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有效教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2018-10-22艾雨兵张世波汪明
艾雨兵 张世波 汪明
摘 要 近年来SPOC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然而针对SPOC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较少。运用文献研究法进一步探讨SPOC有效教学的内涵、影响因素。影响SPOC有效教学的因素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习者、指导者、课程资源、课程环境、教学交互等5个维度。提升SPOC教学效果的策略包括:完善课程环境,强化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质量;增强教学互动,促进深度学习;转换教师角色,引导深层探究 ;强化学习动机,适应新型教学等。
关键词 SPOC ;有效教学;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1-0045-05
一、问题的提出
SPOC即小规模私密在线课程,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福克斯最早提出的。它的发展源于MOOC,意在解决MOOC教学中出现不利于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参与度不够、没有规模限制、没有正式的学分认证、缺少师生互动、缺乏有效评价、高注册率低完成率等问题。与MOOC相比,研究者认为SPOC的优势在于,将优质在线资源用于特定人群、小规模的教学,融合线上线下学习各自的优势,实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1]。
如何开展SPOC有效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国外,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率先开展了SPOC的实践研究;在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相继加入SPOC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
此外,国内众多学者们也积极开展SPOC理论研究,提出了丰富的理论。贺斌等提出基于SPOC的“时间-空间-学习形式”的关系结构理论,对于学校教学的实际应用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曾明星等构建了SPOC对深度学习的支持所构成的深度学习模式[2]。薛云等构建了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应用[3]。杨丽等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SPOC在传统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4]。黄光芳等分析了SPOC有效教学的内涵、特性和干预要素,探讨了有效教学的设计过程[5]。丁永刚等提出了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2.0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和个性化发展,促进高级思维能力的形成[6]。
通过上述对已有国内外SPOC教学实践与研究结果看,探索SPOC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但从文献检索结果看,主要集中于SPOC内涵分析、模式构建、发展趨势等方面,而对SPOC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较少,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构建SPOC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探究提升策略,为SPOC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SPOC有效教学的内涵
由于SPOC发展的时间较短,关于SPOC有效教学的研究尚未成熟,只有少数的学者开展SPOC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SPOC深度学习、SPOC有效学习、SPOC有效教学,见表1。
从上述研究结果看,学者们根据不同的视角对SPOC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探讨。SPOC有效教学,不是简单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是能充分发挥其融合线上学习和课堂面授教学的天然优势,开展深层次的学习。
综合吸收学者们先进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SPOC有效教学的内涵界定为:SPOC有效教学侧重线上与线下(课堂面授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将教师授课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注重教学互动,为学习者搭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个性化深度学习体系,促进学习者的成长。
三、SPOC有效教学影响因素
(一)影响因素比较归纳
SPOC有效教学,既不同于传统教学,也不同于单纯的在线学习,而是融合了两者教学的优势,必然受在线学习因素和传统课堂因素的叠加影响。
SPOC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出现的时间还不长,研究SPOC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文献较少。通过文献检索结果看,只有廖宏建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过一篇关于SPOC有效学习影响因素的文章。通过检索MOOC影响因素、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则发现部分学者已经开展过相关的研究,可以对本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关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MOOC学习影响因素、SPOC影响因素,有代表性的研究观点见表2。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SPOC有效教学的内涵,以及笔者在医嘱处理信息系统课程开展SPOC教学实践,结合学生访谈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我们认为,影响SPOC有效教学的因素主要集中于学习者、指导者、课程资源、课程环境、教学交互等5个维度,如图1所示。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学习者因素
SPOC有效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深度学习必须要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者因素是开展SPOC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学习观与学习力因素。
学习观中主要包括学习者学习认识、学习动机和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因素。学习认识即学习者对利用SPOC开展有效教学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接受程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方法的认知程度越高,接受程度越高,越能开展深度学习,反之则会排斥,导致深度学习难以开展。自我效能感即学习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开展SPOC有效教学)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学习者自我效能感越高,越倾向于采用SPOC自主学习,学习效果越好,反之,则学习效果较差。学习动机是引发或者维持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核心要素,它直接决定学习者学习的意愿,学习动机越强,越容易开展自主学习,反之,则难以深入学习[15] [16]。
学习力是学习者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对开展SPOC有效教学有较大的影响。学习力一般包括学习者在线学习能力、理解掌握能力、反思能力、信息素养、性别与年龄等因素。学习力越强,学习者就越容易持续开展学习,学习效果越好;反之学习者学习态度就越随意,学习参与度就越低,学习效果就越差。
2.指导者因素
