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晚期疼痛治疗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效果

2018-10-22丁春芬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疼痛感关怀肝癌

刘 青,丁春芬*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前 言

对于肝癌,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从我国的总体情况看,肝癌患者的在5年内的生存率仅仅为30%[1],而对于肝癌晚期患者,其生存时间更是很短。对肝癌晚期患者来说,在临床上会表现出疼痛、乏力、疲倦等症状,其生活质量要远远低于其他疾病患者,所以在对肝癌晚期患者进行治疗时,必须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得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对此,本文就肝癌晚期患者疼痛治疗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肝癌晚期患者中,随机抽取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选出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活动。将选出的72例患者自主分成两组,一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共有36例患者,其中男、女分别是24、12例;年龄最小是43岁,最大是76岁,平均(59.6±1.4)岁;Ⅲ期、Ⅳ期的患者分别有19、17例。另一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措施,为观察组,共有36例患者,其中男、女分别是27、9例;年龄最小是41岁,最大是74岁,平均(58.5±1.5)岁;Ⅲ期、Ⅳ期的患者分别为16例、2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包含对症护理、生活引导、基础护理等几个方面。

1.2.2 观察组: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包括:(1)构建人文环境,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构建一个温馨、和谐的病房环境,结合患者的兴趣、爱好进行病房环境设置,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在家中。护理人员可以患者患者进行一些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如棋牌、播放音乐等,带给患者生活的乐趣,同时也改变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不再关注疼痛。(2)护理人员要获取患者的认可,让患者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因为患者长期忍受癌痛,在心理上会充满绝望、烦躁等思想,甚至是不配合治疗,加上肝癌晚期疼痛加剧,患者很容易出现暴躁易怒的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疏导,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引导患者保持心理健康,并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使得患者可以更好的生活。(3)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讲述,宣传一些药物镇痛效果,并为患者讲解一些自身护理措施,引导患者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使得患者学会开展自我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睡眠质量进行观察对比[2]。

1.4 判定标准

疼痛缓解程度标准:(1)没有缓解,实施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疼痛感没有缓解;(2)基本缓解,实施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疼痛感明显缓解,但仍有疼痛感;(3)完全缓解,实施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疼痛感完全消除。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有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3]。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比较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

观察组患者经过人文关怀护理后,其睡眠指数达到(10.5±2.7)分,和对照组患者的(12.6±2.1)分相比较,差异比较显著,P<0.05,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 (分)

3 讨 论

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是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下的一种护理手段,实施这种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会自觉的为患者付出自身的情感、技能、知识,不仅可以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设,同时还能促进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4]。对于肝癌晚期患者,其本身需要承受巨大的疼痛,会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睡眠质量[5]。给予肝癌晚期患者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能极大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同时能保持患者愉悦心理,对于患者晚间睡眠有良好帮助。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得到了良好的缓解,其疼痛缓解率达到了86.1%,相比对照组患者的58.3%,有极大的差异;同时观察组患者经过人文护理后,其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在肝癌晚期患者疼痛治疗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方案,能全面降低患者疼痛感,带给患者好的生活体验,这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猜你喜欢

疼痛感关怀肝癌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