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

2018-10-21王胥岐

速读·上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

王胥岐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小培养孩子的语文阅读兴趣,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了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文化素养与阅读兴趣。现代教育对小学生的基础要求,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勤于动笔,培养学生对阅读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阅读。从培养阅读习惯、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爱阅读、营造读书氛围等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兴趣;培养

1導言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的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小学生语文的兴趣十分重要,因为语文学科有着它自身的特点,语文更多的是要靠自己去体会感悟、情感的升华,只有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

2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必要性

2.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所谓的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思维,实际上也就是从抽象的逻辑进行过渡的,这是伴随着年岁的增加而形成的理论概念、理解、进行判断,也是离不开感性材料认识的。因此加强小学生语文的学习,不仅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

2.2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需要注意的阶段

语文学习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存在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于事物的注意力带有很强的无意识的情绪性,同时优势比较新鲜。诗词往往能够呼唤起他们的大脑神经功能系统的反应,促进思维的发育。

2.3小学生存在情感的影响

小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情感容易外露。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正感受到松弛、愉悦的状况下会产生兴奋。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朗诵,同时应该配合肢体语言。诗词朗诵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催化剂,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话,小学生逐渐地感觉到自己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更为突出。学生对老师是真诚尊敬的,充分信赖的。如果老师不尊重学生,不爱护学生,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厌恶。这种反感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从而引起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反感。我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但从不发脾气,总是亲切地启发诱导他们,即使是对他们的批评,也使他们感到这是老师的关怀和爱护。

4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生有着爱说爱笑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小学生的心里特征,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语导或悬案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求知环境。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可以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大胆的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语文和施展能力的兴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和接近学生的经历与生活,因此老师应该多角度的转换教法,使他们更深刻的感悟生活,让他们自由的施展个性,多角度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下去,学习的驱动力自然会逐步增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特别注意利用上课的前十来分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比如讲个成语故事、唱一首歌、猜猜灯谜等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来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5运用富有创意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一,互动式的提问。鼓励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互相交流,讨论式学习,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现性、创造性、发散性。

第二,表演式的学习。小学生处于少年儿童时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获得知识。以演代讲。好玩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把这一“天性”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课堂则变得妙趣横生。

第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帮助教学,一方面可以直观有效的大容量的传达信息,另一方面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学习,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第四,富于变化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千姿百态、生机勃勃的局面。如在教学生字新词时,可以采取教师检查,学生互相检查的方式解决。课文讲解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灵活机动、富有创新性的不断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形式、或讨论式,或探究式,或质疑等等。

6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无论是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存在非常积极地现实意义,可以说能够实现目标与情感双赢的地步。这才是真正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让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达到学习的宗旨。除此之外,通过在教学课堂中引进活动游戏,使他们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语文,教学质量自然增加。结合以上的理论研究分析,希望可以为今后的小学生语文教育提供理论参考,进而完善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延霞.谈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2):226.

[2]刘颖,梁颖.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华少年,2016(36):94-95.

[3]聂美秀.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知音励志,2016(23):154.

[4]王要灵.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创新意识[N].发展导报,2016-12-16(032).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