SPOC强于MOOC的优势在于结合线上和面授教学,有明确的指导者,学习者可以与指导者建立情感上有温度的联系。在开展SPOC有效教学中,指导者包括教师和助学者。
研究表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知识储备、人格魅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对课程的态度和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对学习者线上及线下问题及时解决和反馈迅速程度,都会极大地促进学习者开展有效学习。助学者可以是助教,也可以是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是SPOC教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辅助教师共同指导学习者开展线上有效教学。一方面,辅助教师线上解答学习者的问题,批阅作业,提供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通过SPOC教学平台,了解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给教师搜集整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给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提供更精准的教学参考。
3.课程资源因素
SPOC有效教学包括线上和面授(课堂教学)教学,因此所涉及的课程包括在线课程和面授课程。优质的课程资源是SPOC有效教学开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一般包括课程的整体性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制作、课程组织与评价等方面。
课程的整体性设计,主要包括课程内容体系,是否有完整的课程结构,是否有导学介绍内容,是否方便学习者开展自主学习。内容和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创新性、微型性,是否能适应学习者的特征,吸引学习者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课程组织与评价方面,课程组织是否合理,能否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评价是否合理,学习者的满意度是否提升,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否符合预期等。
4.课程环境因素
课程环境是学习者开展SPOC教学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给学习者带来积极的学习体验。课程环境包括平台工具、技术支持、教学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平台方面包括平台运行的环境、易用性(可以支持多终端)、稳定性、界面导航是否友好、便利使用程度等。技术支持方面包括平台是否能支持教师开展课堂创新,满足课堂教学互动,注重功能性的同时也注重趣味性,包含基本的提问、作业、测试、互动和评价系统。教学管理方面包括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SPOC认可的程度,出台学分互认制度,采取工作量换算等激励措施。同时也包括平台本身是否有监测学生学习行为的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否客观记录和评价。
5.教学交互因素
教学交互是SPOC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学习者的学习效果。SPOC教学中交互主要包括师生交互、同伴交互、线上学习交互。
师生交互包括开展SPOC教学线上和面授的交互,线上交互包括教师和助学者对学习者学习问題的讨论和解答、作业批阅和评价等。同伴交互是指在教学平台中学习者之间的讨论、交流、合作等。线上学习交互是当前在线学习常见的形式,为了保障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在线课程中嵌入互动设置,需要学习者与机器互动,比如设置作答模式,回答正确后才能正常学习后续内容。也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增加虚拟仿真、教育游戏等互动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四、SPOC有效教学的提升策略
(一)完善课程环境,强化教学管理
SPOC学习平台是课程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的基础。首先要保证SPOC教学平台功能的完整性,运行稳定,支持多终端学习,界面友好,导航清晰,适合移动学习,用户体验良好。在开展SPOC有效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超星学习通、职教云、云班课等成熟的SPOC教学平台。SPOC教学平台也需能支持移动环境下即时互动新型教学方式,具有签到、提问、抢答、作业、测试、评价等互动和管理功能,平台能自动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方便教师和学习者对学习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实现教学过程的个性化诊断和评估。
健全学习过程的监管机制。SPOC教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课前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课中教师与学习者共同探究为主。线上教学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但管理不当易导致流于形式,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出台相关的制度,完善学分互认等机制,加强过程和质量管理。通过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维持良好的学习秩序,强化SPOC有效教学的实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做好学生课堂学习互动情况的记录,实时掌握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不断激励学生线上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质量。
规范SPOC教学评价,利用SPOC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档案进行跟踪和采集,利用学习分析技术给出对学习者全面、客观、真实的评价结果。学习者通过评价结果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教师则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促进有效教学。
(二)优化课程资源,提升课程质量
课程质量是SPOC有效教学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在线学习中学习者最关注课程所带来的价值,优质的学习资源是开展SPOC有效教学的关键。
重视课程的整体性设计。对于SPOC课前在线学习来说,学习者自主学习,难以保证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来学习,学习过程也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加强线上课程内容的组织和管理。以知识点为中心,加强关联性设计,在课程具体章节增加导学性内容、测试、教育游戏、实践性活动等,方便学习者自主学习,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通过与同伴或者指导者互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问。
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制作。SPOC比传统课堂在内容选择上更难了,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是互联网上优质的免费资源,也可以采购第三方的优质资源,也可以是教师自主原创的资源。线上资源不是简单的传统课堂课程的“搬家”,而是要符合在线学习者特征的教学资源,突出自主学习的特点。SPOC课程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六个原则:一是科学性,要确保课程资源内容的科学性,传授的知识准确无误;二是技术的先进性,课程制作中采用当前成熟的技术标准,画面清晰,音质效果好,教学内容呈现合理,注重动画和VR(虚拟现实技术)的融入,增强课程的现场感;三是趣味性,融入互联网流行元素,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突出课程的趣味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四是微型化,课程设计不宜时间过长,一般一个视频控制在5~8分钟内,把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讲清楚就可以;五是系统性,注重课程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设置好导学说明,供学习者自主学习;六是灵活性,注重课程资源使用的灵活性,可以支撑在线学习或者离线下载学习,满足学习者多元的需求[17]。
