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8-10-22吴兰青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急诊科总体医护人员

吴兰青

(靖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 靖江 214500)

医院急诊科主要工作是进行紧急治疗和抢救。该科室接收的重症患者较多且病情比较复杂,情况比较危急,急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能有效和高质量的完成抢救工作。该科室的工作水平代表着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1]。现代急诊医学不仅要求院前的急救和急诊,还包括对急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是保证急诊治疗效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几率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针对我院开展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后共158名急诊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意在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统计

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8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我院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前后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后为观察组,共72例,男性40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10岁至75岁,平均年龄(45.6±3.6)岁;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前为对照组,共86例,男性45例,女性41例,患者年龄9岁至77岁,平均年龄(46.7±3.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具有可比性,无显著差异(P>0.05)。入选患者及其家属均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自愿配合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描述

观察组对急诊患者采取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护理的方式,包括简化急诊挂号流程,增加急诊询问处,杜绝非急诊患者占用急诊资源,并积极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同时进行风险事件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处理医疗事故的能力,并制定完善的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标准。对照组进行一般性常规急诊管理模式护理工作。

1.3 观察项目和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前后对护理的总体满意程度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满意度评价标准主要通过对患者填写的满意度评价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评价表主要内容包括急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耐心程度、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急诊分诊环境条件,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种程度[2]。总体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总人数比上每组患者的总人数,进行百分率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患者人数采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²检验。取95%可信区间,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100.0%(72/72),对照组总体满意度为94.2%(81/86),两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急诊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高效的急诊服务是保证急诊治疗的重要手段,急诊的工作应从分诊开始入手。我院采取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主要体现为:第一,改善急诊室条件,创造良好的急诊就诊环境,并对急诊和门诊进行明确区分,对急诊做出明确标示,给予患者明确的方向指导,便于患者及时就诊,同时要简化急诊就诊流程,减少患者家属心理负担;第二,完善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标准,减少急诊不急的现象,杜绝非急诊患者占用急诊资源的现象,降低急诊医护人员非必要的工作量;第三,加强人员培训,定期对分诊人员进行相关护理培训,并进行知识业务能力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底绩效挂钩,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有条件的医院还应组织医护人员到管理理念先进的大医院进行实习考察。第四,加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传染病知识的教育,建立完善传染病隔离制度,同时要求护理人员操作时要佩戴医护用品,防治出现医疗风险。

综上所述 开展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对急诊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急诊科总体医护人员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