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吹』唢呐的历史文化生态及客家仪式音乐功能探析
2018-10-22赖晓芬
赖晓芬
摘 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婆吹”唢呐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重点考察“公婆吹”唢呐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特征,探讨其体现出的客家仪式音乐的功能,明确了传承与发展“公婆吹”唢呐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客家“公婆吹” 历史文化生态 客家仪式音乐
客家“公婆吹”,即唢呐,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流行于江西的于都、宁都、瑞金、石城、会昌等县市及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客家人聚居地,是一种独特的原生态客家民间吹奏乐器。“公婆吹”乐器主要由两支唢呐组成,一短一长,短者为“公吹”,音色铿锵嘹亮,高亢粗犷;长者为“婆吹”,音色浑厚低沉,委婉柔和。2008年6月,客家“公婆吹”被確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深入研究客家“公婆吹”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特征,探讨其体现出的客家仪式音乐的功能,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客家“公婆吹”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婆吹”唢呐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特征
唢呐,俗称“傻喇子”、“喇叭”、“苏尔奈”等。唢呐最初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大约在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唢呐由波斯、阿拉伯国家传入中国。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伎乐壁画中,就保存有吹奏唢呐形象{1}。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朝皇帝,西晋灭亡。为躲避战乱,大批王公贵族、普通民众被迫从中原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再往赣、闽、粤迁徙,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他们把中原文化带到当地,并与当地土著人共同生活,创造了客家文化,而“公婆吹”唢呐更是客家音乐文化中的一朵奇异之花。
首先,客家“公婆吹”唢呐流传的历史比较悠久。据《于都县志》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唢呐就在民间流传,“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夏闲不歇”{2}。直到今天,于都人一直都称唢呐为“鼓手”,实为“吹鼓手音乐”。而唢呐被官方正式认可,是在明朝,“明太祖二十六年,颁大成乐器于天下,各洲、县如式制造”{3},于都崇圣祠祭祀的“部颁乐器”有“大鼓一,楹鼓一……琴六并几,瑟三,有架,笙六,龙笛六、凤箫二、埙二等”{4},28项共315件。其中“龙笛”便是唢呐。可见,唢呐在民间的流传,要远远早于朝廷颁布的“乐器于天下”先。然而,客家人为何把唢呐叫成“公婆”呢?关于客家“公婆吹”命名的来历,还要一个美丽的传说——“秤砣牯的故事”:
据传,唐朝末年,皇宫内有一对恋人,男的叫秤砣牯,是宫里负责吹打乐的“吹手”;女的叫翠婉儿,是宫内的“舞伎”。他们为追求幸福爱情,历经过千辛万苦,逃出皇宫。然而,当俩人到达虔州(今赣州)十八滩头时,忽遇狂风,船翻落水。俩人被救后,前往水府庙谢神,发现水府庙主持也会吹唢呐。于是,俩人便拿起唢呐就吹。两支唢呐,一长一短,或高亢激昂,或缠绵柔婉,演奏的异曲同工,美妙绝伦,宛如天籁之音!究其缘由,原来秤陀牯的唢呐哨片是用芦苇草做的,天心是铜制的,串子是用质地坚硬的黄杨木制成的,唢呐口是铜质的;而主持的唢呐哨片是用水竹子做的,天心是用小黄竹制成的,串子是用是较疏松的油桐树,唢呐口是陶瓷的。两支质地不同的唢呐,吹出的旋律合拍,配合精妙。后来,秤砣牯和翠婉儿按当地的风俗仪式补办了婚礼,乘花轿,坐大簸;并请来水府庙主持和秤砣牯的弟弟合奏吹唢呐。于是人们就把婚礼那天吹的唢呐调叫作“公婆吹”,又名“大小闹”。至此,唢呐“公婆吹”就这样代代相传{5}。
从留存的民间传说来看,客家“公婆吹”唢呐一方面体现了客家人南迁的历史,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原乐器与当地乐器的融合。而以“公婆”命名,并不是因为乐器本身的象征,而是由该乐器所演奏出的曲调来命名。因“公婆吹”是为配合举行婚礼而演奏,是仪式和音乐的配合,而婚礼是形成合法夫妻的重要仪式,因而从仪式音乐角度看,以“公婆”来命名仪式中演奏的曲调,是具有合理性。
其次,客家“公婆吹”唢呐在近千年的流传中,越来越来受到客家乡民的喜欢。民间的嫁娶、庆寿、丧葬、庙会、乔迁等大事,客家乡民都会请“公婆吹”乐手吹上一番。当地也流传说:“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冇声冇息蛮难过。”{6}在这里,“七吹”代指“公婆吹”;此诗形象地表达出客家人对“公婆吹”的喜爱之情,成为广大客家乡民所喜闻乐见的乐器。客家“公婆吹”风格独特,“高低音协同演奏,旋律曲调,或激昂优美,或婉转粗犷,或浑厚雄壮,表现力强,富有穿透力,能渲染出各种不同的气氛”{7}。然而,客家“公婆吹”在流传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博采众长,逐步走向成熟定型。具体特征表现在:
