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理解与实践认识新课标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
2018-10-21关辉
关辉
摘要: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以来,受到了体育教师的普遍欢迎,也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体育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由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对课程实施的效果产生影响,甚至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状况。
关键词:新课标;理解;实践认识
实施体育新课程只有通过体育教学的效果表现出来,而在实施新课程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场地器材的配备和教师观念及素质等各个因素如何落实,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实施效果。
总之,深深地体会到新课改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课程改革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以下对实施新课程的几点认识:
一、学习理解新课标
新课程从开始试行到全面实施,我们多次通过培训学习,全面接触,学习体会新课程的内容、理念、教学与学习方式变革、评价体系的转变,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和进修,转变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和教学质量。
1.教学观念的转变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训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体育教师从过去作为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學生的“学”及“如何学”上来培养,达到健身益体,体验其团结合作、拼搏精神在成长中的意义,在社会上更健康的适应。
其次,教与学的转变。体育教师从被动执行教学大纲的大纲执行者转换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决策者。教学应以学生的需求,在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式的引导及组织上,充分体现师生的双边活动。从“要你学”到“我要学”是一个质的飞跃。在课程理念上,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重视对学生生活方式、心理感受及承受力、人际关系等教育,使学生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实施的主动参与者。
2.提高自身素质
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只有通过体育教育者的教学工作才能;贯彻落实,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自课改实施以来,一步一脚印,通过培训和教学实践,加强理论和自身专业素养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不断创新教法,努力搞活课堂氛围,使学生喜爱上体育课。
二、实践认识新课标
1.体育课程结构的把握
传统教学模式是大纲——教材——课案实施——学生学习。而新课程体现全面发展学生需要,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提出达成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明确具体、符合实际),指导选择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学习空间发展),面对全体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同时关注个体差异,调整学习内容及层次,从重“教”转化为引导学习练习方法,多方面拓展学生的能力培养。例如本人举行一节名师开放课堂观摩课《体验大练兵》,为达成目标,以全面身体素质的突破为主教材,改变以往传教式的教法,给学生的个性展示平台,教师通过引导及帮助,让学生自己创新和探索,学习和享受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突破的自豪感。
在教法上,改变以往“师道尊严”“军事式训练”教法,鼓励学生积极与老师对话,相互探讨,学会学习,通过不同途径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组织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运动经验,进行动作组合与创新学习,无论学生动作练习完成与否,多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的能力差异,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并用富有感情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2.选项教学
新课程推行小学选项课,改变了传统教学、多教材教学的形式,根据学生的普遍喜爱、兴趣和教学条件,设置项目的若干模块,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目的明确,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了体育学习的深度,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
结合我校的实际条件,采用班级为主选项教学,设置了篮球、武术、羽毛球、游泳、乒乓球和田径等。教学上以田径必修做为课堂基础教材(学习占小部分),以小组形式进行选项学习。学生在课堂练习时基本能“各司其职”,选择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教学效果显著。
选项教学也促进了学校体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各项目比赛常年不断,同时培养出许多体育尖子生,代表学校参加区、市的运动会比赛,取得骄人成绩。羽毛球球队连续几年取得我区、市羽毛球比赛第一名,游泳比赛第一名、田径队也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
3.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体育课考核与评价模式,是以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为主,重终结性评价,轻过程性评价,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发挥,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制约在多数学生身心健康的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考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给多少分”,教师“一锤定音”。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体育评价中,以体育的基础常识、身体素质进步情况、运动技能(选项考核)、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运动参与(上课考勤、参与态度)、日常体育锻炼情况等几方面作学科考评内容,采用“等级”评定而不用百分制评定,各项表现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评定过程中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各选项小组)、教师评价、总体总评,这样构建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参与,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同时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