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产工艺和时代审美对砚式演变的影响

2018-10-22刘塘卿广东佛山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9期
关键词:石砚制砚砚台

◆刘塘卿(广东 佛山)

十九世纪中叶,著名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达尔文写了一本著作《物种起源》 。换句话来说:万事万物的存在,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万事万物做出改变,也必然有它做出改变的历史条件。

唐“风”字砚,宋“抄手”砚,是大家公认的两个时代砚式的标准制式。就整个砚式的发展脉络而言,也大概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轨迹。然而就像人类的出现和发展变化一样,每个砚式的演变也必然有相应的社会基础,这个基础主要表现为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制作工艺的发展。

砚台的产生比较早,和墨的发展过程息息相关。陶瓷烧制工艺为陶砚产生提供了条件,而汉砖的烧制技术为澄泥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石砚在使用方面优于澄泥砚和陶砚的特性,势必会导致后来取而代之,只是时间问题。

砚台是日常文房用品,这个特性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先秦用于歌颂王权的“石鼓”或首饰以及祭祀用的玉器和青铜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制作(购买和生产成本不对称)。况且在汉代以前国家的关注点主要在军事和祭祀上,砚台的制作只能是采用一些相对成熟和简单的生产工艺。用现在人的观念去理解, 歌颂功德的“石鼓”和祭祀用的玉器、青铜器是有钱人甚至是皇家供养的手艺人制作的,他们拿年薪,只管把东西做好,不考虑生产成本;而砚台工匠靠卖砚为生,自然要计算生产成本。

南越王博物馆藏 西汉 卵石硏

故宫藏 唐 十二峰澄泥砚

还有一个问题,生产工艺对砚式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人们发现某个工种工资比较高,大家开始更多地关注这个工种,然后更多人学习这门技艺,然后有师傅带出更多的徒弟,从而有更多的从业者来不断完善生产工艺,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没办法回到每个砚式工艺变化的时代。作为一个冷门的工种,甚至连有文献记载的只言片语都难找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不同时代的砚式变化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唐早期,由于长期的陶瓷生产,陶砚和澄泥砚的生产工艺已经是相当成熟,因此我们看到无论是澄泥“风”字砚还是陶瓷“辟雍”砚都能做得相当美观,唐朝时的石砚与汉朝的石砚有个比较明显的区别:汉朝的石砚对石质和砚式基本没要求,能磨墨丸就行;而唐朝的石砚,大都对石质有了要求,出现了端、歙这些更适合做砚的石材,砚外形上,以当时的工艺,石材加工成“辟雍”和“十二峰” 这样复杂的砚自然是不现实的,于是相对简单的“风”字砚就成了首选。

每个产品的出现、发展、成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功能——美观——效率。在石砚的发展过程中,同样能找到这样的规律。

在唐朝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石砚早已出现,却受开采和加工工艺的限制。开采业限制体现在:尚未发现像端、歙这样相对优质的砚材。普通石材的石砚相对于陶砚、砖砚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加工工艺困难,所以人们对石砚并不热衷。

随着纸的普及、书写人群的增加,人们对砚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石砚的第一个优势开始凸显,石材分布广泛,全国各地都有。与此同时,原始的砚石开采业也产生了。各地砚石的不断涌现,为优良砚石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优良砚石的磨墨功能优于其它陶、澄泥等砚材,从而促成了石砚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加工工艺的发展。

故宫藏 辟雍式陶砚

东方翰典博物馆藏 唐风字砚

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砚式有“辟雍”“风”字几个款式,石砚从简单的“卵石”砚、平板砚向比较能满足当时人们审美倾向的“风” 字砚转变。

这便是石砚生产工艺的第一次大变革。

生产工艺和时代审美又是怎么样影响石砚从“风”字砚到“抄手” 砚的演变的呢?通过对石质砚和澄泥砚的比较,可以看出端倪。

我们没有办法考证到第一方石质“风”字砚产生的具体时间,但是从一些出土的“风”字石砚和“风”字澄泥砚的砚式对照来推算,应该在唐早期或是更早的隋、晋。

这一时间的“风”字石砚有这样几个特点:石质较软,比较粗糙,做工也不太讲究。这主要还是由生产工艺和审美倾向所决定的。

我们把这一时期,定义为石质砚相对于澄泥砚没有优势时期。

其一,产生条件:“风”字石砚的生产和使用,取决于民间需求。人们有用砚的需求,但是他们没办法购买昂贵而美观的澄泥“风”字砚,便就地取材,以石为砚。

其二,生产工艺:民间石砚生产初期,由于受工具和工艺的限制,因此材质较软、便于加工的石材成了首选。石质粗细方面也没有更多要求。

其三,造型风格:由于“风” 字砚是当时社会的审美主流,因此民间的砚工们便用他们简陋的生产工具尽力摹仿成“风” 字澄泥砚的样子。

其四,与同类的差异:这一时期的“风” 字石砚,由于前面几个原因,与“风” 字澄泥砚比较,无论是造型还是做工上都低一个档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石砚出现,这其中就有像端石、歙石这样比较理想的石砚砚材。官方,甚至是皇家也对这样的砚材有了兴趣,并开始用来制砚。

