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物造型的装饰性

2018-10-22范俐君

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装饰性线条

范俐君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画就已经展现出它的装饰性。中国人物画的装饰性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性,有着别致的、和谐的、简洁的东方韵味装饰性。周昉,是我国唐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画家,在绘画艺术史上的影响是通过“周家样”传播给后代人。他的画作在绘画中的线条上、颜色上、造型上,都展现出它独特的装饰性。

关键词:装饰性 中国人物画 线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唐朝是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大发展的一个历史时刻,同时在绘画技术、题材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追求事物的自然美到装饰美,是人们观念的转变,是艺术走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趋势。在原始社会时期中国画就已经展现出它的装饰性。从我国一些考古发现的器具、洞穴石壁、服饰、狩猎工具就展现出了它整体的装饰感和形式感,有着别致的、和谐的、简洁的东方韵味装饰性。中国人物画的装饰性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性。中国画最主要的一大特点就是用线条来表现整体画面,同时表达画面意境和抒发画家情感,这就是中国画中最为主要的装饰性之一。

周昉,字仲朗,一字景玄,是中国唐朝时期有名的画家。他的绘画成就大多和他的作品有关,擅长画仕女图和佛像画,唐朝时期人物画颇为流行,他“初效张萱,后则小异”。周昉作画风格与张萱相差无几,以至于后人只有从细微处辨别他们的不同之处。但是,周昉在艺术上有许多自己的独到之处。周昉的画风被人称之为“周家样”,他的艺术影响也因此而传播给后人,而“周家样”的出现表明了周昉的艺术成就和地位已经超过了张萱,同时也表明了周昉的画作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佛像画方面,周昉也别树一帜,很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他首创的“水月观音”,把观音菩萨画在静谧清幽的地方来表达一种神圣高雅,成为历代画家沿用的一种形式,有“周家样”之誉。他的“周家样”自创琴丝描(琴弦描),另外常用枣核描、橄榄描、行云流水描等代表作有:《簪花仕女图》、《杨妃出浴图》、《妃子数鹦鹉图》、《纨扇仕女图》等72件,著录于《宣和画谱》。

周昉有许多为后人所喜爱的作品,《簪花仕女图》是周昉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唐代宫廷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唐代是以胖为美的时代,而女性并不是满身赘肉,而是凸凹有致、体态丰盈、有富贵之相。“丰韵”二字就是周昉画中女性的最佳真实写照。以丰厚为体,衣裳劲简,色彩柔丽呈现佳作。他的画作在绘画中的线条上、颜色上、造型上,都展现出它独特的装饰性。

以《簪花仕女图》为例:

一、 线条的装饰性

线条是中国画的精神命脉,既能表现出画家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识,又能突出中国传统绘画简洁、概括的表现手法,是一种有生命力的语言艺术。线条不但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而且还附有着节奏和律动性,要求线条的力道、速度以及情感的表达。线条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线的布局及线条粗细浓淡等变化直接决定了画面的装饰性。创作时只需提炼出表现对象的准确结构,能生动、快速地表现形体,有效地突出它的最佳特征,达到画面整体效果的和谐。

《簪花仕女图》中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用线条塑造仕女形象,从而达到人物婀娜多姿和意味生动的艺术效果。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一种表现手法,更是画家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全图线条简洁而有力,事儿柔美时而刚烈,飞扬流动不乏节奏性,对衣纹和衣裙的描绘规整有律动。衣纹的表现根据人体的结构错落有致,线与线之间相互呼应融合,更加生动和谐,富有节奏感和装饰性。中国画注重形神兼备。在大多中国画来看,从古至今都是用线来塑造形象,从而表达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是它所具有的特征。人物的描法以游丝描为主,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又有力度,用笔平和有力,再加上着色后,更是成功地展示出纱罗和肌肤的质感。色彩的添加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更是突出表现人物之间的气质、关系、地位等级的不同。

二、 “服飾”的装饰性

即使在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生活中无处不在都有装饰性的事物。这种装饰品不仅在功能性和美观性上体现着他们的特色,而且呈现出他们的情感抒发和生活态度。一个图案往往就形成一个地方或事物的标志。这些图案则是通过一些艺术品来赋予它们装饰性。绘画作品相对于其他艺术品来说具有更灵活、更自由的表现方式。

《簪花仕女图》中,人物服饰的样式、色彩、质感等都是为了展现人物的身份地位、体态特征及心理活动和人与人、动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唐代服饰非常的雍容华贵,用到了大量的金丝、银丝、刺绣,而身份地位越高的人衣服上的金丝则会更多。

