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10-21齐忠飞
齐忠飞
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可以帮助人类解决面临的很多问题,如衣、食、住、行,开发新能源、新的药品,控制环境污染等。因此可以说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教育不仅要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活动培养坚实的化学知识与技能,更应该为大众化学知识的普及做贡献。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实验,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创造条件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化学,获得各种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一、努力营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要使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只专注给结果转变为注重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要让教师的一人堂变成学生人人参与的活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实现上面转化的重要途径,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功能,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达成。
1.适时增加实验内容
课本实验对学生学科知识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适当增加实验内容,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元素周期中位置和性质的关系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要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而非金属性依次增强”这一概念,就需要给出充分的事实依据。为此,除了完成课本内的实验外,还可增加适当的实验:①硅化镁中加入稀盐酸,得到四氢化硅,在空气中可以自燃,而磷化氢要用热玻璃棒才能点燃,补充证明磷化氢的稳定性大于四氢化硅;②在硅酸钠的溶液中加入磷酸会有白色硅酸沉淀,证明磷酸的酸性比硅酸强。这样的实验会让大大吸引学生的兴趣,对掌握元素位置与性质的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2.适当改进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是学生进行化学的载体,也是完善学生素养的重要媒介。适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装置改进的必要性,同时提出自己的改进设想,能较大的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科学素养。改进实验要达到几个目的:①现象更加明显;②实验更加客观;③结论更加严谨。
3.适当调整实验形式
实验有课堂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分组实验、课后实验等。实验形式的调整可以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目的:①对于有毒的气体以及一些较复杂的实验应由教师主導,可以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好的观察条件和思考的空间;②对于其它实验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实验为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化学实验能力的增强,这时化学实验的功能应该要向培养学生探索实验的方向发展。如高中的Fe2+和Fe3+的相互转换、化学平衡、盐类的水解、电化学的实验的学习,会使他们的学习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他们对知识的认识是主动的、积极的和探索性的,这样会使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4.适时举办实验展览
实验展览主要是用图片、表格、模型、实物等对重要的实验内容进行展现的一种形式,展览包括基本仪器、基本操作、常用药品、气体的制备、物质的鉴定以及试剂的保存和一些工艺生产流程。这些实物和图片可以加强学生实验的感性认识,诱发学生之间的讨论,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探索欲望,能使学生获得更加有效培养和训练,从而加强化学学科素养。
二、努力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思维能力是实验能力的重要内容。反之,实验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如果离开思维培养,化学实验就仅成为简单的机械操作,就背离了科学实验的轨道。因此,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1.增强实验的客观性
这里所讲的客观性是相对于书本实验的理想化而言的。书本实验中的理想化处理基本是合理,它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如在九年级学生化学知识体系还没完全形成时,就不适宜把实验的客观性展开,而只要把理想化的实验呈现给学生,这样更容易突出知识的重点。但是随着学生的成长,知识体系的丰富,就要注意要增强实验的客观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思维的细节。
2.加强定量实验的探究
中学化学中的实验,大多数都是定性实验,而真正的定量实验是非常的少。但是,实际上定量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较高境界,如果在中学阶段长期不进行相关的定量实验,就会使学生想当然,或者背诵不完全正确已有的知识,观察不到些细微的变化,可能会逐渐失去发现“新事物的本领”。特别是到了高中如果没有这一方面的培训,很多学生就会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们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一定会产生二氧化碳,或者会认为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只能生成碳酸钠。这会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完善。
3.加强实验的探究性
由于探究的结果是末知的,所以探究性实验能很好地激发兴趣和学生的辩证思维,有利于理解科学过程和培养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属于探究性实验不多,如果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适度地增加探究性的实验,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探索欲望。比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提问:“把溴水滴入到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红色会褪去,原因是什么?”经过同学们思考后的结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酸性的原因,溴水中溴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无色的溴化钠,溶液不再呈碱性,因而红色消失。另一种是HBrO(BrO-)的氧化性,将红色物质氧化漂白褪色,然后讨论如何用实验检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设计好探究性实验,证明红色消失的真正原因。由于探索结果是未知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会大大的增强。通过补充这些必要的探究性实验,学生实现了由已知信息经过加工变异出新颖信息及对某一事物寻求多种可能的尝试,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学科的素养。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从而能较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