低,缺少受众,尤其是缺少年轻的受众。由以上三点可见,传统民间艺术逐渐被边缘化,邕剧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四、邕剧文化的教学传承
教育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课程性质要符合“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课程理念是“理解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1}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结合邕剧的艺术特点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将邕剧文化贯穿于高中美术教学中可从三个部分进行:第一,邕剧的鉴赏;第二,拓宽邕剧宣传渠道;第三,开发邕剧艺术品。围绕通过高中美术教学以传承邕剧文化的主题,也应从这三个部分予以整合构想:
1.鉴赏与感受是传承的前提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在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美术是一门重视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将鉴赏和体验、鉴赏和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传承邕剧文化,首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鉴赏邕剧。
在鉴赏教学中,学习邕剧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联系文化情境认识邕剧的意义和风格特征。首先,引导学生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和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邕剧剧目,如《太平天国》、《五台会兄》、《李槐卖箭》等,从这些极具地域特色的戏剧中领略到岭南民间艺术的魅力。其次,将美术术语贯穿于邕剧鉴赏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用美术术语描述邕剧的艺术特色,包括邕剧的舞台语言采用戏棚官话;唱腔以皮黄声腔为主;音乐伴奏以喉管、大锣、二弦、大钹为主;行当有生、旦、净、丑四类,表演风格质朴粗犷;脸谱常用色是黑、红、白、绿、黄,用色的原因等。除此之外,还需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再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三种方式结合,运用多种途径收集与邕剧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并运用于邕剧鉴赏学习中,还可充分利用南宁市的民间资源,带领学生参观新会书院,现场感受邕剧的魅力。
2.宣传与弘扬是传承的基础
邕剧文化的力量早已在南宁这座充滿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城市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要弘扬邕剧文化,就必须积极创新,传承文化脉络,以多种渠道发掘邕剧文化资源,把邕剧文化与现代文化、现代媒体相联系,通过现代科学技术传播邕剧的文化。“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一个内容系列。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拓宽邕剧宣传渠道,是实践创新的一部分,旨在使学生形成表现意识,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之余,促进邕剧文化的传播。
首先,师生共同鉴赏富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其次,根据邕剧宣传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摄影、摄像活动,举办小型邕剧题材摄影展,邀请老师、家长和有关学者、戏剧艺人们共同交流;根据邕剧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编写脚本,进行拍摄、编辑和加工处理,完成邕剧宣传的短视频拍摄,广泛宣传;最后,制作网页,通过网络途径对邕剧文化进行传播。
3.创造是传承的方法
传统的邕剧文化,符合新时代品牌艺术产品品质要求的稀缺性、独特性。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审美境界也得到提高,接触美好事物的途径因此变得多样化。视觉艺术和实用艺术正好能够满足现代人追求美的心理。开发邕剧艺术品,符合普通高中美术学科的“设计工艺”内容系列,不仅充分迎合了通过美术教学传承邕剧文化魅力的主题,帮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材料、媒介,使学生在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实践,还有效地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和制作能力并形成创造意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分为三个内容进行:
(1)设计具有宣传、保留和纪念功能的邕剧明信片。精美的戏服、头饰、富有含义的脸谱、精致的剧目等都是邕剧明信片设计的素材,引导学生大胆接触素材,并融入自己的设计中,表达内心对邕剧文化想法;(2)设计剧目宣传大海报。据不完全统计,传统的邕剧剧目大小共七百多个,多数是根据民间传统故事改编而成,富有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剧目,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了解并赏析剧目的内容后创作出剧目宣传大海报;(3)制作邕剧纪念品。引导学生根据实用功能和审美要求进行有创意的邕剧纪念品构思和设计方法,感受布料、金属、石头、塑料等不同材料作出的不同纪念品的美感特性,了解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邕剧纪念品创作,并能用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邕剧纪念品。对邕剧资源的创造性实践创作,使邕剧文化首先从高中学生群体得以传播,这是传承邕剧文化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结语
邕剧因其自身的文化影响力被列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受到现代社会大环境和多元的文化冲击,难以真正实现文化传承。教育与文化相伴而生,相互依存,通过教育带动邕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邕剧文化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并喜爱,是教育特有的力量。通过高中美术教学,深入探析邕剧资源,引导学生形成自觉传承和保护邕剧文化的意识是势在必行的。在美术教学中弘扬邕剧文化,一方面激发出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的认同和对城市的深厚情感,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形成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邕剧发展的见证。
注释: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李玉昆.南宁戏曲志[M].南宁市文化局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7.
[2]《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编辑部.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第十二辑)[M].桂林市戏曲志编写组.
[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