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定义为:“风”字石砚和“风”字澄泥砚,各有千秋时期。

这一时期的石砚的特点:

其一,重要标志:优良的端砚、歙砚等石砚开始出现。

其二,官砚出现:由于官方的介入,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生产工艺有了很大改善,“风”字石砚的外观已经与“风” 字澄泥砚不相上下。

其三,功能被认可,且磨墨功能优势凸显。

其四,与同类的比较:澄泥砚的易于造型和抛光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特别是唐朝中期人们的审美偏向大气磅礴,“十二峰”砚和“辟雍”砚依然是主流,而当时的石砚生产工艺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制作要求。

石砚和澄泥砚各有千秋,打成平手!

唐朝末期以及后来的五代十国时期,“风” 字石砚已经出现了大概两三百年了。石砚的生产工艺不断地提升,特别是新工艺的应用,在石砚中的体现:

其一,重要标志:石砚上铭文的出现。

其二,新工艺运用:主要是刻刀硬度的改善和“节节草”等抛光材料的应用。

其三,与同类的比较:这时的“风”字石砚,不但在造型上达到“风”字澄泥砚的设计要求,而且通过抛光也能达到甚至超过澄泥砚的光滑效果,由于本身的特性,石头拋光后比泥质的澄泥砚光滑的效果更好。所以这一时期,生产出来的“风” 字石砚无论是功能还是美观都比“风” 字澄泥砚稍胜一筹。

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即人们的审美情趣从“繁缛大气”慢慢向“精致简略”转变。这样一来,“十二”峰砚没了市场,“辟雍”砚演变成了无足平底的“环渠”砚(这一砚式,石砚也是可以做到的)。而相对实用又美观的底部带“抄手”斜位的“风”字石砚得到保留和发展。

这一时期开始,石砚渐渐超越了澄泥砚,成为砚台的主角。

特别是到了北宋,“精致简略”的审美需求,“风”字石砚的线越变越平直,“抄手”砚便诞生了。

所谓“抄手”砚 ,顾名思义:可以手抄之之砚。

世人皆将“抄手”砚定义为宋砚,不可谓不对,也不可谓全对。宋仿前人,后人仿宋。只是宋人之“抄手”,一曰丰,二曰巅峰。丰指其量多,巅峰喻其造诣。所以把宋砚以“抄手”为代表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看见“抄手”就说是宋砚,未免有些武断。

笔者藏 宋 抄手端现

就像我前面说到的“风”字石砚的演变一样,“抄手”石砚也有它的“前世”到“今生”的演变过程,只是“风”字石砚主要的演变由生产工艺主导,而“抄手”石砚的演变主要取决于功能和时代审美。宋砚开始,由于石砚的生产工艺已经比较完善,在功能上和材料取得都优于澄泥砚和陶砚,所以已经普遍使用石材做为制砚的材料。

要说“抄手砚”,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抄手”的出现,“孩子”他妈是“风”字石砚,“孩子”他姥姥是“风”字澄泥砚。她们有个共同的基因:双足、中间悬空,堂高池低。正如我在前文中提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理论一样,优良的基因总是在进化演变中得到保留和发展。

所以说“抄手”不是在宋砚中出现的,实际上在“风”字澄泥砚便有了这样的功能结构。这个结构的优点在于:

其一,减轻砚台重量;

其二,便于手抄于砚底部凹位将其拿起来。(这样的设计,是一千多年前先祖的智慧,当今的制砚者确实应该反思。)

宋“抄手”,今人给出的砚式定义也有许多有出入的地方,有的认为是砚侧内敛,有的认为“太史”砚是正宗宋“抄手”。但是放到当时,又未必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因为“抄手”砚从出现到成熟,再后来变迁为“淌池”“随形”,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且官方标准订制和民间工匠的商品砚也各不相同。在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变迁中,就算同是官方订制的标准也会有所变化,所以不可一概而论。

既然“抄手”源自“风”字石砚,我们就从“风”字石砚来寻找“抄手”砚演变的蛛丝马迹。

图1

这个想法,源自我在网上看到的一方“抄手”风字砚(如图1)。这方砚既像唐“风” ,又有几分宋“抄手”的味道。此砚为日本藏家所藏,介绍为唐至五代出土之物,可惜没有墓主人的相关信息。但是从砚的特征上分析,此砚产于宋“抄手”砚的早期应该是合理的。

唐·阎立本 步撵图

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绘画从唐末到南宋有个很明显的变化:画面从人物为主体慢慢向山水为主体转变,风格上也从人物类的圆线向山石类挺拔的直线转变。这也是由人们的审美情趣决定的。

在唐朝中后期有个很有效的政治事件:“科举进士”。这个制度虽然隋朝就有,但真正推广开却是在唐武德年间。这个政治事件改变了千百年来的贵族世袭为官的历史,士大夫和出自山野的能人志士也可以通过“科举进士”入朝为官。这个社会背景的转变,也导致了后来主流社会审美情趣的转变。