第一,汲取客家民间地方戏曲曲调及客家山歌的养分。
客家“公婆吹”的音乐曲调繁多。据调查,客家“公婆吹”曲调有280多个{8}。这些曲调自成体系,独具风格,如《公婆调》、《鹧鸪梅》、《赵山坡》、《乾调》、《五尺调》、《乾调》、《中调》、《辞朝》、《满身调》、《大龙对》、《高调》、《尺字调》、《七五三二一》、《斑鸠调》、《拜将台》等。但同时,客家“公婆吹”不仅汲取了客家民间地方戏曲的曲调,也吸收了当地的客家山歌的曲调。如《本调》、《将军令》使用了赣南采茶戏曲调,富有浓厚的田园山野风味;《正工调》、《反合调》使用了花灯戏曲调,富有浓厚的民间灯彩风味;《四季调》、《绣荷包》则是由客家山歌改编而成,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这些曲调来自地方戏曲或山歌,或活泼明快,或高亢浑厚、或优美抒情、或粗犷热烈,具有与客家“公婆吹”唢呐相同的风格特点,因而能够很好地用“公婆吹”进行演奏。
第二,配合不同乐器进行演奏,丰富其音乐性。
客家“公婆吹”唢呐是主要是以一长一短两支唢呐为主要乐器进行吹奏的,两者配合默契,交相辉映。但有时也会加上钹、锣、鼓、梆子等乐器加以配合,进行吹打,以衬托气氛,渲染情绪,丰富其音乐性。在配合吹打时,“公婆吹”一般与音量较轻的小钹、小锣、扁鼓等乐器配合使用。在合奏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大段的纯打击乐,也没有大锣、大鼓般的紧张热烈地敲打,基本上用的是同一种打法,俗称“叮(小钹)当(小锣)冬(扁鼓)”。这些打击乐配器,只作为“公婆吹”的背景出现,或与“公婆吹”的旋律节奏同步,或从始至终只用一个固定的音型按节拍敲击,不仅不会对“公婆吹”造成喧宾夺主,反而使得吹奏时的音乐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演奏技巧丰富多样,表现力强。
客家“公婆吹”唢呐在吹奏上也是非常考究的,有齐奏、对奏、吹打并重,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多支唢呐合奏等形式。吹奏人员根据吹打节奏的所需时间的长短,或坐着吹、或站着吹、或边走边吹,形式多样,轻便灵活,不受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在吹奏时,注重“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9},表现力丰富。同时演奏技法多样,“有单吐、花舌、指花、气顶音及滑音、抹音、垫音,还有舌冲音、 气冲音、气滑音、反双吐和反弹舌等”{10}。乐曲处理时,多采取或加花、或借字、或减字、或变换调式等技巧,使音乐达到节奏的多層次变化,丰富和提高了“公婆吹”的表现力,从而产生了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听觉冲击力。
第四,适用于客家宗族祭祀婚丧节庆等民间风俗活动。
客家“公婆吹”唢呐适用范围广,运用较为普遍。凡是客家民间传统的宗族祭祀、婚丧节庆、开张剪彩、乔迁新居等场合,客家“公婆吹”都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并且在各种各样的民间风俗活动中,客家“公婆吹”用乐也十分讲究,伴随始终。其用乐有喜调和悲调之分。遇到红好事时用轻快欢乐的喜调,或激昂嘹亮,或饱满圆润;遇到白好事时用深沉低吟的悲调,或哀婉幽怨,或缠绵低沉,充分发挥出客家“公婆吹”在民俗、民风、民情中的重要的社会功能作用。
二、从“公婆吹”唢呐看客家仪式音乐的功能
客家人深受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其注重民间传统礼仪风俗。特别是在婚丧嫁娶、宗族祭祀等各种民俗活动中,总少不了吹打锣鼓伴随,离不开音乐的烘托,客家“公婆吹”唢呐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音乐之一。因而,客家“公婆吹”与客家风俗民情紧密相连,也就成为客家仪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公婆吹”唢呐的客家仪式音乐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记忆功能。
“公婆吹”唢呐植根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其体现出的客家仪式音乐不仅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也蕴含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信息,发挥着文化记忆的功用,服务于各种民间民俗礼仪活动。这种集体的文化烙印实实在在地镌刻在所有客家乡民的记忆深处。如在婚嫁喜事中,客家“公婆吹”在娶亲路上边走边吹,象征着夫妻情深、天长地久;在拜堂时,客家“公婆吹”中“公吹”与“婆吹”成双成对的相互配合,又有新婚夫妻夫唱妇随、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的美好祝福之意。在丧葬白事中,客家“公婆吹”唢呐既能营造出肃穆庄重的氛围,同时,又能为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提供精神慰籍,抚慰那些失去亲人的创伤心灵。同时,客家“公婆吹”唢呐的各种曲调也都形成了固定的使用场合。如速度较快、欢快活泼的《斑鸿调》、《牡丹调》、《打鞋底》、《三句板》、《将军下马》、《下山虎》、《百凤朝阳》、《问茶名》等,常用于迎客接福,烘托喜庆气氛。又如像速度适中、结构规整的《风入松》等曲调,也常常被运用于献祭仪式,烘托庄重典雅气氛。客家“公婆吹”唢呐蕴含的文化信息,传递出沉积在客家乡民心中最深处的“记忆”,而正是这种一代一代相传的记忆,使得不同的客家族群能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群体记忆文化圈。
第二,审美娱乐功能。
