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影视字幕资源优化应用型本科西班牙语翻译教学
2018-10-22高羽
摘 要 当前,应用型西班牙语翻译人才的社会需求正在迅猛增大,对译者的职业标准和工作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因此,西班牙语专业必须重新思考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相比于传统翻译教学法,影视字幕资源具有显著的教学功能和资源优势。基于影视字幕开展西班牙语翻译教学是我国小语种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全新模式,需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堂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全面而深入地探寻其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职业导向;影视字幕;西班牙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1-0054-04
一、应用型西班牙语翻译人才的职业需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技术输出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与西班牙语(以下简称“西語”)国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各国经贸往来、技术合作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应用型西语翻译人才的社会需求进一步增大,西语翻译工作的专业难度也有明显增加。据统计,每年我国约有西语专业本科毕业生1万人,其中80%毕业直接进入企业就职,并且从事所在行业领域的翻译工作。
现代企业需要的职业译者是一技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一名合格的西语翻译人员既要拥有扎实的中西双语知识基础,具备良好的语言运用和转换能力,又要精通西语国家文化和礼仪,具备一定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能承担语言文化等基本层面的翻译任务,又具备多个行业的专业知识,能胜任多种职业领域的日常翻译工作,并能掌握该行业领域的常用术语和惯用表达;既熟练掌握基本翻译技能,又较为熟悉翻译行业的业务流程,懂得翻译工具的操作和翻译项目的统筹与管理。
这些职业标准和行业需求对西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应用型培养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逐步深入,翻译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学生双语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层面,而是必须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职业为导向,以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为宗旨,重点培养学生翻译实践的综合能力[1],使西语专业毕业生能够承担起服务一线的专业技术工作。
二、影视字幕资源应用于西班牙语翻译教学的优势
根据应用型西语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翻译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翻译不仅是西语语言基础教学阶段的一种训练手段,更是高年级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职业培养导向的必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影视字幕资源在西语翻译教学领域的优势和潜力不可小视。依托影视字幕的翻译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文本翻译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体裁与形式更加多样
传统的西语翻译教学通常围绕不同体裁的文本进行,为了突出各种体裁文本的特点和代表性,文本选择中难免会牺牲时效性,学生对这类文本的理解无形中受到制约。而教学中语言材料的形式单一也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西语影视字幕在翻译教学中的优势正在于它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对翻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文化要素的呈现更加直观
传统西语翻译教学在翻译标准问题上集中追求西、汉双语转换和表达的等效性。然而,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它从属于文化范畴。脱离文化因素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西语影视作为西语世界文化的直观表达,能在第一时间将文化因素呈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字幕发挥的就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译例文本的表达更加生动
传统译例文本作为一种单一维度的信息载体,在一定时间内只能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视觉印象,而影视字幕资源能在同一时间内让学生感知来自影像、声音和文字三个维度及多重感官的信息,其在翻译教学中的表达效果明显比单纯的文本形式更胜一筹。
(四)翻译语境的传达更加直接
翻译策略制定过程中要考虑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语境。传统翻译教学中的译例一般是以文本形式呈现的节选段落,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语境的完整和直接传达,这让学生难以对原文产生理解。相较之下,由于影视资源是视听材料,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影视字幕翻译的具体语境,翻译过程更加顺畅,障碍也就更少。
