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式疼痛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与系统评价

2018-10-22毛玉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骨科评估疼痛

杨 燕,毛玉娟

(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新疆 昌吉 831100)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可引起患者的生理反应改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反应等症状,部分治疗不当患者甚至转为慢性疼痛。1995年,全美保健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正式将疼痛确定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其中术后疼痛是机体对手术创伤所致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因此疼痛问题的及时解决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骨外科行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并系统评价多模式疼痛管理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骨外科行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98例,从中随机选取49例作为观察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16~98岁,平均年龄57.7岁,手术时间1.5~9.2小时;另49例作为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16~94岁,平均年龄59.2岁,手术时间1.6~8.6小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多模式疼痛管理模式,即:确立并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评估及管理流程创伤骨科患者疼痛评估方法被称为“疼痛评估尺”主要包括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和数字评定量表。护士应时时携带“疼痛评估尺”,并让患者明确其使用方法避免对其错误认知[1]。将评估结果记录于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上,该记录单具体项目有评估具体时间、创伤原因、创伤部位及其性质、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疼痛对睡眠、情绪等影响、麻醉药物使用情况、治疗依从性、具体护理措施及提供护理护士本人签名。其具体疼痛护理措施有药物镇痛和非药物干预等。我科药物镇痛是指联合静脉或神经阻镇痛泵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而非药物干预有:(1)为避免伤处出血和充血水肿,应在创伤早期进行冰敷处理,为避免肌肉痉挛,减缓疼痛,促进局部供血,应在患肢处进行热敷处理;(2)环境护理。不良嘈杂的环境会诱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加重患者疼痛程度,对患者恢复极其不利。因此需保障病房的舒适整洁如良好的通风及采光设施、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干燥洁净的床单,以确保患者身心愉悦放松。同时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变换体位姿势等。(3)体位护理。正确制动和体位如将肿胀的肢体抬高,并处于外展中立位能明显减缓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血循环,降低软组织损伤几率。(4)音乐疗法。当患者聆听音乐时能有效减缓其呼吸运动,能明显降低由肌肉收缩造成的疼痛,调节其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其舒适感。具体流程为患者在住院2小时内进行第一次疼痛评估,当其评估分数大于7分时,将其情况通知医生并注射非固醇类抗炎药与强阿片类镇痛药物,联合非药物干预措施,于该患者稳定后再对其进行评估,之后每隔3小时进行一次评估;当其评估分数大于3小于7分时,除注射非固醇类抗炎药与弱阿片类镇痛药物外,其余同上;当其评估分数小于3分时,该患者只需给予非药物干预进行护理,于此后每天早晨8点30分进行一次评估。

1.3 效果评价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 ricPainin-tensity scale,NRS)和止痛剂用量。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得分和止痛剂用量比较

观察组疼痛得分(4.8 9±1.66)分、止痛剂用量(1 2 8.66±3.4 6)m l,与对照组(6.55±1.4 3)分、(144.10±17.45)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得分和止痛剂用量

3 讨 论

疼痛可引起患者的生理反应改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增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反应、生化反应、肺不张或肺炎、血栓形成、肠梗阻、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等症状,部分治疗不当患者甚至转为慢性疼痛。疼痛一旦变成慢性,治疗将更加困难[2]。

多模式疼痛管理模式应用需从医院开始,第一步确立并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评估及管理流程,让护理人员明确在何种情况应实施何种护理措施,使患者在无痛或轻度疼痛下进行治疗,能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尽早出院,提高其生活质量。第二步护士需接受系统化全面化的疼痛护理模式知识培训,并进行培训考核[3]。只有护理人员重新认识疼痛理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伤患,为其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融洽护患关系。第三步给予患者积极正确的疼痛教育。创伤骨科多为急性疼痛,而其可能转变为慢性疼痛,只有患者正确认识疼痛,有效应对则能极大程度避免其发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减少对康复锻炼的恐惧心理,增加运动量,使伤肢供血正常,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坏死等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4]。

综上所述,多模式疼痛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猜你喜欢

骨科评估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疼痛不简单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