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无预备瓷贴面修复牙齿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8-10-22王兴宝

大医生 2018年8期
关键词:贴面牙体有效率

王兴宝

(莒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临沂 276600)

瓷贴面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稳定性强的优势,其中传统的瓷贴面修复需牙体预备,促使瓷贴面和内层间的牙釉质粘结,需在手术时进行麻醉,且术后可能产生敏感症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出现无预备瓷贴面修复,可达到与有预备瓷贴面相同的治疗效果,减少敏感症状的发生且易被患者接受[1]。本研究选取90 例瓷贴面修复牙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瓷贴面修复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0.47±5.28)岁;共70颗牙,牙间隙35颗,畸形过小牙15颗,切角缺损20颗。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0.52±5.31) 岁;共72颗牙,牙间隙33颗,畸形过小牙18颗,切角缺损21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年龄均≤50岁且≥20岁;(2) 患者均符合瓷贴面修复诊断;(3)无沟通、语言障碍,无精神疾病;(4)均采取口腔卫生教育及检查。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疾病;(2)夜磨牙者及不配合者;(3)有手术禁忌症者[2]。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有预备瓷贴面修复,首先选择修复体的颜色,使用橡胶导板和深度引导针指导,予以局部麻醉,磨除唇面0.5~0.7 mm,预备邻面扩展到接触区,预备颈缘至齐龈缘,将五角肩台呈现。然后进行磨除处理,保证线角、边缘圆钝。进行排龈时注意防止损伤牙周组织,保障排龈线吸水膨胀;根据规范写设计单、取模完成瓷贴面;预备后,将临时贴面与修复体粘接试戴,将完成的修复体完成抛光清洁处理,选择合适的试色糊试戴,仔细观察大小、形态、颜色、密度是否协调,如满足要求则将修复体取下,完成瓷贴面处理,再给予单线排龈,使用37%的磷酸将牙面酸蚀30 s,选择水门汀树脂粘接,待满意后使用护光固化灯照射,完成粘结剂、排龈线等处理,进行适当抛光。

观察组给予无预备瓷贴面修复治疗,选择修复体的颜色,根据规范填写设计单、取模进行瓷贴面修复,具体操作与对照组相同,且要保证使用37%的磷酸将牙面酸蚀60 s,做好粘结剂、排龈线等,适当进行抛光。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患者未出现主观症状,且瓷贴面光滑,指标与临牙一致为显效;患者未出现主观症状,且瓷贴面光滑但有轻度裂纹,未损坏与临牙存在轻微误差为显效;不满足显效和有效标准为无效。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使用标尺法评价两组的术前心理状态,4分或以上属于重度紧张[3]。比较两组的术后敏感症状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5.71%)与观察组(97.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颗(%)]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敏感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理状态和敏感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敏感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与结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健康口腔的重要性,四环素牙、氟斑牙、牙畸形、牙体缺损、牙间隙均为临床常见口腔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感,且对发音、咀嚼等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食物摄入,诱发营养不足。临床当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方式为牙体修复,树脂贴面因其光洁度差、密度差、老化快等原因被逐渐淘汰,近些年多使用瓷贴面修复。瓷贴面可有效减少在不磨牙的情况下完成修复,其刺激性较小、美学和生物性能好[4-5]。瓷贴面修复分为有预备和无预备瓷贴面修复,为研究两种修复技术的效果,本研究针对90例瓷贴面修复牙患者进行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71%,观察组为97.2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和敏感发生率少于对照组,表明有预备瓷贴面和无预备瓷贴面均可达到显著效果,但无预备瓷贴面修复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紧张度和敏感率。原因分析可能为,有预备瓷贴面修复技术需进行牙体预备,虽其能获得较好的粘结,但可能会伤害牙体组织,并且会使患者产生过度紧张焦虑的状况,从而影响治疗[6-7]。而无预备修复技术具有与瓷贴面同样的效果,保存牙体的组织,防止损伤牙髓组织,减少手术过程中对牙髓造成的不良刺激,且不需进行麻醉,可降低患者的紧张和敏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8]。在本研究中,有预备和无预备瓷贴面修复在表面质地、颜色匹配、边缘合适性、边缘着色等均达到良好地效果[9-10]。观察组的心理状态和敏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表明无预备瓷贴面修复获得患者的认可,有效降低患者在术前的紧张度,配合治疗,减少术后不适。由于时间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没有对两组实施不同的瓷贴面修复技术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有预备和无预备瓷贴面修复均可获得显著治疗效果,但无预备瓷贴面修复可进一步达到患者认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前紧张度及术后敏感度,其应用价值更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贴面牙体有效率
关于某综合楼外墙贴面砖脱落原因的探讨
应用龈壁提升术修复牙体缺损的研究进展
英国贴面礼,分寸不好拿捏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瓷贴面修复技术:从标准到微创无预备》出版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