(五)创新激励的效果更加显著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依托的是“讲评”和“纠错”。作为主导者,教师在这两个过程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对文本翻译参考答案长期的被动接受不利于他们发扬创新和实践精神。依托字幕资源教学或者字幕翻译的实际操练有利于学生发扬创新精神。为使受众无障碍理解影视内容,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更多可行的翻译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可大大提高他们的翻译实践能力。
三、依托影视字幕资源开展西班牙语翻译教学的路径
(一)课程设置的改革
应用型西语本科阶段的翻译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安排在三年级和四年级,包括2门笔译(西译汉、汉译西)和1门口译(西班牙语口译),原则上均属于理论和实践课程。大多院校的口、笔译课程设为4学分,分2个学期修读,每周2学时,共68~72学时。笔译课程使学生了解西译汉和汉译西翻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词语、长句及篇章翻译的技巧,旨在提高双向翻译的能力;口译课程重点讲授口译的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口译的基本技巧。鉴于这种翻译教学环境,依托影视字幕资源,提出两种课程改革设想:第一,设定字幕案例评析的固定课时。在不改变原有3门主干课程和各自理论讲解时间分布的基础上,每3周进行一次2课时的字幕案例评析,让学生在实际语用环境中理解翻译理论的阐述,保证有效学习、学有所用。第二,开设影视字幕翻译课程。该课程设为2学分,每周2课时,修读1个学期(四年级上学期),共36课时,围绕字幕翻译策略、项目管理和软件操作等展开讲解和实训。鉴于当下西语专业开设此课的硬件条件和师资能力有限,可以先从字幕切入,待条件成熟时,再引进配音、译配解说、媒体口译等翻译模式的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
目前,西语专业的翻译课大多以教师讲解、学生记录的传统途径讲授与诠释翻译理论和技巧,而实践环节通常在脱离语境的条件下实施,学生基于单一的文学素材,借助字典做文本翻译练习,然后学生和师生之间相互评价翻译优劣。口译课堂训练也仅限于面对纸质材料进行翻译实践练习。可以说,翻译教学中所谓的实践环节只是徒有虚名。
根据应用型、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翻译教学,尤其是实践部分,应按照翻译市场的实际需求,模拟翻译产业运行体系和翻译服务流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层面和多维度的翻译实训。采用视听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和项目管理教学法等代替单一的翻译教学法,并辅之以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能活跃翻译课堂的气氛、丰富讲授内容,而且可以将学生置于高度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工作角色中,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任务教学法和项目管理教学法是影视字幕资源为西语翻译教学实践带来的最大亮点。
任务教学法是教师以同一影视作品的剪辑片段作为独立的训练单位,将学生分成不同任务组,各小组以翻译任务为目标,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自主翻译训练的教学法。在课前:一是要设计任务。翻译教师的备课重点就是设计字幕翻译任务,教师可以跳出教材,廣泛选取不同题材,自行设计评价要点,每个影视片段任务最长不超过15分钟,以保证每次翻译课都能完成班级内所有任务组的作业陈述及展示。二是要发布任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也可以不给学生面授备课内容,而是通过教学平台统一布置影视翻译任务。三是要实施任务。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负责任务协调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在课上:一是要陈述工作背景。每个任务组派不同成员分别陈述任务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等背景知识、资料搜集与整合的过程、翻译术语管理、翻译工具选择、字幕翻译与制作的难点与挑战,以及完成任务后的心得与体会等。二是要展示任务成果。在课堂上播放完成翻译制作的影视字幕片段。三是要点评任务。学生和翻译教师分别从语言和技术等层面进行评论。在课后:一是要发布评价和修改建议。翻译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表作业成绩和修改建议。二是要存储资料。各任务组负责人需要在每次任务结束后上传任务的全部文件和资料,翻译教师负责统筹影视翻译资源库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翻译任务实施的全过程是对学生文化、信息、语言交际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职业译者应具备的能力和在翻译实务中随时可能面临的问题,这种实战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应对职场挑战做了充分的心理和能力准备[2]。
项目管理教学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翻译任务和创设的职业情境,按市场化运营方式组建团队、明确分工,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模拟演练从翻译项目承接,到项目准备、翻译制作、审核校对工作的统筹管理,再到项目交付的整个专业流程。现代语言服务企业通常为总经理负责制,中层机构包括人力资源、财务审计、市场开发、项目管理、技术操作、企业培训、对外宣传等职能部门。在翻译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可模拟公司总经理角色,再根据翻译任务和学生特点在教学班级中将学生分组,组建各职能团队,选出各部门总监,并明确团队成员具体分工。项目启动后,由一位学生出任项目经理,负责协调部门工作,管理和统筹翻译项目实施的全部流程。项目管理教学法在字幕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习到翻译本身的诸多要素,而且了解了翻译企业的工作流程、翻译项目的推进步骤与实施策略,更重要的是在团队工作中,学生提高了分工合作与沟通协调的能力。这种模式除了应用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作为学生实践平台固定下来,即成立字幕翻译工作坊,以学习、实践为目的承接一些剧集的译制工作,真正把翻译实践教学和翻译产业发展连接起来。