受到这样审美转变的影响,砚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转变:曲线变直线,繁缛变得实用简洁。文人士大夫大都追求精致、情趣的生活品味,这种品味在砚式中也得到了体现。尤其是在砚作为文人雅士礼尚往来互赠和互邀共赏的爱物之后,好的铭文出现了,藏砚也成了时尚。再后来,文人雅士们聚到一起赏砚、评砚,也成就了许多赞砚的诗文。

这一时期的砚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说后无来者也不为过。

做砚的人都知道,方形的砚是最耗砚材的,而宋“抄手”又厚又方,就更是不用说了。然而好的砚材毕竟有限,人们经常遇到好的砚材,却又没办法制作成当时流行四方“抄手”砚。砚材好,或是有点多余又不忍切去的部分,或是太小,弃之又太可惜了。于是,根据砚材本来的形状而围成砚璞。这时候,“随形”砚出现了。

南宋初 夏圭 溪山清远图

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人发明和制造了一种叫作“砚台”的东西?在世界文字书写的历史演变中,因为只有中国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使用了一种叫“毛笔”的东西,而且在很长的时间里追求一种叫“书法”的艺术形式。

宋“抄手”以后,砚式的变化不可谓不多,砚材的选择不可谓不良,砚铭的创作不可谓不好,砚工的雕刻不可谓不精……我们能找出好多好多砚材和制砚优于宋砚的地方,但是,从宋“抄手”以后砚的变迁来看,砚台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是走在慢慢消亡的路上。

准确地说,砚文化走向消亡是从清未开始的,到二十世纪中叶开始加速。

在宋“抄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明清初都还一直秉承着实用、美观并举的砚文化审美取向。这段时期,我们可以理解是为宋砚文化的一种延伸。无论是诗画入砚,还是砚的品种和外观的增加,都围绕着书写研墨用砚、文人墨客赏砚这样的主题在变化和发展。

到了清中期,砚文化有个很大的变化,从简洁再度向繁琐变化。最典型的的就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制砚,主要取材是东北的“松花砚”。并非“松花砚”不可以做砚,但作为砚材性能只能算一般的“松花砚”,能成为宫廷御制的砚材,其主要的原因是其背后的政治含义。繁琐的纹饰仅仅体现的是乾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少数人的审美情趣,而仅供御用或御赐则体现的是一种政治特权。凡此种种,更多体现的是砚文化以外的东西。这些对砚文化发展的本身意义不大。

进入二十世纪,墨水和钢笔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这对砚文化而言,是致命的。墨水和钢笔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抢走了绝大部分的砚台使用者。

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砚文化也遭到沉重的打击。虽然后来得到了纠正,但所形成的文化认识的断层,对文物的破坏,对砚文化造成的伤害仍是不可挽回的。

现在的砚藏家,大部分都是八九十年代开始,由喜爱砚然后加以学习并收藏砚成长起来的。很少有祖传绵绵几代的藏家,传承有序自然成了奢望。所以文化认识的断层,在砚文化的传承中的负面影响尤其突出,使砚文化传承的人和认知、数量和质量都大打折扣。

砚文化消亡还有一个“加速器”,那就是后来出现的键盘和网络。

现在,一桌饭局上菜之前,低头玩手机成了一道“风景”。而对于未来的主人翁——中小学生,也是人手一部手机,“英雄联盟”“赛车”“王者荣耀” 个个都是出手不凡!毛笔为何物?则是越来越陌生。

前些年,文化礼品的兴起,令所谓的“砚文化”曾经风光无限。但是我们仔细看看这些文化礼品的内涵就发现,将这种硕大无比、纹饰繁琐到极致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砚说成“砚文化”,或多或少都带有些讽刺的意味。更准确的说,那就是一件叫“砚”的石雕摆件。更要命的是这些“砚”的主人,根本对它没有多大兴趣,兴趣仅在于它值多少钱,送给谁或者是谁送的,或是摆在那里够不够气派!

时代在高速发展,信息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通畅,就像突然打开了一扇窗子,世人对美的追求和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开始审视自己和过去,有了比较就有了高度,没有取法、没有内涵的石雕自然会被社会淘汰,随着文化礼品的风潮过去,迎来了制砚行业重新洗牌。这种洗牌体现在,市场的重新定位,作为用砚和藏砚为主体的市场份额在增加。这样的变化为振兴砚文化又带来了希望。

纵观历史制砚业或许有兴有衰,甚至会最终消亡,但是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不可能消亡的。就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那段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若干年以后,当人们手里拿起一方今天的砚台,还能了解到我们这代人以及制砚、用砚、赏砚、藏砚的历史。这便是我们在砚的使用越来越少的今天仍然致力传承和传播砚文化的意义!

猜你喜欢

石砚制砚砚台
蒲会英《山村霞飞早》
探究徐公砚的制砚艺术与创新
翰墨飘香的砚台
徐公砚的工艺传承与创新研究
端 砚
思州石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