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减贫效应及机制建设
2018-10-21王昌锋
摘 要:贵州省是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扶贫攻坚任务重。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能达到对贫困地区农村的增加就业促进增收效应、人口减压效应、特色产业带动效应及人口素质提升效应。为形成这些减贫效应,需要进行农村人口市民化机制建设、人口梯度转移机制建设及政府主导的移民搬迁机制建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减贫效应;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0-0019-02
1 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中央在十八大以后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其目的是克服传统城镇化发展弊端而提出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传统城镇化注重城镇的规模化发展,土地等资源消耗大,资金投入多,大量资源集中于城镇,在城镇大规模扩张同时,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镇发展缺少可持续性,进城农村人口处于边缘化地位的特征尤为突出。
而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之处是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由外延式扩张转为内涵式发展。表现为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即农民的市民化处于核心位置,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让进城农村人口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更好地融入城镇,成为新市民,逐步减少农村人口,实现由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和城市社会转型。
2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减贫效应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地区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农村贫困面大的山区省份,境内民族众多,自然环境恶劣,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贵州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贵州农村的贫困现状与全国相比主要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①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发生率高;②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③贫困人口出现代际转移趋势。扶贫攻坚是当前贵州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推行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扶贫攻坚中能够发挥以下一系列减贫效应。
2.1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贫困地区增加就业促进增收效应
劳动力转移向二、三产业就业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通过城镇化发展,大力发展城镇的二、三产业将为农村人口创造更多的转移就业机会。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各类产业园区的扶持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围绕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发展和东部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入户园区,从而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为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城镇第三产业将得到大力发展,可以吸纳较多的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入城就业。
2.2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贫困地区人口减压效应
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的农村往往集中在石山区、深山区和高寒山区,这些农村地区山高坡陡,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不断开垦新的耕地,导致坡耕地占耕地比例大,而且陡坡耕地多,这些坡耕生产条件差、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而且容易导致水土流失,不适合耕种,需要退耕。这些贫困地区农村实际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少,人地矛盾突出,其根本出路在于适度转移人口,缓解严重超量承载的人口压力,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减轻这些农村地区的人口压力。
2.3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带动效应
贵州山高坡陡,许多土地不宜于粮食种植,但是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加上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栽培出来的特色农产品如果、茶及药等产品品质特别好,发展特色农业潜力巨大。通过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走产业扶贫的道路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和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规范服务、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同时通过城镇化发展培育和建设一批专业农产品市场,起到联系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与外部大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带动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
2.4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提升效应
贵州省一些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学设施差,师资缺乏,教学质量低,严重制约着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导致脱贫难度大。与此同时尽管贵州的医疗卫生状况近年来有了很大改进,但受到经济能力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制约,贫困地区医疗设备短缺、医生数量不足等问题也很多,导致了一些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脱贫难度大。通过城镇化发展改善社会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同时加大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提高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增强市场意识,为脱贫攻坚打好基础。
3 新型城镇化的减贫机制建设
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发展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增收,需要搞好以下相关的机制建设。
3.1 农村人口市民化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城镇化,即农村人口市民化,就要构建农村人口市民化的机制包括人口从农村退出的机制和城镇就业及生活的融入机制,退出机制包括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长期性或永久性的流转,融入机制包括实行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村人口低门槛地进入城镇,同时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①统筹城乡医疗保险,逐步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管理机制一致,所享受待遇一致,并逐步将两者并轨;②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主要是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并轨,目前贵州省已出台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办法,保障城乡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健全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还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如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等。
3.2 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机制
贵州农村可粗略地分为两类地区:一类是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坝子和浅丘地区,这类地区生产条件好,粮食生产和综合农业开发潜力较大;二类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较为恶劣的高寒山区、石山区、深山区,贵州贫困地区农村人口主要集中在这类地区。在一类地区有条件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出现一些房屋及土地闲置,可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二类地区农村人口向一类地区转移,以减轻二类地区的人口压力,包括土地的跨村承包,房屋的跨村转让,建设开放式的农村社区等,形成农村人口梯度转移机制。
3.3 政府主导的农村贫困人口移民搬迁机制
移民搬遷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村人口脱贫的有效途径,要形成一套政府主导的贫困及生态移民迁入城镇机制。要用足用好用活国家扶贫政策,衔接好土地利用和扶贫开发制度,全面盘活搬迁群众迁出点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推进实施规模化流转经营。完善农民迁入城镇后就业保障体系,确保搬迁农户稳定发展。统筹迁入地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切实做好就学、就业和就医三项基本民生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就业有岗位、就读有学校、患病有医院,为搬迁农户“入城”转为产业工人解决后顾之忧;完善就业管理机制,依托园区、产业基地、城镇安置等民生工程地方政府逐户逐人建立就业台账管理,加强就业指导和劳务输出工作,引导搬迁户向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工业企业等二、三产业转移。
基金项目:本文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新型城镇化与脱贫攻坚”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简新华,黄 锟,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3]王昌锋.西部地区农村人口城镇化对策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收稿日期:2018-9-18
作者简介:王昌锋(1966-),男,本科,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任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