自古以来,人类生活中离不开音乐,它不仅能抒发情感、陶冶情操,而且也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在客家“公婆吹”唢呐中,欢快明亮的《公婆调》,谐趣娱乐的《采茶调》,不仅符合客家老百姓的心理需求,表达出无尽的喜悦之情,而且还会在奏响的刹那间,成为客家乡民的焦点,带给人们心理情感中那份持久的归属感。同时,客家“公婆吹”唢呐还深深地融入到客家人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劳作后的放松娱乐、多样化的民俗活动、农闲时的业余生活中,客家“公婆吹”唢呐都起着主导运用,其音乐依实而吹、直面喜怒哀乐、善于情感倾诉的特点,能够激起客家乡民内心深处的共鸣,从而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熏陶,感官上获得了愉悦,心理上获得了满足,实现了在放松娱乐中追求音乐艺术。
第三,社会凝聚功能。
新时期以来,客家“公婆吹”唢呐越来越多的用在婚丧嫁娶、祭祀寿庆、参军入伍、乔迁新居等各种礼仪民俗活动中。这些礼仪民俗活动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客家“公婆吹”音乐在凝聚家族、社区、邻里等方面,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凝聚力意义。如婚丧嫁娶、祭祀寿庆等礼仪民俗活动中,参加者多是以父系或母系家族亲戚为主,这有利于形成以血缘或姻亲为纽带的家族凝聚力;在逢年过节,做道场,赶庙会等礼仪民俗活动中,参加者多是社区成员,这有利于促成社区成员之间产生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社会整体意识,在相互庆祝或共同祭祀中形成团结的社区凝聚力;在乔迁新居、参军入伍等礼仪民俗活动中,参加者多是乡里乡亲,这有利于促使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在礼尚往来中形成远亲不如近邻的浓浓乡情,增强了邻里凝聚力。这些社会凝聚力是在经年累月的一系礼仪民俗活动中形成的,而以客家“公婆吹”唢呐为代表的客家仪式音乐在礼仪民俗活动产生家族、社区、邻里等社会凝聚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客家“公婆吹”唢呐无所不在,既是各种礼仪民俗活动的背景,又是这些礼仪民俗活动本身的内容;另一方面客家“公婆吹”唢呐通过所依附的不同的礼仪民俗活动,扩大了礼仪民俗活动的范围,强化了礼仪民俗活动的程式化、公式化,并且深入到参加礼仪民俗活动者的内心深处,从而使参加者听到仪式音乐,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礼仪民俗活动的内容,不自觉地增强了群体内部的社会凝聚力。
三、“公婆吹”唢呐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公婆吹”唢呐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传承和发展客家“公婆吹”,也逐渐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成为当前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为,在“互联网+”时代,要实现客家“公婆吹”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政府组织引导,全民共同参与。
客家“公婆吹”唢呐是客家乡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而,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11}的原则,在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建立专门的客家“公婆吹”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统一协调“公婆吹”唢呐的保护工作。各级政府既要出台相应的法规或条例,明确保护与扶持政策,真正使客家“公婆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也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合理使用,切实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还要尽可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在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普及客家“公婆吹”非遺教育,举办客家“公婆吹”师资培训,培养他们对客家“公婆吹”的兴趣,把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给青少年一代,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客家“公婆吹”保护工程建设的局面,激发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培育全民的文化自觉传承行为。
第二,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虚拟博物馆。