(三)增强教学互动,促进深度学习
教学互动是提升SPOC有效教学的核心环节。互动反馈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在线学习由于时空分离,社会临场感、学习临场感、认知临场感的严重缺失,导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迷航。SPOC教学中突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社交性,通过构建师生、生生学习共同体,积极发挥师生的交互作用,营造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建立教师与学习者、助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形成协商、反思、批判、交流的机制,可以激发学习者SPOC学习的主动性,在反馈中实现自我提升。
线上课程内容的设计也需增加互动元素,为防止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分散,如在视频中嵌入游戏或者问题,与学习者建立互动。在线下课堂面授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SPOC平台提供的签到、提问、头脑风暴、抢答、小组PK等功能辅助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习者主动加入课程内容的讨论、交流、思辨,在学习中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四)转换教师角色,引导深层探究
SPOC融合线上和课堂面授教学,是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混合式教学模式。SPOC区别于MOOC及其他在线学习模式的关键点在于强调教师和助学者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教师面授教学在SPOC教学安排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却是点睛之笔,能够给学习者带来面对面的有温度、有情感、有接触的现场感,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参与感。
SPOC有效教学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辨、探究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属于现代认知心理学认知水平中探究层次的高级阶段。需要把教师从传统的偏重识记层次、理解层次认知低级阶段解放出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由原先课堂讲授为主,转由学习者通过SPOC平台课前自主学习。SPOC平台本身对于基础的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传授具有自身的优势,如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一次或者多次重复播放,直至掌握该知识点为止。另外,SPOC平台对于学习者的学习登录情况、在线学习时长、学习参与情况、作业批改、成绩统计分析等有较好的统计功能,可以使教师从繁琐的教学常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使其有更多时间投入深层次教学。
SPOC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有明显的区别,对于教师来说是个挑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思维方式才能胜任教学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学习者的特征不断变化,教师要不断去适应学习者的变化,主动研究学习者的特征,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研究线上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资源和活动,担任专家,与学习者有更多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促进深层次学习。
(五)强化学习动机,适应新型教学
学习者因素是影响SPOC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学习者自身特性很难在短期改变,但并不是说教师就无能为力。教师除了建好课程资源外,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了解学习者的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认知特征、学习动机、学习风格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对于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监测,对于学习效果较好的设置Top10榜,在社群里授予更多的荣誉称号,不断持续激励,发挥带头作用。对于学习较差的学习者个人自动发出预警,更加关注学习动机较弱的学习者,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同时,基于学习者个体特征的差异,给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提供个性化资源的推送和服务,促使学习者高效地完成课程学习。
在“互联网+”背景下,引导学习者通过线上优质资源开展混合式学习,培养其适应新型教学方式的习惯,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主要靠学习者自主学习,课堂中主要安排抽象的、易于误解的概念、有利于知识内化的探究、讨论等,更加注重学习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贺斌,曹阳.SPOC:基于MOOC的教学流程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3):22-28.
[2]曾明星,李桂平,周清平,等.从MOOC到SPOC:一种深度学习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28-34.
[3]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32-137.
[4]杨丽,张立国.SPOC在传统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5):56-62.
[5][9]黄光芳,吴洪艳,金义富.泛在学习环境下SPOC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5):50-56.
[6]丁永刚,金梦甜,张馨,等.基于SPOC的翻轉课堂2.0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7(6):95-101.
[7]刘红晶,谭良.SPOC助学群组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2):73-81.
[8][10]廖宏建,刘外喜.高校SPOC有效学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7(5):64-70.
[11]徐振国,张冠文,石林,等.MOOC学习者辍学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9):100-105.
[12][15]虞鑫,陆洪磊.学习者采用MOOC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的用户调查[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5):3-8.
[13]蒋志辉,赵呈领,李红霞,等.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满意度研究:发展、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向[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3):34-43.
[14][16]刘斌,张文兰,江毓君.在线课程学习体验:内涵、发展及影响因素[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90-95.
[17]刘斌,张文兰.在线课程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9):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