画中仕女头戴折枝花朵,在唐朝中发髻越高地位越高,标准造型三包头,大量应用到花,其中以牡丹为主,尽显妩媚大气。身上穿透明纱、长裙、披帛。纱罗作为女性服饰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色。图中的仕女是典型的体态丰腴的唐代美女形象。周昉作品中的仕女造型以“丰肌秀骨”著称,被画坛认为是“稠丽丰肥”的典型。唐朝在现今服饰界,和对以后服饰业的影响,是它无与伦比的文化艺术与精神风貌。它呈现出唐朝文化处于巅峰与极盛状态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和横贯中天,睥睨一切的雄浑大气。

在古代,簪子最开始只是女性用来盘头发的工具,往往用一根细的木棒来辅助盘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艺水平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它的装饰性与美感,开始在簪子上镶嵌一些珠宝或者用金子银子来打造出好看的造型。到了唐代,簪子的做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簪花仕女图》中的簪子叫作金步摇,就是在簪子的上边加上一些能够晃动的物件,佩戴簪子的女性走路时簪子上的小饰品就会随着摆动,体现出女性的摇曳生姿。

三、 “唐妆”的美感

“唐妆”样式是周昉的仕女人物画的一种艺术风格。唐朝美女面部化妆也非常繁复,大致要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画唇妆、贴花钿等。其优雅有致、体态丰盈、色彩柔丽的艺术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特色,表现出当时的时代特点,形成了唐代宫廷仕女画的独特风格,对我国至今的人物画发展产生了悠远流长的影响。

《簪花仕女图》中樱桃小口是唐代女性颇为流行的一种化妆手法,在敷面时一同把嘴唇涂成白色,然后在点唇时涂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唇形缩小,看起来圆润饱满,给人一种年轻活泼的印象。仕女的眉毛也是一大特色,他们的眉毛在额头处,远远看上去像是两团黑黑的东西,这种眉叫做蛾眉。意思是像蛾子的两只翅膀一样。唐人的“黛眉妆”是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用一种叫黛石的矿石在额头上把娥眉画出来,又称之为“黛眉”。眼线则根据眼型的轮廓微微向上倾斜,显得妩媚至极。

各种胭脂水粉过后,还要贴各种面饰,花钿是贴在眉毛之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品。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蜻蜓翅膀做成的,形状、材质都是各不相同。

四、 中国画的装饰性

对于中国画而言,它有着独特的的绘画工具与绘画技法,它的表现形式也是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而发展。中国画的装饰性体现在中国画表现方式的各个方面。构图方法、画面留白、线描运用、背景、绘画材料的选择等等。对于中国人物画而言,更要注重画面的设色、服饰和器皿的图案造型处理。

《簪花仕女图》的构图采取平铺列绘的方式,呈现一种流动性。整幅图是在横卷的绢本上绘制,采用散点构图,画中仕女大小各异较为平均的分布在画卷中,卷首卷尾人物又首尾呼应将人物视线集中回画卷中心。而人物的大小,前后的关系,又构成了整幅画的视野开阔,仙鹤、小狗的布局,使画面更加整体更加富有趣味性。

相对于唐朝社会文明的开放程度,现如今世界更是一个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中国绘画史的创作中,创作者更是海纳百川,绘画作品中人物造型的装饰性更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中国人物画造型的装饰性,是画家們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自古以来中国画用线条来抒发画家的情感,这是中国画人物造型中最为主要的装饰性之一。而在色彩的辅助更是丰富了整体画面的装饰意味,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语

在现在的社会发展推动下,绘画作品不仅仅是纯艺术品,更多的人把它们作为装饰品来点缀日常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总而言之,中国传统绘画能够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正是由于它特有的绘画材料和独特的绘画手法,并充分运用了一些装饰,使之达到了画面的最佳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宗英.中国仕女画艺术史[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勾利军.唐代文化的开放与多元发展[J].河北学刊,2008(3).

[3]雷婧.唐代仕女画之美[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9).

猜你喜欢

装饰性线条
黎洁仪“装饰性泥沽沽”主题创作
论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线条之美
“穿着”大理石外衣的陶瓷——Araldica&Policroma大尺寸装饰性墙砖系列
线条的秩序美
精致线条
浅析钱选青绿山水画的装饰性特征
装饰性镀铬用低纹波可调控高频开关电源设计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