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病诊治
2018-10-22李迎梅孙建安同伟陈庆忠
李迎梅,孙建,安同伟,陈庆忠
(天津赫莱恩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1702)
0 引言
鸭病毒性肝炎是侵害肉鸭、番鸭等水禽的一种常年高发的传染病,以冬春季节尤为突出。该病致病的病毒为鸭肝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1950年在美国长岛发现,并首次分离出病毒。1963年我国在上海第一次出现了临床病例。至今,全国各养鸭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且致病病毒异化出多型,其中1+3型肝炎病毒呈现出混合感染,对环境抵抗力增强,在污染的鸭舍内可存活10周以上,而在62 ℃条件下30 min才能彻底灭活。
1 流行特点
鸭病毒性肝炎多发生3~10日龄雏鸭或雏番鸭,发病率100%,死亡率约80%,成年鸭和被病毒污染的鸭舍、运动场、水、饲料等均带毒,是潜在的感染传播媒介但不致病。经调研发现,鸭肝炎病毒有3个血清型,包括Ⅰ型、Ⅱ型、Ⅲ型,各血清型之间毒力不同,也无交互免疫性。但以Ⅰ型和Ⅲ型毒株感染后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该病表现出病毒株多型混合感染、发病日龄越来越小等新特点,其中10日龄为分界岭,10日龄内的雏鸭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而大于10日龄的肉鸭或番鸭感染死亡率仅50%[1]。
2 病例情况
2017年5月,潍坊一家禽养殖合作社新购一批鸭苗800羽,生长状况良好,饲养至8日龄,20羽肉雏鸭突然倒地死亡,部分出现角弓反张姿势。通过养殖户口述整理了解,此批雏鸭购自河北,已注射禽流感疫苗,但尚未注射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或疫苗。发病后,禽主要用氨苄青霉素饮水,基本无效,10日龄后死亡数量呈上升趋势。
3 临床症状与解剖变化
发病鸭初期精神不振,行动迟缓,双侧翅膀下垂,颈部紧缩,部分患病鸭出现腹泻,粪便带绿色,见图1。部分患病鸭神经症状突出,运动不调,痉挛,发病数小时后即倒地死亡,且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势,见图2。
图1 患鸭肠道及腹泻排泄物
图2 鸭角弓反张姿势
解剖后经剖析可见多数病鸭病变在肝脏。肝肿大,呈黄红色或花斑状,表面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见图3、图4);胆囊、脾脏及肝脏均出现不同程度肿大,有的成花斑状;肾脏充血,肿大。
图3 鸭肝脏表面呈花斑状
图4 鸭肝脏出血肿大
4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现场调察、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综合会诊,初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并对鸭群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1 实验室检查
无菌采集患鸭肝组织于普通营养琼脂和厌氧肉汤培养基中37 ℃环境下培养48 h,无细菌生长。
4.2 对鸭胚接种
无菌采集病死鸭肝组织,捣碎匀浆,取上清液接种10日龄鸭胚,第2天开始出现死亡,3 d后接种鸭胚全部死亡[2]。
4.3 病毒临床接种试验
取30羽8日龄健康雏鸭,皮下接种病死鸭肝组织匀浆上清液0.5 mL,接种 24 h后雏鸭出现精神不振,运动失调,缩颈,急躁,双脚痉挛等一系列鸭病毒性肝炎典型症状,与潍坊患病鸭群病变症状基本一致。将发病30羽患鸭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0羽,其中第一组肌注市场1型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第二组注射肌注市场1+3型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第三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结果发现:空白对照组患鸭 24~48 h 全部死亡,第一组肌注1型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2 d后死亡5羽;第二组注射肌注市场1+3型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后,3 d后患鸭精神转好,神经症状消失。经过一系列检查及试验对比,最后确诊该病为1+3型鸭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
5 治疗
5.1 鸭舍清洗消毒
确诊后第一时间隔离患鸭群,单独饲养,深埋病死鸭。清除鸭舍及运动场内的粪便和污染物,彻底清洗和消毒饮水器等养殖用具,对鸭舍、运动场等养殖场所进行彻底消毒,1次/d,连续消毒5 d,定期5 d消毒1次。
5.2 进行紧急全群治疗
对鸭群按1 mL/羽进行紧急肌肉注射1+3型鸭病毒性肝炎精制卵黄抗体1次。为避免出现继发性感染,每瓶鸭肝炎卵黄抗体(500 mL/瓶)加入160万单位青霉素,隔天仅发现1羽死雏,此后连续观察5 d,没有死亡病例,全群鸭食欲和精神状态恢复良好,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鸭群基本恢复健康。
6 讨论
6.1 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鸭病毒性肝炎在雏鸭中发生率很高,早发现、早预防、早防治是降低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每天注意观察鸭群的饮食、粪便、精神等状况,发现病鸭及时进行防治,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鸭群的群体性死亡[3]。
6.2 建议
家禽养殖户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鸭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性,尤其是多型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积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同时,选择正规厂家的病毒性肝炎卵黄抗体进行免疫,使鸭群健康得到切实的保障,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