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一条乡村教改的新路子

2018-10-22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8年7期
关键词:全乡校长教学质量

20多年前,怀着激情与梦想,本着服务于教育、献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他来到了为之不懈奋斗的乡村教育阵地。从“一师一校”教师到中心学校校长,蒋正和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又意义非凡的人生之路。

“一师一校”教师:在煤油灯下备课

1992年参加工作的蒋正和,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被分配到施甸县万兴乡最偏远的、水电路都不通的浪坝寨小学任教。

边远的山区教学点,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辍学问题——他刚接手的2个班,只有学生8人,而校外适龄儿童还有18人未入学或已辍学。不知多少个夜晚,蒋正和走家串户,了解学生辍学的原因,苦口婆心地与学生家长交谈,做学生家长的工作。蒋正和经常是牺牲休息日去找学生,看到学生家长正在做农活,他就与学生家长一起干活,了解到学生家庭有困难,他就积极帮助,很多学生家长被他的真情所打动,将学生送回到学校。家长们说:“不把小孩送到学校,真的是对不起蒋老师。”一个学期的努力, 18名学生全部返校入学。

为了学生的安全,蒋正和经常到危险路段接送学生,并利用勤工俭学收入免去60%的学生杂费。20世纪90年代的“一师一校”,校舍是破旧的民房,蒋正和不等不靠自己动手修缮学校,没有经费,他用自己的工资支付,带领孩子们在校园的周围栽种上树木和鲜花,把简陋的学校美化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花园。蒋正和用自己的言行引领学生做人、做事和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当地的村民常说:“我家小孩到学校读书后,回到家里懂事多了,知道大人的辛苦,会帮助我们做事了,对老人也很有礼貌。”在煤油灯微弱的灯光下,蒋正和常常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所教学生进步较大,其中2名学生在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教学成绩在同类区中名列前茅。

村小校长: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

1995年9月,经组织安排,蒋正和来到他担任校长工作的第一站——中山小学,熟悉的乡音、淳朴的父老乡亲,更加激起了他内心深处多年来对教育执着的豪情壮志。

中山完全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困扰万兴乡教育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蒋正和一上任,就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入手,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工作诸方面发生了巨大改变,被万兴乡授予 “教育教学一等奖”称号。学校教学楼陈旧破烂,随时威胁着师生的生命安全,蒋正和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多次到乡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寻求帮助,怀着忐忑的心情找上级领导争取资金。

通过不懈努力,蒋正和为学校争取到资金18万元,高兴之余,他找村干部说服他们支持教育,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捐献木料,他自己带头捐款1 000元,筹措资金重建教学楼和操场。工程建设期间,他都吃住在学校的建筑工地上。最终,一幢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块硬化了的球场给学生增添了无限的活动乐趣。学生的高兴劲儿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更激发了蒋正和服务乡村教育、发奋教书育人的强大动力。

中心校校长:办好教育让乡村振兴

2000年9月,经上级组织考察任命,蒋正和担任万兴乡教育办公室主任(中心学校校长)职务。此时的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面对当时万兴教育的诸多问题,他没有退却,而是带着满腔的热情和自信踏上做一名合格中心校校长的征程。

刚走马上任的蒋正和,面对的第一个教育难题就是当时中学教师富余,小学教师紧缺。在认真分析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并经过一番认真调研之后,蒋正和决定在全乡中小学校引入“校长负责,教工聘用”竞争改革机制。这一机制当时在全县也属首例,改革的困难可想而知。可不管怎样,为了万兴教育的振兴,蒋正和认了,“拉弓没有回头箭”,经过周密的组织,中学8名教师顺利分流到小学任教。通过“校长负责,教工聘用” 竞争机制的落实,全乡确立了以校长为中心的指挥网络,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安全、卫生、环境管理质量,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发展勤工俭学,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办学效益日渐显现。

蒋正和自担任万兴乡中心学校校长以来,积极推行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享受教育,夯实健全人格基础”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创建富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着眼于学生健康品质的培育和完全人格的养护,追求教育的均衡发展,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在他的推动下,通過调整,全乡小学布局在原来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全乡由原来的23所中小学,调整为全乡1所中学、2所完全小学、4所单小、6所幼儿园。这样的布局,使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办学规模得到扩大,办学效益日渐突出。

为了解决学生 “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的问题,蒋正和紧紧围绕学生的吃、住、学、乐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开展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改薄”、“薄改”等项目,整合项目资金,增强办学的承载力。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万兴教育的支持力度,先后投资了8 000多万元,改扩建了万兴中学、中心小学、东安小学、万兴幼儿园。通过改扩建,如今的这些学校桂花飘香、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崭新的教学楼、功能齐全的综合大楼、方便快捷的网络备课室和教室、高大的师生公寓、标准化的足球篮球排球场一应俱全。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莫不浸润人的情致,濡染人的品格,山区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们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打破行政区划招生。只要学生愿意选择,就不分村与村或乡与乡之间的行政区域,学校一律给予就读,让这部分学生和家长首先感受到资源整合的优势,并通过这部分学生的宣传、动员,带动更多的学生就读。三是重视寄宿制学生生活管理和人文关怀。投资建设了全乡所有学校的食堂和餐厅,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供餐模式。着力培养寄宿学生健康、坚强、活泼、开朗、大方、自信的品质,具有初步责任感和生活自律意识。四是大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发展学生特长。在蒋正和的倡导和管理下,各校(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每天下午,学生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学绘画,有的排练采访……实现了让学生学得好、玩得好。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蒋正和坚持“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的理念,要求所辖中小学、幼儿园做到课堂高效,课后轻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让学生“学得好”的目标。为此,蒋正和亲自担任万兴乡中心学校中心教研组组长,带领全乡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推进高效课堂改革,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教学质量从全县13个乡(镇)中小学总分数排名第9上升到第5名。

蒋正和一直在思索着如何发挥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他历尽艰辛,终于探索出一条“以国家希望工程春润茶厂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的教改新路子,使万兴乡“春润”茶厂得到巩固和发展。“春润”茶厂改造茶园88亩,新植良种茶园57亩,退耕还林26亩;指导农户改造、修剪茶园760亩,通过教育、培训,使学生真正掌握一至二门农村实用技术,使学生成为“升学有基础,致富有技术”的一代新人,探索了边、远、穷、贫困乡办大教育的典型模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在蒋正和的带领下,万兴教育收获了累累硕果。万兴乡中心学校被授予 “云南省绿化美化甲级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云南省德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和示范学校”“云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全乡校长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下河乡:视察调研全乡重点项目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