作为来源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公婆吹”唢呐长期服务于客家乡亲。因而客家乡亲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主体。因此要提高客家乡亲对非遗保护的意识,充分发动客家乡亲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文化下乡、社区广场文化活动、节庆文化活动等方式,组织开展“公婆吹”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展示及交流等活动,“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12}。同时还要发挥新媒体优势,采用多种手段,积极打造客家“公婆吹”唢呐网站、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公众号及相关APP等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客家“公婆吹”唢呐的介绍及宣传。如通过在不同的新媒体上对客家“公婆吹”唢呐的历史、名家、绝技、专题、动态等综合信息进行介绍,以及录制客家“公婆吹”唢呐传承人的教学视频等,把客家“公婆吹”唢呐全面地展现给受众,让人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了解传统文化,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片面、僵化及“填鸭式”的传播缺陷,让感兴趣的人真正喜欢上客家“公婆吹”唢呐,激发对传承和保护客家“公婆吹”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存储技术、扫描技术等先进数字化技术保护和传承客家“公婆吹”唢呐,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客家“公婆吹”唢呐实体文物的三维数据库,开发多媒体虚拟场景,将客家“公婆吹”唢呐演奏技艺、制作技艺等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打造客家“公婆吹”唢呐非遗虚拟博物馆。
第三,保护传承人,以开发促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是靠传承人“口授身传”,才得以代代相传的。其中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由于历史悠久,世代相传久远,再加上外来文化和商业化的冲击,客家“公婆吹”唢呐也面临着传承人严重流失或断代的危险,所以对于客家“公婆吹”唢呐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对客家“公婆吹”唢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政府要提供优惠条件和政策,给予相应的待遇,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其次要鼓励客家“公婆吹”唢呐传承人收徒授艺,采取传帮带的方法,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班人,缓解由于传承人老龄化可能导致的传承断代威胁。第三,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和从事客家“公婆吹”,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 从而提高客家“公婆吹”年轻传承人的比例,使遗产保护更加职业化。同时,还要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拓展客家“公婆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空间,以开发促保护。如要加强以客家“公婆吹”为品牌的文化、娱乐和旅游产业化发展,打造客家风情文化园,形成以客家“公婆吹”唢呐为龙头,客家山歌、客家采茶戏、于都古文为依托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同时可以将客家“公婆吹”唢呐纳入到各项赛事或庆典活动中来,发展客家“公婆吹”娱乐产业,引进投资商对客家“公婆吹”的服饰、道具、传承人等进行冠名,创造客家“公婆吹”娱乐产业收入;还可结合赣南红色革命旅游基地,打造客家“公婆吹”特色旅游观光产业,成立“公婆吹”旅游观光表演团队,将赣南红色旅游和客家“公婆吹”旅游产业结合,打造客家“公婆吹”旅游文化链条。
总之,作为客家民间艺术的珍贵遗产,客家“公婆吹”唢呐千百年来始终扎根于客家民间的沃土中。广大客家乡民对客家“公婆吹”唢呐的喜爱,并没有因时代不断发展变迁而消退,反而是愈加的珍惜和爱护。客家“公婆吹”也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民间艺术的奇葩,值得学界好好深入研究。
注释:
{1}刘东升.中国音乐史图鉴(修订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78.
{2}{3}{4}颜寿芝.于都县志[M].光绪29年补刻本.
{5}刘光沛.“公婆吹”传说[M].根据刘松柏,谭费生叙述,有改编.载于何小兰主编《于都唢呐公婆吹》.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6}于文.唢呐声声客家情[N].赣南日报,2013-3-22(8).
{7}杨鲁平,温桂生. 赣南于都客家唢呐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海.2009(3).
{8}蒋燮.赣南民间唢呐公婆吹[J].兰台世界,2015(12).
{9}陈小平.于都客家唢呐艺术之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0}{11}于都县文化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于都唢呐“公婆吹”[N].赣南日报,2015-11-2(6).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Z],2005-3-26.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客家传统仪式丰顺“埔寨火龙”音声研究》,立项编号:GD15YYS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