(三)教学设计的创新
一是影视字幕片段的视译练习。该训练主要安排在3门主干翻译课的字幕案例评析的课时中。翻译教师可以关闭影视原声,只留画面和字幕(中、西单语字幕),学生逐句练习视译。在训练中,学生可以在原文基础上调整措辞和用句,只要不偏离原文本意且语法无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翻译解决方案[3]。学生视译后,教师将声音还原,正常播放一遍影音资料,学生观看视频,重温译文,体会重点词汇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运用。
二是影视字幕片段的听译练习。该训练适合安排在字幕翻译实训课程中,也可以在3门主干翻译课的字幕案例评析课时进行操练。翻译教师去除字幕,保留声音和画面,让学生做听译练习。面对初级受训者,可以在听译开始前加入预热环节,即无遮挡完整播放一遍影视片段。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获取到声音、画面和文字的三重信息,进而根据自身接受情况记录重点词汇和翻译难题。预热后,遮住字幕,正式展开听译训练[4]。听译练习材料的选取要把握以下五个原则:一是目标语言适当。通常情况下,在三年级开设的西-汉翻译课上,应选择西文原声影视资料,让学生译入中文;而四年级的汉译西和口译课,可以酌情让学生尝试译入西语。二是技巧训练内容需连贯。确定1部西语电视剧,专门用于讲解和练习听译技巧。三是长度和难度适中。听译资料一般是3~5分钟的西文歌曲、网络小视频、访谈或综艺节目、电视剧或电影片段等。四是题材有时代感。选取带有时代气息的素材,陈旧的内容和话题难以调动学生的试听兴趣。五是网上无法查询原文。教师尽量选取学生搜索不到文字材料的影音资源作为训练内容。
三是影视字幕翻译任务实训。该训练安排在字幕翻译实训课程中。可以采取课上与课下互动、任务法和项目管理法并用的教学模式。首先,课堂讲授部分主要包括字幕翻译理论与策略、技术操作方法、翻译任务的布置、字幕译制视频的展示与讲评等。关于字幕翻译策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动态对等理论、交际与语义理论、功能主义目的论、关联理论、归化与异化等理论,从语言、文学、跨文化、影视框架等不同视角对目标任务进行文本分析,共同探讨字幕翻译中对白浓缩与删减、文化归化、术语连贯、保留原有情感与审美效果等策略,探讨影视作品中俗语、成语、诗词、意象、隐喻、称谓、委婉语、礼貌语、文字游戏,以及社会、历史、政治和宗教等方面文化要素的转换处理。关于字幕翻译技术,教师应主要讲解一至二款常用字幕翻译软件的操作方法,并指导学生动手操练。此外,通过该课程的训练体系,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翻译项目管理软件、信息搜索与整理工具、术语储备软件、语料库、本地化翻译工具等技术资源的选择与使用。其次,课下实训环节由各项目组在1~2周的规定时间内完成。接到字幕翻译任务后,项目组组长先负责组内分工,然后各小组分别按步骤进行视频听写、脚本翻译、脚本校对、字幕制作和上挂等工作。成果展示与质量评价可根据上面任务教学法的阐释设计具体的执行方案。
(四)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第一,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页、微信公众号、网盘、云技术等空间资源建立翻译教学互动平台。一方面,教师可以发布、展示、评价和存储翻译任务,并为学生提供西译汉、汉译西影视字幕产品和技术讲解视频等共享资料。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借此平台向教师申请技术咨询。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还可以探讨和交流所学知识内容以及实践心得等。此外,网络平台还可以作为翻译课程管理系统,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第二,视频剪辑资料库。通过在西语翻译实践教学中的不断积累与储备,挑选难易程度不同、涵盖领域广、职业对接性强,且与时俱进、主题丰富、内容多样的训练素材,逐步建立并完善基于西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影视字幕资源库,以便为后续翻译学习、课程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资料。鉴于影视字幕资源突出的听说教学功能,资料库不仅能应用于翻译教学,还可利用在西语视听说、西语阅读和西语会话等课程中,辅助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技能。
第三,职业化师资。人才培养单位应在每学期聘请一定数量的影视翻译实践领域专家、字幕翻译服务企业的译审和管理人员、国内国际影视发行公司负责人等多层面从业人员走进课堂,主持教学或参与座谈。职业化的师资力量可以起到产学结合桥梁的作用,不仅使西语翻译教学紧跟前沿实务的发展脚步,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实际工作环境和进行实战演练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职业需求的应用型西语翻译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张佰英,于德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15(3):55-59.
[2]刘采敏,楚向群. 基于任务教学法和网络技术的研究型高级英语课堂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7(2):27-31.
[3]高羽. 字幕影视在我国西班牙语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海外英语,2017(12):138-139.
[4]戴劲.影视字幕与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5(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